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乐亭记文言文翻译及赏析

翻译

  我担任滁州太守后的第二年夏天,才喝到滁州的泉水,觉得甘甜。于是向滁州人询问泉水的发源地,就在距离滁州城南面一百步的近处。它的上面是丰山,高耸地矗立着;下面是深谷,幽暗地潜藏着;中间有一股清泉,水势汹涌,向上涌出。我上下左右地看,很爱这里的风景。因此,我就叫人疏通泉水,凿开石头,拓出空地,造了一座亭子,于是我和滁州人在这美景中往来游乐。

  滁州在五代混战的时候,是个互相争夺的地区。过去,太祖皇帝曾经率领后周兵在清流山下击溃李景的十五万军队,在滁州东门的外面活捉了他的大将皇甫晖、姚凤,就这样平定了滁州。

我曾经考察过滁州地区的山水,查核过滁州地区的图籍,登上高山来眺望清流关,想寻找皇甫晖、姚凤被捉的地方。可是,当时的人都已经不在,大概是天下太平的时间长久了。自从唐朝败坏了它的政局,全国四分五裂,英雄豪杰们全都起来争夺天下,到处都是敌对的政权,哪能数得清呢?

到了大宋朝接受天命,圣人一出现,全国就统一了。以前的凭靠险要的割据都被削平消灭。在一百年之间,静静地只看到山高水清。要想问问那时的情形,可是留下来的老年人已经不在人世了。如今,滁州处在长江、淮河之间,是乘船坐车的商人和四面八方的旅游者不到的地方。百姓活着不知道外面的事情,安心耕田穿衣吃饭,欢乐地过日子,一直到死。有谁晓得这是皇帝的功德,让百姓休养生息,滋润化育到一百年的长久呢!

  我来到这里,喜欢这地方僻静,而政事简单,又爱它的风俗安恬闲适。在山谷间找到这样的甘泉之后,于是每天同滁州的士人来游玩,抬头望山,低首听泉。春天采摘幽香的鲜花,夏天在茂密的乔木乘凉,刮风落霜结冰飞雪之时,更鲜明地显露出它的清肃秀美,四时的风光,无一不令人喜爱。那时又庆幸遇到民众为那年谷物的丰收成熟而高兴,乐意与我同游。

于是为此根据这里的山脉河流,叙述这里风俗的美好,让民众知道能够安享丰年的欢乐,是因为有幸生于这太平无事的时代。宣扬皇上的恩德,和民众共享欢乐,这是刺史职责范围内的事。于是就写下这篇文章来为这座亭子命名。

  《丰乐亭记》赏析

  这篇文章除记述建丰乐亭的经过及与滁人共游之乐外,还描绘了滁州从战乱到和平的变迁,从而寄托了安定来之不易,应予珍惜的命意和与民同乐的政治思想。

  这篇文章的最大特点是借写景而抒情,情景交融。文章用了大量笔墨写滁州的山水景色,从中流淌出作者丰富的情感。战乱之时,好山好水不过是为了割据称王的“凭侍险阻”;在世事变迁的过程中,也只是“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而在百姓安居乐业的当时,则“四时之景,无不可爱”。

欧阳修写景有很深的功力。文中仅用“掇幽芳而萌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这十五个字就把一年四季四时之景的特点表现出来了。“掇幽芳而荫乔木”是通过人的动作来写春夏之景;“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则是用人的感受来写秋冬之色。文短情深,不仅反映出当时作者的心境。而且反映出作者高度的概括能力和精确的表达能力。

  《丰乐亭记》原文

  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近。其上则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俯仰左右,顾而乐之。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

  滁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昔太祖皇帝,尝以周师破李景兵十五万于清流山下,生擒其皇甫辉、姚凤于滁东门之外,遂以平滁。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升高以望清流之关,欲求辉、凤就擒之所。而故老皆无在也,盖天下之平久矣。自唐失其政,海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所在为敌国者,何可胜数?

