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学本来是道家用语,指的是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以《老子》为研究核心的哲学思潮。“玄”字起源于《老子》中的一句话“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玄学即“玄远之学”,它以“祖述老庄”立论,把《老子》《庄子》《周易》称作“三玄”。在魏晋时期,玄学含义是指立言与行事的两个方面,并多以立言玄妙,行事雅远为玄远旷达。“玄远”,指远离具体事物,专门讨论“超言绝象”的本体论问题。
因此,浮虚、玄虚、玄远之学可通称之为玄学。玄学家又大多是当时的名士,主要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阮籍、嵇康、向秀、郭象等。玄学有贵无和崇有两派,玄学的出现大大推动了中国哲学的发展。
玄学的发展经历了不同阶段。按照东晋史家袁宏的划分,夏侯玄、何晏、王弼为正始名士;竹林七贤阮籍、嵇康、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为竹林名士;裴頠、王衍、庾敳、王承、阮修、卫玠、谢鲲为西晋名士,将玄学划分为三个阶段。
玄学就其哲学范畴来讲,可称其为形而上学,“形而上”简单来说即是抽象出来的意思,玄学也便是对一些抽象内容以生动的方式方法进行解说和发展。魏晋玄学是一种思辨性很强的哲学,它比较注重抽象理论的探讨,而抽象理论则需要通过一系列哲学概念以及这些概念间的逻辑关系表现出来。
时间: 2024-11-16 22:4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