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翻译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意思

  翻译:(游过西山)然后才知我以前不曾真正游赏过,真正的游赏是从这里开始的。该句出自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所创作的一篇散文《始得西山宴游记》,此文记叙了作者发现和宴游西山的经过,描写了西山的怪特,抒发了对怀才不遇愤懑和现实丑恶的无奈之情。

  《始得西山宴游记》原文

  始得西山宴游记

  唐·柳宗元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隟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

  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始得西山宴游记》翻译

  我自从成为有罪的人,住在这个州里,就常常恐惧不安。如有空闲时间,就慢慢地行走,无拘束地游玩。每日和那些同伴,上高山,入深林,走到曲折溪流的尽头。幽僻的泉水,奇异的山石,没有一处僻远的地方不曾到过。到了目的地就分开草而坐下,倒尽壶中酒,一醉方休。醉了就互相枕着睡觉,睡觉了就做梦。

  心里有向往的好境界,梦里也就有(在这种境界中获得的)相同的乐趣。睡醒了就起来,起来了就回家。我以为凡是这个州的山有奇特形状的,我都游过了;可是我还未曾知道西山的奇异特别。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我因坐在法华寺西亭,眺望西山,才指点着觉得它奇特。于是命令仆人渡过湘江,沿着染溪,砍伐荆棘,焚烧乱草,一直到山顶才停下。(我们随后)攀援登上山顶,随意坐下观赏,附近几个州的土地,就全在我们的坐席之下了。

  这几州的地势高低不平,高处是深山,低处是洼地,像蚁封,像洞穴,(看上去)只有尺寸之远,实际上有千里之遥。(这为千里之内的景物)聚集、紧缩、累积在眼下,没有什么能够隐藏。青山萦回,白水缭绕,外与天边相接。向四面望去都是一样的景象。(登上山顶)然后才知这座山的特别突出,与小土丘不一样。

  辽阔浩渺啊与天地间的大气合一而不能得到它的边际,悠然自得啊和大自然交游而不知它的尽期。(于是我们)拿起酒杯斟满酒,喝得东倒西歪地进入醉态,不知太阳下了山。灰暗的暮色,由远而至,直到看不见什么了还不想返回。(我只觉得)思想停止了,形体消散了,与自然界万物不知不觉地融为一体了。(游过西山)然后才知我以前不曾真正游赏过,真正的游赏是从这里开始的。

  所以我把这次西山之游写成文章以记载下来。这一年是元和四年。

  《始得西山宴游记》注释

  僇人:同“戮人”,受过刑辱的人,罪人。作者因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故自称僇人。僇,通“戮”,耻辱。

  是州:这个州,指永州。

  恒:常常。

  惴栗:恐惧不安。惴,恐惧。栗,发抖。此意为害怕政敌落井下石。

  其:如果,连词。

  隟:指空闲时间。

  施施而行:慢慢地行走。施施,慢步缓行的样子。

  漫漫而游:无拘无束地游。漫漫,不受拘束的样子。

  日:每日,时间名词作状语。

  其徒:那些同伴。徒,同一类的人,指爱好游览的人。

  穷:走到尽头。

  回溪:曲折溪流。

  幽泉:深僻的泉水。

  无远不到:没有一处僻远的地方不曾到过。

  披草:分开草。披,用手分开。

  倾壶:倒尽壶里的酒。倾,倒出来。

  更相:互相。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心里有向往的好境界,梦里也就有相同的乐趣。所极,所向往的境界。极,至,向往。

