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的稻草人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叶圣陶的稻草人告诉我们的道理

  叶圣陶的稻草人告诉我们做人不要懒惰,要向勤奋的人学习。《稻草人》是叶圣陶1922年发表的中国现代童话。通过一个富有同情心而又无能为力的稻草人的所见所思,真实地描写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农村风雨飘摇的人间百态,展现了当时劳动人民的苦难。

《稻草人》内容简介

童话《稻草人》以稻草人的眼目,观照惨痛的世情:可怜的农妇、可怜的渔妇、可怜的自杀者、可怜的鲫鱼等等。然而对于人世间的悲剧,稻草人什么都挽救不了、改变不了。最终,在内疚感与无力感之间纠结的稻草人“倒在田地中间”,与悲剧同眠。

  《稻草人》的人物形象

  1、稻草人

  稻草人是农人亲手造的。农人把他脚底下一段插在田地中间的泥土里,他就整天整夜站在那里了。稻草人非常尽责任。他爱他的主人——一个可怜的老太太。心里愿意救一切受苦受难的。却是个柔弱无能的人。

  2、稻草人的主人

  一个可怜的老太太。八九年前,她的丈夫死了。她只有一个儿子,没想到儿子紧接着得了白喉,也死了。她后来就落了个心痛的毛病,常常犯。她的眼睛受了伤,看东西模糊,稍微远一点儿就看不见。

  3、渔妇

  在这寒冷的深夜里打算明天的粥,所以不得不硬着心肠把病孩子扔下不管。睡着了,一只手里还拿着拉罾的绳;这是因为她太累了,虽然想着明天的粥,也终于支持不住了。

  4、鲫鱼

  鲫鱼是渔妇头一次收获,被扔在木桶里。看见稻草人,就哀求稻草人救救自己。不懂稻草人的意思,只看见他连连摇头,愤怒就像火一般地烧起来了。

  5、女人

  夜更暗时由侧面田岸上走来的一个黑影,穿着肥大的短袄,头发很乱。因为丈夫有一点儿钱,不是赌两场输了就是喝几天黄汤花了,要把她卖给人家。跳进了河里面。

  《稻草人》赏析

  叶圣陶在后期作品中融入了现实主义的内核,体现出淡淡的忧郁哀怨的抒情色彩。他的童话旨在启迪孩子们认识、关心周围发生的事,了解现实生活中成人的悲哀。

  叶圣陶的童话具有充满诗意的童话意境、通俗易懂的童话语言、民族化的风格。他从童话题材到童话内容都极具有民族化的特色,在童话题材主题的挖掘上,《稻草人》中体现了鲜明的民族色彩。在叙事模式上则是三段式和部分的反复。《稻草人》中通过老妇人、渔家女、弱女子三者的不幸遭遇映射出社会底层人民普遍的辛酸困苦。

  《稻草人》创作背景

  叶圣陶1919年参加了李大钊、鲁迅支持的北京大学学生组织“新潮社”,1921年与郑振铎、茅盾等人组织发起“文学研究会”。

  1921年9月,郑振铎写《〈儿童世界〉宣言》,介绍自己即将主编的这本周刊的宗旨及内容分类,并于1922年1月创刊。

  叶圣陶1980年回忆自己的童话创作并自述是从一九二一年十一月十五日的第一篇《小白船》开始写童话的,郑振铎先生主编《儿童世界》要他供给稿子。《儿童世界》每个星期出一期,到1922年六月写完了《稻草人》时,叶圣陶共创作童话23篇,全部刊于《儿童世界》。

  叶圣陶写作《稻草人》之际,中国内则诸侯割据,外则列强环伺,尤其日俄,皆虎视眈眈,欲将中国一口吞入腹中。

  《稻草人》作者介绍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生于江苏苏州。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1912年中学毕业后,因家境清贫即开始当小学教师并从事文学创作。五四运动前参加了李大钊、鲁迅支持的“新潮社”。

  1921年,与沈雁冰、郑振铎等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提倡“为人生”的文学观,并与朱自清等人创办了我国新文坛上第一个诗刊《诗》。他发表了许多反映人民痛苦生活和悲惨命运的作品,出版了中国最早一部童话集《稻草人》以及小说集《隔膜》、《火灾》等。

时间: 2024-11-05 06:13:52

叶圣陶的稻草人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叶圣陶的稻草人告诉我们的道理的相关文章

纪昌学射告诉我们什么道理10个字 纪昌学射意思及道理

<纪昌学射>的故事告诉我们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道理.要学会一项本领,必须下苦功,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并且坚持不懈地朝着目标前进,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同时,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学习没有捷径,要想精益求精,只能依靠反复.刻苦的训练. <纪昌学射>的原文 甘蝇,古之善射者,彀弓而兽伏鸟下.弟子名飞卫,学射于甘蝇,而巧过其师.纪昌者,又学射于飞卫.飞卫曰:"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 纪昌归,偃卧其妻之机下,以目承牵挺.二年后,虽锥末倒眦,而不瞬也,以告飞

