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汲黯全文及翻译 汲黯直言进谏原文翻译

  《史记·汲黯传》的译文:汲黯字长孺,他是濮阳县人。他的祖先曾受古卫国的国君恩宠。到了汲黯已经是第七代,世代都担任卿大夫之职。汲黯靠父亲保举,在孝景帝时期当上了太子洗马,因为人严正而被人敬畏。汲黯崇仰道家学说,治理官府和处理民事,喜好清静少事,把事情都交托自己挑选出的得力的郡丞和书史去办。他治理郡务,不过是督查下属按大原则行事罢了,并不苛求小节。一年多的时间,东海郡便十分清明太平,人们都很称赞他。

  汲黯与人相处很傲慢,不讲究礼数,当面顶撞人,容不得别人的过错。与自己心性相投的,他就亲近友善;与自己合不来的,就不耐烦相见,士人也因此不愿依附他。但是汲黯好学,又好仗义行侠,很注重志气节操。他平日居家,品行美好纯正;入朝,喜欢直言劝谏,屡次触犯皇上的面子,时常仰慕傅柏和袁盎的为人。

  当时,窦太后的弟弟武安侯田蚡做了宰相。年俸中二千石的高官来谒见时都行跪拜之礼,田蚡竟然不予还礼。而汲黯求见田蚡时从不下拜,经常向他拱手作揖完事。这时皇上正在招揽文学之士和崇奉儒学的儒生,说我想要如何如何,汲黯便答道:“陛下心里欲望很多,只在表面上施行仁义,怎么能真正仿效唐尧虞舜的政绩呢!”皇上沉默不语,心中恼怒,脸一变就罢朝了,公卿大臣都为汲黯惊恐担心。皇上退朝后,对身边的近臣说:“太过分了,汲黯太愚直!”群臣中有人责怪汲黯,汲黯说:“天子设置公卿百官这些辅佐之臣,难道是让他们一味屈从取容,阿谀奉承,将君主陷于违背正道的窘境吗?何况我已身居九卿之位,纵然爱惜自己的生命,但要是损害了朝廷大事,那可怎么办!”

  汉朝正在征讨匈奴,招抚各地少数民族。汲黯力求国家少事,常借向皇上进言的机会建议与胡人和亲,不要兴兵打仗。皇上正倾心于儒家学说,尊用公孙弘,对此不以为意。及至国内事端纷起,下层官吏和不法之民都弄巧逞志以逃避法网,皇上这才要分条别律,严明法纪,张汤等人也便不断进奏所审判的要案,以此博取皇上的宠幸。而汲黯常常诋毁儒学,公孙弘、张汤则深恨汲黯,就连皇上也不喜欢他,想借故杀死他。公孙弘做了丞相,向皇上建议说:“右内史管界内多有达官贵人和皇室宗亲居住,很难管理,不是素来有声望的大臣不能当此重任,请调任汲黯为右内史。”汲黯当了几年右内史,任中从未废弛荒疏过政事。

  大将军卫青已经越发地尊贵了,他的姐姐卫子夫做了皇后,但是汲黯仍与他行平等之礼。有人劝汲黯说:“从天子那里就想让群臣居于大将军之下,大将军如今受到皇帝的尊敬和器重,地位更加显贵,你不可不行跪拜之礼。”汲黯答道:“因为大将军有拱手行礼的客人,就反倒使他不受敬重了吗?”大将军听到他这么说,更加认为汲黯贤良,多次向他请教国家与朝中的疑难之事,看待他胜过平素所结交的人。

  《史记·汲黯传》的原文

  汲黯字长孺,濮阳人也。其先有宠于古之卫君。至黯七世,世为卿大夫。黯以父任,孝景时为太子洗马,以庄见惮。黯学黄老之言,治官理民,好清静,择丞史而任之。其治,责大指而已,不苛小。岁馀,东海大治。称之。

  黯为人性倨少礼面折不能客人之过合己者善待之不合己者不能忍见士亦以此不附焉。然好学,游侠,任气节,内行修洁,好直谏,数犯主之颜色,常慕傅柏、袁盎之为人也。

  当是时,太后弟武安侯蚡为丞相,中二千石来拜谒,蚡不为礼。然黯见蚡未尝拜,常揖之。天子方招文学儒者,上曰吾欲云云,黯对曰:“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上默然,怒,变色而罢朝。公卿皆为黯惧。上退,谓左右日:“甚矣,汲黯之戆也!”群臣或数黯,黯曰:“天子置公卿辅弼之臣,宁令从谀承意,陷主于不义乎?且已在其位,纵爱身,奈辱朝廷何!”

