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描写的是哪条河流 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描写的是

  “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描写的是湘江,出自《沁园春·长沙》,意思是那时我们在江水深急的地方游泳,那激起的浪花几乎挡住了疾驰而来的船。

  《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译文

  到了深秋季节,我独自一人站立在橘子洲头,望着滔滔的湘水向北奔流。

  万千山峰全部都变成了红色,层层树林就像被染色了一般;江水清澈澄碧,一艘艘大船乘风破浪,争先恐后。

  老鹰翱翔在广阔的天空里,鱼在清澈的水里游,万物都在秋光中争着过自由自在的生活。

  面对广阔的宇宙惆怅感慨:这旷远苍茫大地的盛衰沉浮,该由谁来主宰呢?

  曾经我和我的同学,经常携手结伴来到这里漫游。在一起商讨国家大事,那无数不平凡的岁月至今还萦绕在我的心头。

  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少,风华正茂;大家意气奔放,劲头正足。

  评论国家大事,写出这些激浊扬清的文章,把当时那些军阀官僚看得如同粪土。

  可曾还记得,那时的我们横渡大江,一起到江中间水深流急的地方游泳,那激起的浪花几乎挡住了疾驰而来的行船?

时间: 2024-11-08 23:16:36

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描写的是哪条河流 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描写的是的相关文章

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寓意 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意义是:表达了主宰祖国命运的,是勇敢的青年.出自<沁园春-长沙>原文:携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大意:回想过去,我和我的同学,经常携手结伴来到这里游玩.在一起商讨国家大事,那无数不平凡的岁月至 今还萦绕在我的心头.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少,风华正茂,大家踌躇满志,意气奔放,正强劲有力.评论国家大事,写出这些激浊扬清的文章,把当时那些军阀官僚看得如同粪土.还记得吗?那时我

自信人生二百年 会当击水三千里的意思 自信人生二百年的出处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的意思是我自信我的一生将有二百年,那当然以手击水就是三千里.出自毛主席的<七古·残句>,不过全文已经失落,只留下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这两句. 赏析 <七古·残句>是当时作者在湘江中游泳时吟咏的,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这两句写得很好,但是全篇因为已经失落,就只留下了这两句.毛主席那时正值青春年少之时,身体又好,又酷爱锻炼,在抒发豪情壮志时,当口吟出这么一句诗来理应极自然的,而且这个"二百年"也是用得既大气又稳健的

蒹葭中景物描写展现的画面 蒹葭中景物描写展现的画面是什么

<蒹葭>通过对水.芦苇.霜.露等景物的描写,展现出一种具有朦胧美的神秘景象.主人公就隔着水边丛生的芦苇,遥望着对岸的心意的女子.<蒹葭>将暮秋时节的景色与人物委婉惆怅的相思情怀融合在景物描写中,从而渲染了全诗的气氛. <蒹葭>的赏析 <蒹葭>不仅是首情诗,它不仅描绘了抒情主人公的追求和失落,而且将诗中创造的"在水一方"的情境升华到一种可望却不可及的艺术意境.由于诗中的"伊人"没有具体所指的对象,同时河水的意义又在于阻隔

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描写的是 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描写的是什么

"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这句话描写的是爱情."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出自元代诗人元好问的<摸鱼儿·雁丘词>,意思是:爱情究竟是什么,可以让两只飞雁生死相随. "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的背景故事 青年诗人元好问去并州应试的路上,听到一个捕雁者讲述的关于大雁的爱情故事.捕雁者说,天空中原本有两只比翼双飞的的大雁,其中一只大雁被捕杀后,直落青云,另一只大雁居然也从天上栽下来,为自己的伴侣殉情而死.诗人听到两只大雁的故事后,为它们之

咬定青山不放松描写的植物是 咬定青山不放松描写的植物是什么

"咬定青山不放松"描写的植物是松树,这句诗出自清代郑燮的<竹石>.这是一首赞美岩竹的诗,整首诗赞美了竹子顽强又执着的品质.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译文 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经历无数磨难和打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 赏析 这首诗具体生动地描述了竹子生在恶劣环境下,长在危难中,而又自由自在.坚定乐观的性格.诗中的竹子使读者感受到了一种顽强

村晚中前两句描写的景物有 村晚中前两句描写的景物

<村晚>前两句描写的景物有水草.池塘.群山与落日,勾勒出一幅静谧的乡村晚景图.池塘里长满了水草,池水溢出了塘岸,落日悬在半山腰上,倒映在波光荡漾的水面上.这两句诗描绘出悠然恬静的乡村景象. <村晚>的赏析 <村晚>写的是山村晚景,描绘了一幅非常幽雅美丽的图画,为后两句写牧童出场布置了背景.全诗前两句把池塘.山.落日三者有机地融合起来,后两句表现了牧童的调皮可爱,天真活泼,淳朴无邪.这些景物,色彩和谐,基调清新.在如此情景中环境,牧童自然也是悠哉悠哉.其乐融融的了.同时,

惠崇春江晚景描写的景物 惠崇春江晓景描写的景物有

<惠崇春江晚景>描写的竹.桃花.春江水.鸭.篓篙.芦芽和河豚,其中河豚是作者想象的.全诗着意刻画了一派初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赞美热爱春天的思想感情.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译文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

小池和池上描写的是哪个季节 小池和池上描写的是什么季节呢

<小池>和<池上>两首古诗都描写了初夏的景色,都展示的初夏明媚的风格,两首诗文笔朴素把乡村风景描写的朴实真切.<小池>是宋朝诗人杨万里的著作,<池上>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著作.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小池>宋代: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译文:        泉眼悄然声息是因舍不得惊扰到细细的水流,旁边的绿树倒映在水池里波光粼粼,喜欢这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著名文学家元好问的名句问世间情为何物描写的是 元好问的名句问世间情为何物描写的是

著名文学家元好问的名句"问世间情为何物"描写的是大雁."问世间情为何物"出自元好问的词作<摸鱼儿·雁丘词>,这首词写于元好问赴并州应试途中.当时诗人听闻了一只大雁因为自己的伴侣被捕杀而殉情而死的故事,便买下这对大雁,将它们合葬并写下了这首词. <摸鱼儿·雁丘词> 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垒石为识,号曰"雁丘".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