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的意思是什么?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的意思:“水太清了,鱼就无法生存,要求别人太严了,就没有伙伴”。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是《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篇》中的名句,现在有时用来表示对人或物不可要求太高。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的出处原文

  故君子莅民,不可以不知民之性,达诸民之情;既知其以生有习,然后民特从命也。

  故世举则民亲之,政均则民无怨。故君子莅民,不临以高,不道以远,不责民之所不能。

今临之明王之成功,而民严而不迎也;道以数年之业,则民疾,疾者辟矣。

  故古者冕而前旒,所以蔽明也;统絖塞耳,所以弇聪也。故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故枉而直之,使自得之;优而柔之,使自求之;揆而度之,使自索之。

  民有小罪,必以其善以赦其过,如死使之生,其善也,是以上下亲而不离。故惠者政之始也,政不正则不可教也,不习则民不可使也。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的原文翻译

  所以,一个有学问有德行的人,在治理百姓时,不可以不知道百姓的本性,不可以不了解百姓的心理,知道了他们先天的情理和后天的习惯,百姓才能彻底的服从你的政令。

  所以说,国家治理得好,百姓便爱戴你;政治清明平和,百姓自然没有怨尤。所以一个有学问有德行的人,在治理百姓时,理想不可要求太高,目标不可设得太远,不要责求百姓干能力做不到的事。

如果你用古圣先王成功的理想,来要求百姓即时达到,恐怕百姓要敬而远之,不敢欢迎了。你告诉他们长远未来的目标,百姓做得痛苦,当他们痛苦时,就要避开了。

  所以古来帝王的冠冕上,垂挂着一串串的玉,正为着警惕自己,不可看得太明察了;用棉絮塞耳,是为着警惕自己,不可听得太精细了。所以水太清澈,就没有鱼还能生存下去;人太精明,就没有人跟你做伙伴了。

所以把百姓邪枉的坏事改正过来,使他们自己心安理得;用宽大怀柔的办法引导百姓,使他们自己能寻求本身的完美;度量百姓的资秉,因材施教,使他们自己能找到前途。

  百姓偶然犯了小的过错,必要找出他的好处,来赦免他;如果要判死刑的,想法子让他活下去,这样他就会好了。因此,上下就能打成一片,融成一体,而不相离了。所以仁惠是施政的先要,施政不当,就没法教导百姓,百姓未会学习,就不能驱使他们。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的注释

  清:清澈。

  察:精明。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的赏析

其实“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真正的意义在于我们要做到宽容待人,在严格与宽容间寻找一个相应的平衡,这样在处人处事时都可以免除一些不必要的烦恼,放下自己的执念,不要死钻牛角尖。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这句话无论是现在还是以后我们都可以作为参考,也希望人们都能够宽容待人,做事严谨,这样无论是在团队中还是一个个体,都可以取得莫大的成功。所以,不得不说做人还真的一门很深的艺术,还是属于我们每个人的必修课。

  作者介绍

  《大戴礼记》是西汉中期戴德编著的礼制著作。

  戴德,字延君,号称大戴,西汉今文礼学“大戴学”的开创者。祖籍梁国甾县,生于梁国睢阳县(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

  任信都王(刘嚣)太傅。与兄子戴圣同学《礼》于后苍。宣帝时立为博士,世称“大戴”,亦称“太傅《礼》”。曾选集古代各种有关礼义等的论述,编成《大戴礼记》八十五篇,今残。

