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秋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山居秋暝原文

  《山居秋暝》表达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寄托了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山居秋暝》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作,此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

  《山居秋暝》原文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山居秋暝》翻译

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山居秋暝》注释

  ⑴暝(míng):日落,天色将晚。

  ⑵空山:空旷,空寂的山野。新:刚刚。

  ⑶清泉石上流:写的正是雨后的景色。

  ⑷竹喧:竹林中笑语喧哗。喧,喧哗,这里指竹叶发出沙沙声响。浣(huàn)女:洗衣服的姑娘。浣:洗涤衣物。

  ⑸随意:任凭。春芳:春天的花草。歇:消散,消失。

  ⑹王孙:原指贵族子弟,后来也泛指隐居的人。此处实亦自指。留:居。

  《山居秋暝》赏析

  全诗将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声音以及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渔船穿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它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又像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创作特点。

  《山居秋暝》创作背景

  开元二十四年(736),唐玄宗时期最后一个开明的宰相张九龄被李林甫等排挤罢官,朝政日趋昏暗,王维的政治热情冷却下来,对政治抱着消极的态度。开元二十八年(740)后,他终南山构筑了别墅,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此诗即作于这个时期。

  《山居秋暝》作者介绍

  王维,唐代诗人。字摩诘。原籍祁(今属山西),其父迁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济西),遂为河东人。开元进士。累官至给事中。安禄山叛军陷长安时曾受职,乱平后,降为太子中允。后官至尚书右丞,故亦称王右丞。晚年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优游生活。诗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

  前期写过一些以边塞题材的诗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则为山水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兼通音乐,工书画。有《王右丞集》。

时间: 2024-11-06 18:56:40

山居秋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山居秋暝原文的相关文章

乌衣巷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乌衣巷原文

<乌衣巷>表达了诗人对物是人非,世事无常.沧海桑田无限感慨的思想感情.<乌衣巷>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代表作之一,是怀古组诗<金陵五题>中的第二首.此诗凭吊昔日南京秦淮河上的朱雀桥和南岸乌衣巷的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 <乌衣巷>原文 乌衣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乌衣巷>翻译 朱雀桥边一些野草开花,乌衣巷口唯有夕阳斜挂.当年王导.谢安檐下的燕子,如今已飞进

琵琶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琵琶行原文

<琵琶行>通过对琵琶女高超弹奏技艺和她不幸经历的描述,揭露了封建社会官僚腐败.民生凋敝.人才埋没等不合理现象,表达了诗人对琵琶女的深切同情,也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无辜被贬的愤懑之情. <琵琶行>原文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 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

独坐敬亭山表达了诗人什么的感情 独坐敬亭山原文

<独坐敬亭山>表达了诗人寂寞失落的愁绪,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与寂寞的感情.<独坐敬亭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诗,是诗人表现自己精神世界的佳作,此诗表面是写独游敬亭山的情趣,而其深含之意则是诗人生命历程中旷世的孤独感. <独坐敬亭山>原文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独坐敬亭山>翻译 群鸟高飞无影无踪,孤云独去自在悠闲.你看我,我看你,彼此之间两不相厌,只有我和眼前的敬亭山了. <独坐

次北固山下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次北固山下原文

<次北固山下>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次北固山下>是唐代诗人王湾的作品,此诗以准确精练的语言描写了冬末春初时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壮丽之景.全诗用笔自然,写景鲜明,情感真切,情景交融,风格壮美,极富韵致,历来广为传诵. <次北固山下>原文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次北固山下>翻译 孤单漂泊青山之外,独自行舟绿水之间. 潮

夜书所见的书是什么意思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的感情 夜书所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夜书所见>的"书"是动词,是"写"的意思.<夜书所见>的作者是叶绍翁,此诗是作者客居异乡时所作,表达了诗人思乡念亲.怀想故园的思想感情.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译文 萧萧秋风吹动着梧桐树的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的秋风吹来,不禁开始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忽然看见远处篱笆下的一点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赏析 诗中一.二两句写梧叶飘飞,寒声阵阵,秋风瑟瑟,江

月夜忆舍弟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月夜忆舍弟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月夜忆舍弟>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和国破家亡的痛苦之情. <月夜忆舍弟>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中写兄弟因战乱而离散,居无定处,杳无音信,生死未卜.正值白露时节,在戍楼鼓声和孤雁哀鸣的映衬之下,诗人对兄弟的忧虑和思念之情愈发显得深沉和浓烈. <月夜忆舍弟>原文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月夜忆舍弟>翻译 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边塞

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表达了诗人虽然前途不畅,也不忘报国的情怀."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句诗是出自<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作者是晚清时期的袭自珍,这句诗的意思是落花有情,就算花融入泥土,化作春泥了,也可以护花. <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原文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注释 ①浩荡离愁: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浩荡:无限. ②吟鞭:诗人的马鞭.东指:东方故里.天涯:

泊船瓜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泊船瓜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泊船瓜洲>通过对春天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思念家园的心情,表达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从字面上看,全诗流露着作者对家乡的怀念之情,其实在字里行间也寓着他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的强烈欲望.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赏析 诗的第一句表现出了小船行驶的速度之快,顷刻就到.诗的第二句描写了作者依恋的心情,作者对钟山的回望反映了诗人对钟山的依恋之深,暗示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 诗的第三句描绘出了江岸美丽的春色,寄托了诗人浩荡

和曾子翊授舒掾之作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和曾子翊授舒掾之作表达的感情

<和曾子翊授舒掾之作>表达了诗人对光阴易逝.岁月老去的唏嘘与叹惋.<和曾子翊授舒掾之作>的作者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王安石的代表作还有<泊船瓜洲>.<元日>.<登飞来峰>等等. <和曾子翊授舒掾之作> 王安石 [宋代] 皖城终岁静如山,府掾应从到日闲. 一水碧罗裁缭绕,万峰苍玉刻孱颜. 旧游笔墨苔今老,浪走尘沙鬓已斑. 揽辔羡君桥北路,春风枝上鸟关关. 王安石的介绍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