及宋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向之凭恃险阻,铲削消磨。百年之间,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欲问其事,而遗老尽矣。今滁介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而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于百年之深也。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丰乐亭记》注释

  窈然:深幽的样子。

  滃然:水势盛大的样子。

  俯仰:这里为环顾的意思。

  五代: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干戈:古代兵器,此指战争。

  遗老:指经历战乱的老人。

  舟车商贾:坐船乘车的商人。

  畎:田地。

  乐生送死:使生的快乐,礼葬送死。《孟子·离娄》:“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

  涵煦:滋润教化。

  事简:公务简单。

  《丰乐亭记》作者介绍

  欧阳修(1007-1072年),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1030年(天圣八年)进士。累擢知制诰、翰林学士,历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宋神宗朝,迁兵部尚书,以太子少师致仕。卒谥文忠。

政治上曾支持过范仲淹等的革新主张,文学上主张明道、致用,对宋初以来靡丽、险怪的文风表示不满,并积极培养后进,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风与其散文近似,语言流畅自然。其词婉丽,承袭南唐余风。曾

时间: 2024-11-08 22:03:10

丰乐亭记文言文翻译及赏析的相关文章

丰乐亭记文言文翻译及原文

翻译 我担任滁州太守后的第二年夏天,才喝到滁州的泉水,觉得甘甜.于是向滁州人询问泉水的发源地,就在距离滁州城南面一百步的近处.它的上面是丰山,高耸地矗立着:下面是深谷,幽暗地潜藏着:中间有一股清泉,水势汹涌,向上涌出.我上下左右地看,很爱这里的风景.因此,我就叫人疏通泉水,凿开石头,拓出空地,造了一座亭子,于是我和滁州人在这美景中往来游乐. 滁州在五代混战的时候,是个互相争夺的地区.过去,太祖皇帝曾经率领后周兵在清流山下击溃李景的十五万军队,在滁州东门的外面活捉了他的大将皇甫晖.姚凤,就这样平定

丰乐亭记文言文翻译

翻译 我担任滁州太守后的第二年夏天,才喝到滁州的泉水,觉得甘甜.于是向滁州人询问泉水的发源地,就在距离滁州城南面一百步的近处.它的上面是丰山,高耸地矗立着:下面是深谷,幽暗地潜藏着:中间有一股清泉,水势汹涌,向上涌出.我上下左右地看,很爱这里的风景.因此,我就叫人疏通泉水,凿开石头,拓出空地,造了一座亭子,于是我和滁州人在这美景中往来游乐. 滁州在五代混战的时候,是个互相争夺的地区.过去,太祖皇帝曾经率领后周兵在清流山下击溃李景的十五万军队,在滁州东门的外面活捉了他的大将皇甫晖.姚凤,就这样平定

宜都记文言文翻译及赏析

翻译 江水从黄牛滩向东流入西陵界到峡口有一百多里,山势和水的流向都很曲折纡回.两岸高山重重地遮挡着江面,要不是中午或半夜,是看不到太阳和月亮的:岸上的绝壁有的高达千丈,壁上的石头的颜色和状态,有很多类似某种东西的形状.林木高而茂密由冬到春四季都如此.猿猴鸣叫的声音非常清厉凄婉,在山谷间回响着,清越不绝.(人们)所称的"三峡",这就是其中之一. 袁山松说:"常常听说峡中的水流很快,书本记载以及口头传说都用登临此境令人恐惧相劝告,还没有人称赞山水美丽.到我来实地登临这地方,一到那

