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此诗句的作者是谁 蜀相原文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的作者是杜甫。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自杜甫所作的《蜀相》,此诗借游览古迹,表达了诗人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大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称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

  《蜀相》原文

  蜀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蜀相》翻译

  诸葛丞相的祠堂去哪里寻找?锦官城外翠柏长得郁郁苍苍。

  碧草映照石阶自有一片春色,黄鹂在密叶间空有美妙歌声。

  当年先主屡次向您求教大计,辅佐先主开国扶助后主继业。

  可惜您却出师征战病死军中,常使古今英雄感慨泪湿衣襟。

  《蜀相》注释

  ⑴蜀相:三国蜀汉丞相,指诸葛亮(孔明)。诗题下有注:诸葛亮祠在昭烈庙西。

  ⑵丞相祠堂:即诸葛武侯祠,在今成都市武侯区,晋李雄初建。

  ⑶锦官城:成都的别名。柏(bǎi)森森:柏树茂盛繁密的样子。

  ⑷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hǎo)音:这两句写祠内景物。杜甫极推重诸葛亮,他此来并非为了赏玩美景,“自”“空”二字含情。是说碧草映阶,不过自为春色;黄鹂隔叶,亦不过空作好音,他并无心赏玩、倾听。因为他所景仰的人物已不可得见。空:白白的。

  ⑸三顾频烦天下计:意思是刘备为统一天下而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这是在赞美在对策中所表现的天才预见。频烦,犹“频繁”,多次。

  ⑹两朝开济:指诸葛亮辅助刘备开创帝业,后又辅佐刘禅。两朝:刘备、刘禅父子两朝。开:开创。济:扶助。

  ⑺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jīn):出师还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先去世了,常使后世的英雄泪满衣襟。指诸葛亮多次出师伐魏,未能取胜,至蜀建兴十二年(234年)卒于五丈原(今陕西岐山东南)军中。出师:出兵。

  《蜀相》赏析

  这首诗分两部分,前四句凭吊丞相祠堂,从景物描写中感怀现实,透露出诗人忧国忧民之心;后四句咏叹丞相才德,从历史追忆中缅怀先贤,又蕴含着诗人对祖国命运的许多期盼与憧憬。

全篇由景到人,由寻找瞻仰到追述回顾,由感叹缅怀到泪流满襟,顿挫豪迈,几度层折。全诗所怀者大,所感者深,雄浑悲壮,沉郁顿挫,具有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

  《蜀相》创作背景

  《蜀相》一诗,依照仇兆鳌注,断为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春天,杜甫初到成都时所作。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十二月,杜甫结束了为时四年的寓居秦州、同谷(今甘肃省成县)的颠沛流离的生活,到了成都,在朋友的资助下,定居在浣花溪畔。

成都是当年蜀汉建都的地方,城西北有诸葛亮庙,称武侯祠。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春天,他探访了诸葛武侯祠,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

  《蜀相》作者介绍

  杜甫,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

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时间: 2024-12-04 22:36:40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此诗句的作者是谁 蜀相原文的相关文章

三顾频烦天下计刻画的人物是谁 三顾频烦天下计描写的是谁

"三顾频烦天下计"刻画的人物是诸葛亮.该诗句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蜀相>,原句为:"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翻译:三顾茅庐频繁讨论天下大计,两朝的开创与辅佐老臣竭尽忠心.这两句诗表达了杜甫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大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称颂.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发明家. 诸葛亮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隆中隐居.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

可怜天下父母心完整诗句作者 可怜天下父母心全诗

"可怜天下父母心"完整诗句:世间爹妈情最真,泪血溶入儿女身.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 "可怜天下父母心"的作者是慈禧太后,该句出自慈禧太后为母亲富察氏所作的<祝母寿诗>. <祝母寿诗>翻译 人世间最真挚的感情就是父母的爱,子女身上流着父母的血. 竭尽心力只是为了孩子过得好,最应该珍惜的就是父母的爱子之心啊! <祝母寿诗>注释 殚竭:用尽:竭尽. 怜:珍惜. <祝母寿诗>赏析 这首诗对仗韵律都不规整,却情真意切,

可怜天下父母心的诗句 可怜天下父母心的诗句

诗句:世间爹妈情最真,泪血溶入儿女身.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 "可怜天下父母心"的作者是慈禧太后,该句出自慈禧太后为母亲富察氏所作的<祝母寿诗>. <祝母寿诗>翻译 人世间最真挚的感情就是父母的爱,子女身上流着父母的血. 竭尽心力只是为了孩子过得好,最应该珍惜的就是父母的爱子之心啊! <祝母寿诗>注释 殚竭:用尽:竭尽. 怜:珍惜. <祝母寿诗>赏析 这首诗对仗韵律都不规整,却情真意切,写出了子女对父母的感恩之情.从中也可以看出

树欲静而风不止下句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原文

树欲静而风不止下句是子欲养而亲不待也.<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是一句古语,意思是树希望静止不摆,风却不停息:子女想赡养父母,父母却已离去.比喻时间的流逝是不随个人意愿而停止的,以此来告诫子女行孝要及时,趁父母亲健在的时候关心关爱他们,而不要等父母去世后才追悔莫及.用于感叹子女希望尽孝时,父母却已经亡故.以此来比喻痛失双亲的无奈,反映出百善孝为先的重孝观念.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原文 皋鱼曰:"吾失之三矣:少而学,游诸侯,以后吾亲,失之一也:高尚吾志,间吾事君,失之

望洞庭描绘洞庭山水的诗句是哪句 望洞庭原文

望洞庭描绘洞庭山水的诗句是: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望洞庭>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洞庭风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望洞庭>原文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望洞庭>翻译 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风平浪静如同未磨的铜镜.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似洁白银盘里托着一枚青螺. <望洞庭&g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赏析诗句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原文

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此句寄情于景,对诗友进行由衷的劝勉和宽慰.此诗是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以抒发感愤,寄托慰藉,表达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之意.全诗选择了杨花.子规.明月.风等意象,以奇特的想象力编织出一个朦胧的梦境,虽未追叙与好友昔日相聚的情景和友谊,但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把友情抒发得真挚感人.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出自李白所作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原文 闻

隆中在南阳还是襄阳 古隆中在南阳还是在襄阳

隆中在襄阳,具体的地理位置在湖北省襄阳市,距襄阳城西约20里.据说这里是三国时期诸葛亮躬耕务农的隐居地,也是"三顾茅庐"."隆中对"等故事的发生地,可以说隆中就是三国文化的源头. 现代景点: 三国时期,诸葛亮青年时代和其叔父躬耕隐居之地,诸葛亮在此地抱膝高吟躬耕陇亩隐居长达10年之久,后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公元207年冬至208年春,当时驻军新野的刘备在徐庶建议下,三次到南阳郡隆中拜访诸葛亮但直到第三次方得见,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

出师未捷身先死指的是哪一位人物 出师未捷身先死指的是谁

出师未捷身先死指的人物是诸葛亮,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蜀相>,这首诗是杜甫在游览武侯祠的时候有感而发写的一首咏史怀古诗,借此诗表达了杜甫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大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称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 原文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译文: 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

杜甫被后世称为是什么 杜甫的诗被后世称为是什么

杜甫被后世成为"诗圣",他的诗被人们称为"诗史".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由于杜甫的诗歌善于描写当时历史实况,反映唐代由盛转衰的现况,所以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简介 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代表作有<春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