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的翻译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原文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翻译:孟武伯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说:“对父母,要特别为他们的疾病担忧。(这样做就可以算是尽孝了。)”该句出自《论语·为政》,本篇主要内容涉及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如何谋求官职和从政为官的基本原则、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孔子本人学习和修养的过程、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以及对孝、悌等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述。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注释

  ①孟武伯:孟懿子的儿子,名彘。武是他的谥号。

  ②父母唯其疾之忧:其,代词,指父母。疾,病。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赏析

  本章是孔子对孟懿子之子问孝的答案。对于这里孔子所说的“父母唯其疾之忧”,历来有三种解释:1、父母爱自己的子女,无所不至,唯恐其有疾病,子女能够体会到父母的这种心情,在日常生活中格外谨慎小心,这就是孝。2、做子女的,只需父母在自己有病时担忧,但在其他方面就不必担忧了,表明父母的亲子之情。3、子女只要为父母的病疾而担忧,其他方面不必过多地担忧。本文采用第三种说法。

  《论语》创作背景

  《论语》是孔门弟子集体智慧的结晶。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论语》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

  《论语》作者介绍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并不是某一个人的著作。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了儒家经典《论语》。

时间: 2024-11-06 08:25:13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的翻译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原文的相关文章

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翻译 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翻译大全

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的意思是:子路问怎样才能算是一个完人.孔子说道:"像臧武仲那样有智慧,像孟公绰那样不贪求".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原句是:子路问成人,子日:"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 原文欣赏 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qu

父母状态分哪两种 父母状态分为哪两种

父母状态分为抚育型父母和控制型父母,不过在教育孩子路上,一般都是两者结合的.1.抚育型父母:有很多抚育性的行为,把对方当成需要照顾的孩子,关心爱护.温和鼓励为主有时候关心他人多过自己.消极的一面则是看不到他人的潜力,对他人过分保护.2.控制型父母:积极的一面是具有威严感,坚持原则,道德感比较强等;消极的一面是:过分强求.指责他人.惩罚多于保护. 抚育型父母:有很多抚育性的行为,把对方当成需要照顾的孩子,关心爱护.温和鼓励为主有时候关心他人多过自己,口头禅是"你没关系吧""我来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翻译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意思

翻译:孔子说:"由,我教给你怎样做的话,你明白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该句出自<论语·为政>,本篇主要内容涉及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如何谋求官职和从政为官的基本原则.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孔子本人学习和修养的过程.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以及对孝.悌等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述.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原文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

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全文翻译 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全文翻译是什么

孟孟子说:"桀和纣失去了天下,是因为失去了人民:失去人民,是由于失去了民心.得民心有办法:他们想要的,就给他们积聚起来,他们厌恶的,不加给他们,如此罢了.人民向于仁,如同水往下方流.野兽奔向旷野一样.如果现在天下的国君有爱好仁德的,那么诸侯就会替他把人民赶来.哪怕他不想称王天下,也不可能了.现在想称王天下的人,好比害了七年的病要找存放多年的艾来治,如果平时不积存好,就终身得不到.如果不立志在仁上,必将终身忧愁受辱,以至于死亡.<诗经>上说:"'那怎能把事办好,只有一块儿淹死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翻译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翻译

翻译 孔子说:"不因为别人不知道自己而忧虑,只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句话出自<论语·学而>,表现了孔子对君子自身修养的要求.作为君子,要加强自身修养,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而是要忧虑自己是否有不足之处,再加以改进. <论语>的介绍 <论语>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指的是谁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翻译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这句话说的是孔子."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出自<论语·公冶长>,是孔子对弟子说的话.这句话的意思是:我的主张要是行不通,我就乘个木筏子出海去. <论语·公冶长>的介绍 <论语·公冶长>这篇共28章,主要内容是谈仁德以及君子的品德,孔子与其弟子们从各个方面讨论仁德的特征.<论语·公冶长>的名句主要有: 1.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2.听其言而观其行. 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4.三思而后行

董叔攀附权贵文言文翻译 董叔攀附权贵原文及翻译

<董叔攀附权贵>文言文翻译:董叔将要娶范氏进门,叔向说:"范氏是富贵人家,何不放弃这门亲事?"董叔说:"想要结交攀附他们."往后的某一天,范祁(范氏)向(她的哥哥)范献子哭诉说:"(董叔)不尊重我."范献子抓起(董叔)把他吊在槐树上.叔向经过董叔处,(董叔)说:"你为什么不替我求情呢?"叔向说:"你要结交的已经结交了,要攀附的也已攀附了,想要的都得到了,又为什么要我替你求情呢?" <董叔攀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原文及翻译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原文和翻译

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就立志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遇到事情不再感到困惑,五十岁就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支配的事情而乐知天命,六十岁时能听得进各种不同的意见,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收放自如)却又不超出规矩."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出处简介 <为政>内容包括24章,本篇主要内容涉及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如何谋求官职和从政为官的基本

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 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

<论语十二章>原文 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三.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四.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五.子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