狐狸和猴子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狐狸和猴子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二年级

<狐狸和猴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诚信的重要性,如果因为一时贪婪,损人利己,想要独吞好处,就可能像故事里的狐狸一样损人终害己.同时,我们要讲诚信,不能做背信弃义的事,当你背叛朋友时,朋友也可能会背叛你. <狐狸和猴子> 河中间有一个小土墩,墩子上长了一棵桃树,上面结了许多许多大桃子.狐狸想吃桃子,可是过不了河.猴子也想吃桃子,可是也过不了河.狐狸就跟猴子商量:"哎,咱们俩一快架一座桥,过去摘了桃子,一人分一半儿好吗?"猴子说:"好啊!"他们俩就一

画眉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画眉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画眉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什么生物都有对自由生活的追求,为了自由可以抛开生命和爱情.作者用画眉来表达了劳苦大众们虽然过着穷苦.无奈.被迫的生活,但是每个人都有一颗崇尚自由,向往自由的心.要想有尊严,有意义地生活,一定要拥有自由. 故事讲述了一只画眉在一个公子哥儿家享受荣华富贵,每天处优养尊,就是为了给公子哥儿唱歌.画眉刚开始觉得很快活,日子久了它就不明白自己唱得有什么意义,有什么趣味.直到有一天,画眉因公子哥儿忘了关笼门,飞了出去,去寻找它想要探寻的答案. <稻草人>是叶圣陶1922年发表的中国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的写作特点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的写作特点:全文详略得当地介绍了叶圣陶先生的二三事,鲜明地表现出叶圣陶先生的人物形象;文章善于以小见大,从关于叶圣陶先生的小事,突出叶圣陶先生的宽厚待人.律己修身的人物特点 ,升华主旨;文中多处引用古文或诗句,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强了文章的文采.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的作者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的作者是张中行.张中行是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张中行先生治学严谨,博学多识,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其代表作为<顺生论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主要内容概括 叶圣陶先生两三事主要内容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讲的是作者通过回忆与叶圣陶先生交往中的几件小事,表现了叶圣陶谨严自律.待人宽厚的节操和风范,表达了作者对叶圣陶先生的追思景仰之情.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简介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是张中行写的一篇写人记事的散文,出自他的作品<谈文论语集>.全文写了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写"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厚而深受感动".第二个方面回忆叶圣陶先生不仅有为人宽的一面,还有严的一面,那就是律己.正心.修身. 文章中主要

课文千人糕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千人糕讲了什么道理

课文<千人糕>告诉我们任何东西都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只有大家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够使我们的社会更加美好. <千人糕>主要内容 全文通过爸爸给孩子讲述"千人糕",让孩子明白了"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的道理,通过简单的对话向我们揭示了劳动成果来之不易的主题. <千人糕>原文 一天,爸爸对孩子说:"今天我们来吃千人糕吧." "爸爸,什么是千人糕?"孩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中的过渡句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的过渡句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中的过渡句为"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这句话总结了上文叙述的叶圣陶先生"宽厚待人"的几个例子.同时该句开启了下文对叶圣陶先生"严于律己"的人格特征的描述,由下一句"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可知,该句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是过渡句.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的作者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的作者是著名学者.哲学家张中行.张中行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

寒窑赋告诉什么道理 寒窑赋告诉了什么道理

<寒窑赋>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世事无常,我们应该坦然面对人生的坎坷或是坦途.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依据,讲述人世间的贫富祸福无定的道理,既然天道无常和人情冷暖是人世间的常态,我们就应该怀抱着平常心面对眼前的富贵或是贫贱.全文主旨句为"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寒窑赋>的赏析 全文主要通过举例论证来论证全文的主旨,即"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作者在文章中运用了相当大的篇幅列举了自古以来历史上诸多名人各种命运起伏的得时与失时,是要说明很

渔王的苦恼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渔王的苦恼告诉我们的道理

<渔王的苦恼>的道理:想要真正掌握知识或是某种技术,应该从理论落地到实践,他人的经验不等于自己的经验,只有从实践中积累经验,并总结教训,如此才能真正地掌握这种知识或技术,才能真正成才! <渔王的苦恼>的故事原文 有个渔人有着一流的捕鱼技术,被人们尊称为"渔王".然而"渔王"年老的时候非常苦恼,因为他的三个儿子的捕鱼技术都很平庸. 于是他经常向人诉说心中的苦恼:"我真不明白,我捕鱼的技术这么好,我的儿子们为什么这么差?我从他们懂事起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