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翻译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译文

  意思是:奔流而去的河水是这样匆忙啊!白天黑夜地不停流。这句话是形容时间像流水一样不停地流逝,一去不复返,感慨人生世事变化之快,亦有惜时之意在其中。出自《论语·子罕》,原文是:“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原文的注释

  ①逝:往,离去。

  ②斯:代词,这,指河水。

  ③夫:语气词,用于句末,表示感叹。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启示

  传统的解释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为优,朱熹从理学家的立场出发将这句话的意思概括为四个字“进学不已”,也就是说要不断地学习,这个解释对于我们的学习态度仍然具有很好的启发意义。孔夫子的本意也包涵了这一层意思,与孔子一生“学而不厌”的治学态度是吻合的。

  然而,这是孔子在考察宇宙,体触万物时生发出的精粹思想,有更为普遍的意义,那就是要我们珍惜时光。时光如流水,在我们身边静静地淌过,我们一不留神便失去了最美好的时光。所谓青春易逝、韶华难在正是这样的道理。这句话时刻提醒着我们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尤其要珍视时光,爱惜时间。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赏析

  孔子在河岸上,一定是仰观俯察,再看河川里的流水,因而兴起感叹。他所说的“逝者”,没有特定的所指,自可包罗万象。且就天地人事而言,孔子仰观天文,想到日月运行,昼夜更始,便是往一日即去一日,俯察地理,想到花开木落,四时变迁,便是往一年即去一年。天地如此,生在天地间的人,亦不例外。

  人自出生以后,由少而壮,由壮而老,每过一日,即去一日,每过一岁,即去一岁。个人如此,群体亦不例外。中国历史到了五帝时代,不再有三皇,到了夏商周,不再有五帝。孔子生在春秋乱世,想见西周盛况,也见不到,只能梦见周公而已。

  由此可知,自然界、人世间、宇宙万物,无一不是逝者,无一不像河里的流水,昼夜不住的流,一经流去,便不会流回来。所以李白将进酒说:“奔流到海不复回。(波涛翻滚直奔东海,再也没有回来)”古希腊哲人也说:“濯足急流,抽足再入,已非前水。(当你在河流中洗足,只要你把脚抽离水面后再插入水中,脚下的水已经不是以前的水了)”这样看来,逝字作消逝解,应当不错。

  圣人一言,含有多义,读经虽依注解把文字句读通,但不能到此就止,尚须广泛思维言外之意。孔门大贤子贡曾经推崇颜子闻一知十,他自己只能闻一知二。我们普通人,不敢与颜子相比,但也不可以闻一只知一,应当思齐于子贡。

  例如我们读悉这逝者的意义,一想自身,以及身外的权力财富,都如流水,一纵即逝,只好对酒当歌,叹问人生几何,这就是闻一知一之咎。此处逝者所指的是万有现象,而非本体。

  万象有生来灭去种种情形,本体则不来不去,不生不灭,如苏东坡在赤壁赋里说的“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不断流逝的就像这江水,其实并没有真正逝去。)”读经如果不是闻一只知其一,便须从迁流的现象追求不迁流的本体,只要追求到一点讯息,便能茅塞顿开,眼前呈现的宇宙人生,别是一番境界,这才体验到读经的乐趣。

  文章的字句义理虽通,仍然未到止境,这只是知道学理而已。知理之后,必须依理去实行,不行不得真知。例如已知逝与不逝之理,便须放下那些必逝之物,不与人争,但求不逝的本体。得其本体,亲见不生不灭之境,才算是真知。

  假使尚有贪心,起念与人争名夺利,便是放不下,严格说来,实未通经,应当反省,一切贪心妄念起时,当即克制,这就是“克念作圣”。读经不希望作圣则已,希圣就应当如此用功。

  《论语》的创作背景

  面对春秋战国那样的乱世,知识分子大都很不满意,于是纷纷思考救国救民、解决社会矛盾的方针路线。各自的想法大不相同,于是形成不同的学说流派。在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之外,先后出现了道家、墨家、法家等不同流派。这些流派之间,相互批评,展开了激动人心的学术争鸣。

  于是有所谓“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春秋战国之交的“百家争鸣”,是一个思想大爆炸的时代,是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黄金时期。中国传统中很多光辉的思想主张,都产生于那个时代。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即是“百家争鸣”中最重要的一个学术流派。经过历史的淘汰和选择,儒家思想在汉武帝之后成为中国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

  《论语》的作者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与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一生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另有说《春秋》为无名氏所作,孔子修订)。