  汉方征匈奴,招怀四夷。黯务少事,乘上间,常言与胡和亲,无起兵。上方向儒术,尊公孙弘。及事益多,吏民巧弄。上分别文法,张汤等数奏决谳以幸。而黯常毁儒,弘、汤深心疾黯,唯天子亦不说也,欲诛之以事。弘为丞相,乃言上曰:“右内史界部中多贵人宗室,难治,非素重臣不能任,请徙黯为右内史。”为右内史数岁,官事不废。

  大将军青既益尊,姊为皇后,然黯与亢礼。人或说黯曰:“自天子欲群臣下大将军,大将军尊重益贵,君不可以不拜。”黯曰:“夫以大将军有揖客,反不重邪?”大将军闻,愈贤黯,数请问国家朝廷所疑,遇黯过于平生。

时间: 2024-12-16 04:07:08

史记汲黯全文及翻译 汲黯直言进谏原文翻译的相关文章

《史记》全文及翻译 《史记》翻译注释

翻译:管仲,名夷吾,是颍上人.他年轻的时候,常和鲍叔牙交往,鲍叔牙知道他贤明.有才干.管仲家贫,经常占鲍叔的便宜,但鲍叔始终很好地对待他,不因为这些事而有什么怨言.不久,鲍叔侍奉齐国公子小白,管仲侍奉公子纠.等到小白即位,立为齐桓公以后,桓公让鲁国杀了公子纠,管仲被囚禁.于是鲍叔向齐桓公推荐管仲. 管仲被任用以后,在齐国执政,桓公凭借着管仲而称霸,并以霸主的身份,多次会合诸侯,使天下归正于一,这都是管仲的智谋. 管仲说:"我当初贫困的时候,曾经和鲍叔经商,分财利时自己常常多拿一些,但鲍叔不认为我

蒹葭翻译全文翻译 蒹葭原文翻译

译文:河边的芦苇茂盛青翠的样子,深秋时节露水结成了霜.意中人在哪里呢?就在河水的那一方.逆着水流去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顺着水流去寻找她,仿佛她在那水中央. 河边的芦苇繁密茂盛的样子,清晨的露水还没有干.意中人在哪里呢?就在河岸那一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攀登难.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滩. 河边芦苇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水边那一头.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曲难求.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洲.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

师说原文及翻译 师说的原文翻译

<师说>原文 师说 唐·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爱其子,择师

橘树文言文翻译 橘树原文翻译

翻译:陕西的刘公,是兴化县的县令.有一个道士来献给他一棵栽在盆里的小树.县令仔细一看,原来是一棵纤细如指的小桔树,他不喜欢,不想接受.刘公有个小女儿,这时才六七岁,正好那天过生日.道士说:"这盆小树不足以供您赏玩,姑且送给女公子祝她福寿吧."于是刘公便接受下来.女儿一见这棵小桔树,非常喜爱.把它放在自己的闺房里,早晚护理,唯恐它受到损伤. 刘公任期满了的时候,桔树已经有一把多粗.这一年它第一次结果.刘公一家收拾行装准备离开,认为桔树太重,带着累赘,商量着不要了.小女儿抱着桔树撒娇地哭起

三峡原文及翻译 三峡的原文翻译

<三峡>原文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峡>翻译 在七百里的三峡中,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全然没有中断的

子路宿于石门翻译 子路宿于石门原文翻译

"子路宿于石门"全文意思是子路在石门住宿了一夜.早上守城门的人说:"从哪儿来?"子路说:"从孔子家来."守门人说:"就是那位知道做不成却还要做的人吗?" 原文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②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译文 子路在石门过夜.守城门的人问:"从哪里来?"子路说:"从孔氏那里来."守门 人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逐字翻译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原文翻译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中"逝者"指的是消逝的时光,代指万物光阴:"如"的意思是"像":"斯"的指的是"川",即河水:"夫"是一个语气助词,表感叹:"不舍"意为"不停":"昼夜"则代表白天与黑夜.这句话出自<论语·子罕>,其原文为: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出自<

课文《三顾茅庐》翻译 三顾茅庐课文原文翻译

<三顾茅庐>翻译:刘备听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到隆中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来帮助他替国家做事,但都没有见到诸葛亮,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还是没能见到.冬去春来,准备再去请诸葛亮,第三次来到隆中.诸葛亮正在午睡,刘备不忍打扰,在草堂门口耐心等待许久.等诸葛亮醒了,刘备才进屋拜访.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皇朝. <三顾茅庐>课文原文:刘备非常仰慕诸葛亮的才干,想请他帮助自己完成统一国家的大业.一

学弈翻译 学弈原文翻译

<学弈>出自<孟子·告子上>,原文为: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翻译为: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让他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诲:而另一个人虽然在听着,可是他心里总以为有天鹅要飞过来,想拿弓箭去射它.虽然他同那个专心致志的人一起学习,却学得不如那个人.因为他的聪明才智不如那个人吗?我说:不是这样的. 故事说明在同样条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