  觉:睡醒。

  以为:认为。

  异态:奇特的形状。

  未始:未曾。

  怪特:奇异特别。

  今年:指元和四年(809年)。

  法华:指法华寺,在原零陵县城东山之上。

  西亭:在法华寺内,为柳宗元所建,他经常在这里游赏山景,饮酒赋诗。

  始:才。

  指异之:指着它觉得它奇特。指,指点。异,觉得······奇特。

  湘江:应为潇水。潇水流经永州城西,至萍州才与湘江汇合。

  缘:沿着。

  染溪:又作“冉溪”,柳宗元又称为“愚溪”,是潇水的一条小支流。

  斫:砍伐。

  榛莽:指杂乱丛生的荆棘灌木。

  茅茷:指长得繁密杂乱的野草。茷,草叶茂盛。

  穷山之高而止:一直砍除、焚烧到山的最高处才停止。穷,尽,指把榛莽、茅茷砍除、焚烧尽。

  箕踞:像簸箕一样地蹲坐着。指坐时随意伸开两腿,像个簸箕,是一种不拘礼节的坐法。正规坐法,屁股要压在脚后跟上,两腿不能伸直。箕,簸箕。踞,蹲坐。

  遨:游赏。

  土壤:土地,指地域。

  衽席:坐垫、席子。

  其:代词,指上句“数州之土壤”。

  岈然:高山深邃的样子。

  洼然:深谷低洼的样子。“岈然”承“高”,“洼然"承“下”。

  垤:蚁封,即蚂蚁洞边的小土堆。“若垤”承“岈然”,“若穴”承“洼然”。

  尺寸千里:(从西山顶上望去)只有尺寸之远,实际上有千里之遥。

  攒:聚集在一起。

  蹙:紧缩在一起。

  累积:堆积。

  莫得:没有什么能够。莫,没有什么,代词。得,能。

  遁隐:隐藏。

  萦青缭白:青山萦回,白水缭绕。作者为了突出“萦”“缭”景象,有意把主谓式变成动宾式。白,指山顶所见潇、湘二水。

  际:接近。

  四望如一:向四面望去都像一样的。

  是山:这座山,指西山。

  特立:特别突出。

  培塿:小土堆。

  悠悠乎:辽阔浩渺啊。

  灏气:同“浩气”,指天地间的大气。

  俱:在一起。

  涯:边际。

  洋洋乎:悠然自得啊。

  造物者:创造万物的天地,指大自然。

  引觞:拿起酒杯。

  满酌:斟满酒。

  颓然:东倒西歪地。颓,跌倒。

  就:接近,进入。

  苍然:灰暗的样子,这里是形容傍晚的天色。

  犹:还,仍然。

  心凝:思想停止了(不再想任何事情)。

  形释:形体消散了(忘掉了自己的存在)。

  万化:万物变化,指自然界万物。

  冥合:不知不觉地融合为一体。

  向:以前。

  未始游:不曾(真正)游赏过。

  于是:从这里。

  为之文:把这次西山之游写成文章。之,代指西山之游,是动词“为”的间接宾语。

  志:记载下来。

  是岁:这一年。

  元和:唐宪宗李纯年号。

  《始得西山宴游记》赏析

  这篇文章它的立意也好,布局也好,都和题目“始得”二字有密切关系。全文五次或明或暗点出“始得”之意。文章内容是写发现并且宴游的经过,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感受。具体安排是,先写游西山的情形,再写游西山的经过和感受。

  本文叙事写景,都饱含着作者的感情色彩,表现了作者寂寞惆怅、孤标傲世的情怀。例如,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正是他孤寂性格的表现;写西山“特立”,正是他傲世蔑俗的写照。实际上,柳宗元所描写的西山一带,只是一般的丘陵,并非崇山峻岭。他不过是借景抒怀,在山水之间浇灌自己的情感,赋予山水以个人的情志。山川壮丽却无人赏识,如同士人之怀才不遇。

  《始得西山宴游记》创作背景

  柳宗元因参加王叔文革新运动,于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被贬到永州担任司马。到永州后,其母病故,王叔文被处死,他自己也不断受到统治者的诽谤和攻击,心情压抑。永州山水幽奇雄险,许多地方还鲜为人知。柳宗元在这漫长的戴罪期间,便到处游览,搜奇探胜,借以开拓胸襟,得到精神上的慰藉。《永州八记》就是这种心态之下的游历结晶,这篇文章写于唐宪宗元和四年(809年)。

  《始得西山宴游记》作者介绍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祖籍河东(今山西省芮城、运城一带),柳出身于官宦家庭,少有才名,早有大志。早年为考进士,文以辞采华丽为工。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刘禹锡与之并称“刘柳”。王维、孟浩然、韦应物与之并称“王孟韦柳”。

  柳宗元一生留下600多篇诗文作品,其哲学思想中具有朴素的唯物论成分,政治思想主要表现为重“势”的社会历史观和儒家的民本思想,文学作品语言朴素自然、风格淡雅而意味深长,代表作有《黔之驴》、《捕蛇者说》、《永州八记》及绝句《江雪》等。

时间: 2024-11-08 20:24:13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翻译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意思的相关文章

翁曰以我酌油知之的意思 翁日以我酌油知之的翻译

"翁曰以我酌油知之"的意思:卖油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就可以懂得这个道理(熟能生巧)."此句出自欧阳修的<卖油翁>,这是一篇富含哲理与情趣的小品文章,主要是为了告诉人们熟能生巧的道理. <卖油翁> 宋·欧阳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