时间: 2024-08-31 15:38:23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翻译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译文的相关文章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逐字翻译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原文翻译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中"逝者"指的是消逝的时光,代指万物光阴:"如"的意思是"像":"斯"的指的是"川",即河水:"夫"是一个语气助词,表感叹:"不舍"意为"不停":"昼夜"则代表白天与黑夜.这句话出自<论语·子罕>,其原文为: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出自<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意思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翻译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意思:过去的一切就像这奔流的河水一样,不论白天黑夜,都在不停不息地流逝着.形容时间就像流水一样不停地流逝,一去不复返,感慨世事无常,变化之快,亦有惜时之意在其中. 出处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是孔子的一句名言,出自<论语·子罕>,原文:"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是在告诉我们要不断学习和珍惜时光.时光如流水,在我们身边静静地淌过,我们一不留神便失去了最美好的时光.所谓青春易逝.韶华难在正是这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出自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启示

这句话出自<论语·子罕>,原文是:"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意思是:孔子在河边说道:"奔流而去的河水是这样匆忙啊!白天黑夜地不停流."这句话是形容时间像流水一样不停地流逝,一去不复返,感慨人生世事变化之快,亦有惜时之意在其中.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原文的注释 ①逝:往,离去. ②斯:代词,这,指河水. ③夫:语气词,用于句末,表示感叹.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启示 传统的解释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为优,朱熹从理学家的立场出发将这句

反者道之动的翻译 反者道之动的译文

反者道之动的翻译如下:向相反的方向运动就是"道"的运动规律."反者道之动"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动的译文 反者道之动的译文如下:向相反的方向运动就是"道"的运动规律.反者道之动的后一句话是"弱者道之用".要理解反者道之动应该将其放在原句中理解.在老子的哲学思想中,他把"道"当做万事万物的本源以及事物派生的根源.而这句"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就是老子对&qu

钟山即事古诗翻译 钟山即事古诗译文

<钟山即事>古诗翻译 山涧的流水没有声音,绕着竹林流淌下来,竹林西岸那繁花绿草柔软的柳条在春风中摇晃着. 我坐着茅草屋眼下整体看着这明媚的春景,在夕阳西下的时候听不到一声鸟的叫声,显得山里格外的幽静. <钟山即事> 宋代:王安石 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 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 <钟山即事>赏析 <钟山即事>就是北宋诗人王安石所作的诗作,这是一首写景的时.是王安石晚年年罢相隐居之后写的,诗人坐在家门口前,欣赏这山涧.流水.柳树.花草.竹林,

虚一而静的翻译 虚一而静的译文

虚一而静的翻译:要虚心且专一地认识事物,同时要保持思想的宁静.虚一而静是荀子提出的认识事物的正确方式. 虚一而静是谁提出的 虚一而静是战国末期的思想家荀子提出的观点,出自<荀子·解蔽>.虚一而静的意思是:要虚心且专一地观察事物,同时做到思想宁静,不被假象蒙蔽,得到正确的认识. 虚一而静如何理解 虚一而静的"虚"可以理解为虚心,即荀子所言的"不以所已臧害所将受谓之虚",也就是不要用自己已有的成就影响自己接收到对事物新的认识.虚一而静的"一&quo

鸟鸣涧的翻译 鸟鸣涧的译文

<鸟鸣涧>的译文如下:在无人打扰的山谷里,木樨花静静地落下;在宁静的夜晚里,春夜的山上亦是一片空寂.月亮从山头爬起,惊动了山里的鸟儿,在春天的山涧间不停地鸣叫着. <鸟鸣涧>的赏析 <鸟鸣涧>一诗描述了春夜山中的美景,诗人近似于白描的笔触,写出了一种迷人的静谧意境.前两句"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就用了痛感的手法,将春花的落下与人的闲静结合以来,既给人视觉上宁静画面,又仿佛让人听到的春花下落的声音.后两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秋夕的翻译 秋夕的译文

<秋夕>的翻译如下:在秋日的夜晚,银色的蜡烛发出淡淡烛光,照射着冷清的画屏;我手里拿着轻巧的丝扇在扑打飞舞的萤火虫;石阶在月色的照耀下如冷水般清凉,我坐着那里仰望牵牛星和织女星. <秋夕>的赏析 <秋夕>描绘的古代宫廷里一幅失意宫女的图景.全诗一二句是"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描绘了在一个清凉的秋夜,寂寞的宫女在月色下用四扇扑打流萤,给人一种无限孤独的意象.而后两句则描绘了宫女坐在冰凉的石阶上仰望天上的织女星和牵牛星的情境.众所周知,牵牛星

逢入京使的翻译 逢入京使的译文

<逢入京使>的翻译:向东远望家乡,只觉得长路漫漫,思乡的眼泪流不尽,沾湿了袖子;骑在马上遇到正要入京的使者,手上也无纸笔,只能烦请使者传口信,给我家人报平安. <逢入京使>的创作背景 <逢入京使>写于公元749年,这时正是天宝八年.诗人岑参此时正值34岁,仕途不顺的他正要出塞任职,前往距离长安万里之遥的边塞.诗人告别了妻子,奔赴安西,也就是今天的新疆地区.诗人在前行安西的路上,遇到了一位入京的使者,可能和他正是老相识,于是诗人托他向自己的家人报平安.诗人正是伤感自己要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