时间: 2024-12-10 21:06:27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的意思是什么?的相关文章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意思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翻译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的意思:"水太清了,鱼就无法生存,要求别人太严了,就没有伙伴".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是<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篇>中的名句,现在有时用来表示对人或物不可要求太高.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的出处原文 故君子莅民,不可以不知民之性,达诸民之情;既知其以生有习,然后民特从命也. 故世举则民亲之,政均则民无怨.故君子莅民,不临以高,不道以远,不责民之所不能. 今临之明王之成功,而民严而不迎也;道以数年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的哲理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的意思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的哲理是:不要对人.事.物有过高的要求,如果过分计较局部的缺陷,反而容易因小失大."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的意思是:水太清了,鱼也无法生存,要求别人太严了,就找不到伙伴. 出处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出自<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篇第六十五,原文如下: 故君子莅民,不可以不知民之性,达诸民之情;既知其以生有习,然后民特从命也.故世举则.民亲之,政均则.民无怨.故君子莅民,不临以高,不道以远,不责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翻译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意思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的翻译:"水太清了,鱼就无法生存,要求别人太严了,就没有伙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是<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篇>中的名句,现在有时用来表示对人或物不可要求太高.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的出处原文 故君子莅民,不可以不知民之性,达诸民之情;既知其以生有习,然后民特从命也. 故世举则民亲之,政均则民无怨.故君子莅民,不临以高,不道以远,不责民之所不能.今临之明王之成功,而民严而不迎也;道以数年之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的意思是什么?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的意思:"水太清了,鱼就无法生存,要求别人太严了,就没有伙伴".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是<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篇>中的名句,现在有时用来表示对人或物不可要求太高.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的出处原文 故君子莅民,不可以不知民之性,达诸民之情;既知其以生有习,然后民特从命也. 故世举则民亲之,政均则民无怨.故君子莅民,不临以高,不道以远,不责民之所不能. 今临之明王之成功,而民严而不迎也;道以数年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的意思是什么 水至清则无鱼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的意思是:"水太清了,鱼就无法生存,要求别人太严了,就没有伙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是<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篇>中的名句.同时"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还分别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成语. 其实"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真正的意义在于我们要做到宽容待人,在严格与宽容间寻找一个相应的平衡,这样在处人处事时都可以免除一些不必要的烦

人至察则无徒读音 xi还是tu 人至察则无徒的读音

人至察则无徒的徒读音是tú.声母是t:韵母是u:读作第二声.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出自<汉书>.<汉书>,又称<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东汉史学家班固编撰,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年中基本修成,后唐朝颜师古为之释注. <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汉书>

水至清则无鱼的意思 人至察则无友水至清则无鱼的意思

"水至清则无鱼"的意思是:河水太清澈时,鱼也无法生存.这句话常用于表示对人或物不可要求太高."水至清则无鱼"在古籍<大戴礼记>与<汉书>中均有记载,原文为: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这句话的意思是:水太清澈了,鱼就无法生存,要求别人太严了,就没有伙伴. 出处一 故君子莅民,不可以不知民之性,达诸民之情;既知其以生有习,然后民特从命也.故世举则.民亲之,政均则.民无怨.故君子莅民,不临以高,不道以远,不责民之所不能.今临之明王之成功,而民严而

水至清则无鱼全诗 水清则无鱼的全诗 鱼出自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冕而前旒,所以蔽明:黈纩充耳,所以塞聪.明有所不见,聪有所不闻,举大德,赦小过,无求备于一人之义也.枉而直之,使自得之:优而柔之,使自求之:揆而度之,使自索之.盖圣人之教化如此,欲其自得之:自得之,则敏且广矣. 译文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冠冕前有玉旒,是用来遮蔽视线,丝棉塞耳,是为了减弱听觉.视力敏锐却有所不见,听力灵敏却有所不闻.扬大德,赦小过,不要对人求全责备.弯曲的再直起,但应让他自己去得到.宽舒进而柔和,但应让他自己去求取.揆情度理,应该让他自己去摸索

短句名言 短句名言名句

1.生活只有在平淡无味的人看来才是空虚而平淡无味的.2.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3.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4.谁要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永远是一个奴隶.5.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7.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8.道不同,不相为谋. 9.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 10.宿命论是那些缺乏意志力的弱者的借口. 11.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 12.如烟往事俱忘却,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