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翻译 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原文

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翻译:像这样(治民反而扰民),它与我种树的行当大概也有相似的地方吧?若是:像这样. "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出自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所创作的<种树郭橐驼传>,本文以树喻人,讲述了种树育人.治国养民的道理,批评当时唐朝地方官吏扰民.伤民的行为,表达了作者同情人民的思想和改革弊政的愿望. <种树郭橐驼传>原文 种树郭橐驼传 唐·柳宗元 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驼闻之曰:&quo

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翻译 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的意思

"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翻译:我在天下的地位也不算轻的了.语句出自韩婴的<周公诫子>.<周公诫子>是中国著名的古训,选自<韩诗外传>.说的是周公告诫儿子立国的道理.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就怠慢.轻视人才.<周公诫子>以"握发吐哺"形容君王为国礼贤下士,殷切求才:以六种"谦才"强调谦虚谨慎是理天下.成大业的第一要素. 作品原文: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勿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

不如吾闻而药之也翻译 不如吾闻而药之也文言文翻译

"不如吾闻而药之也"的意思是:不如我听取这些议论后,把它当作治病的良药."不如吾闻而药之也"出自孟子的<子产不毁乡校>,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郑大夫然明与子产去乡校访查时,听见郑国人在乡校大肆议论执政者施政的得失,后郑大夫然明跟子产提议烧掉乡校被子产拒绝的故事. <子产不毁乡校>原文节选及翻译 原文: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

岂吾相不当侯的相是什么意思 岂吾相不得当侯邪的相 岂真吾相不当侯?什么意思

是相貌的意思.岂吾相不当侯邪?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译为:难道我的相貌无封侯之福.<李将军列传>是汉代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史传文,载于<史记>卷一百零九.这篇文章通过描写被誉为"飞将军"的汉朝名将李广的机智勇敢.廉洁宽厚,以及有功不得封爵,最后被迫自刎的不幸遭遇,塑造了一位悲剧英雄的形象.文章叙事突出重点事件,善用对比手法,注重细节描写,是<史记>中的传记名篇. 历史评价 司马迁:"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是谁写的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意思

出自<荀子·大略>,"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意思是:不经过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无法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不经过艰难的考验,无法知道一个人是不是真正的君子. <荀子·大略>节选 "君子隘穷而不失,劳倦而不苟,临患难而不忘细席之言.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无日不在是." 意思是:君子(即使)被贫穷所困,也不失掉自己的德行和信仰;(即使)劳累疲倦,也不苟且偷安;(即使)忧患.灾难临头,也不忘记平日所发下的誓言.不经过一年中

知否知否明兰生孩子是哪一集 知否知否明兰为啥站着生孩子

<知否知否应是緑肥红瘦>中明兰生孩子在TV版里是第71集,DVD版是67集.该集中,明兰胎位有点不正,为了顺利生下孩子采取站着的方式,可以说很是辛苦. 知否知否明兰生孩子是哪一集 <知否知否应是緑肥红瘦>中,明兰生孩子的这一集可以说是十分的凶险,因为胎位有点不正,采取站着生孩子的方式,在以往电视剧我们并未见过.其实在古代,站着生孩子其实是很常见.很传统的生产方式,只不过现在医学发达了,站立的分娩方式早已被淘汰. 电视剧TV版的第71集和DVD版的67集是明兰生孩子的戏份,明兰顺利生

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的意思 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这句诗讲的道理是什么

"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的意思是自己觉得书已经读得很多了,但一旦做起事来,便又会感到自己不足.喻指学无止境,为人处世应该要谦虚,不能骄傲自满.两句诗写出了古往今来众多的人的共同感受. "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这句诗出自宋代王安石<寄吴冲卿>,选自"物变极万殊,心通才一曲.读书谓已知多,抚事知不足.与君语承华,念此非不夙.恨无数顷田,归耕使成熟." 概的释义就是事物变化多端,不可胜数,而内心只是稍稍领悟了其中的道理.自认为已经读了很

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翻译 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的翻译

"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的翻译: 知道将他人厌恶的东西当作自己所喜爱的东西."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出自<吕氏春秋>,原句是: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这句话的完整意思是:知道将他人厌恶的东西当作自己所喜爱的东西,这就是有道之人之所以不同于世俗的原因. <吕氏春秋>的介绍 <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是战国时期秦国丞相吕不韦集结门客集体编撰的杂家著作,又名<吕览>.<吕氏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