丰乐亭记翻译 丰乐亭记原文

翻译 我担任滁州太守后的第二年夏天,才喝到滁州的泉水,觉得甘甜.于是向滁州人询问泉水的发源地,就在距离滁州城南面一百步的近处.它的上面是丰山,高耸地矗立着:下面是深谷,幽暗地潜藏着:中间有一股清泉,水势汹涌,向上涌出.我上下左右地看,很爱这里的风景.因此,我就叫人疏通泉水,凿开石头,拓出空地,造了一座亭子,于是我和滁州人在这美景中往来游乐. 滁州在五代混战的时候,是个互相争夺的地区.过去,太祖皇帝曾经率领后周兵在清流山下击溃李景的十五万军队,在滁州东门的外面活捉了他的大将皇甫晖.姚凤,就这样平定

超然台记文言文翻译 超然台记的文言文翻译

超然台记文言文翻译:任何事物都有可观赏的地方.如有可观赏的地方,那么都可使人有快乐,不必一定要是怪异.新奇.雄伟.瑰丽的景观.吃酒糟.喝薄酒,都可以使人醉,水果蔬菜草木,都可以充饥.以此类推,我到哪儿会不快乐呢? 人们之所以要追求幸福,避开灾祸,因为幸福可使人欢喜,而灾祸却使人悲伤.人的欲望是无穷的,而能满足我们欲望的东西却是有限的.如果美好和丑恶的区别在胸中激荡,选取和舍弃的选择在眼前交织,那么能使人快活的东西就很少了,而令人悲哀的事就很多,这叫做求祸避福. 追求灾祸,躲避幸福,难道是人们的心

丰乐亭记表达的思想 丰乐亭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抒发了作者与民同乐的伟大政治抱负与理想,也为人民的生活安定.富足而感到喜悦的情感.<丰乐亭记>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除记述建丰乐亭的经过及与滁人共游之乐外,还描绘了滁州从战乱到和平的变迁,从而寄托了安定来之不易,应予珍惜的命意和与民同乐的政治思想. 原文节选: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

独坐轩记文言文翻译 独坐轩记的文言文翻译

独坐轩记文言文翻译:我做西昌县县学的学官,在县学菜园里建造了一个像斗样大小的房子,仅能容下一个写字台和一把椅子;写字台也仅能放下几卷经史.客人来了没法迎接,不能施礼请进室内,因此起名叫做"独坐".我教课空闲的时候,就在这小屋内休息. 在这里我首先研究尧.舜.禹.汤.周文.周武以及周公.孔子的思想学说和治世的方法:其次窥探张载.朱熹.周敦颐.程颢和程颐兄弟的思想学说的内涵:再其次就咀嚼品味左丘明.荀卿.司马迁.班固.扬雄.刘向.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的文章:

戆子记文言文翻译 戆子记文言文全文及翻译

<戆子记>的文言文翻译:梅庄主人在翰林院任职.他有三个奴仆:一个聪明,一个老实,一个憨直.一天,同在翰林院任职的官员们一起到梅庄主人家小聚,酒喝得畅快时,主人说:"我们兴致也差不多了,哪里有歌伎来为我们助酒呢?"聪明的仆人马上回答说:"有." 接着他又担心憨直的仆人会有话说,就告诉主人,找个别的理由把他支使出去,叫老实的仆人看门,而他亲自去请歌伎.歌伎还没有来,憨直的仆人已经办完事回来了,看见两个人怀抱琵琶来到门口,就惊讶地问:"为什么到这里来

菱溪石记文言文翻译 请翻译菱溪石记文言文

<菱溪石记>文言文翻译:菱溪的巨石共有六块:其中四块已经被人取走了:另一块虽然体积不大形状却很奇特,也被当地百姓收藏在家中:那块最大的,还静静地仰卧在溪水之旁,因为它太难搬动,故而得以存留在这里.每到天气转寒秋霜降落溪水干涸后,大石便显露出来,溪旁的人见此石形状怪异,往往把它当成神灵来祭祀. 菱溪这条小溪,当地方志的图画和正文都没有记载.唐朝会昌年间,滁州刺史李渍写过一篇<荇溪记>,说此水是从永阳岭流出来的,向西经过皇道山之下.到实地探求考察,如今并没有叫做荇溪的溪流.再向滁州人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