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秦论后三段翻译 过秦论后三段译文

  《过秦论》后三段翻译

  到始皇的时候,发展六世遗留下来的功业,以武力来统治各国,将东周,西周和各诸侯国统统消灭,登上皇帝的宝座来统治天下,用严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的百姓,威风震慑四海。秦始皇向南攻取百越的土地,把它划为桂林郡和象郡,百越的君主低着头,颈上捆着绳子(愿意服从投降),把性命交给司法官吏。秦始皇于是又命令蒙恬在北方修筑长城,守卫边境,使匈奴退却七百多里;胡人不敢向下到南边来放牧,勇士不敢拉弓射箭来报仇。秦始皇接着就废除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焚烧诸子百家的著作,来使百姓愚蠢;毁坏高大的城墙,杀掉英雄豪杰;收缴天下的兵器,集中在咸阳,销毁兵刃和箭头,冶炼它们铸造十二个铜人,以便削弱百姓的反抗力量。然后凭借华山为城墙,依据黄河为城池,凭借着高耸的华山,往下看着深不可测的黄河,认为这是险固的地方。好的将领手执强弩,守卫着要害的地方,可靠的官员和精锐的士卒,拿着锋利的兵器,盘问过往行人。天下已经安定,始皇心里自己认为这关中的险固地势、方圆千里的坚固的城防,是子子孙孙称帝称王直至万代的基业。

  始皇去世之后,他的余威(依然)震慑着边远地区。可是,陈涉不过是个破瓮做窗户、草绳做户枢的贫家子弟,是氓、隶一类的人,(后来)做了被迁谪戍边的卒子;才能不如普通人,并没有孔丘、墨翟那样的贤德,也不像陶朱、猗顿那样富有。(他)跻身于戍卒的队伍中,从田野间突然奋起发难,率领着疲惫无力的士兵,指挥着几百人的队伍,掉转头来进攻秦国,砍下树木作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天下豪杰像云一样聚集,回声似的应和他,许多人都背着粮食,如影随形地跟着。崤山以东的英雄豪杰于是一齐起事,消灭了秦的家族。

  况且那天下并没有缩小削弱,雍州的地势,崤山和函谷关的险固,是保持原来的样子。陈涉的地位,没有比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的国君更加尊贵;锄头木棍也不比钩戟长矛更锋利;那迁谪戍边的士兵也不能和九国部队抗衡;深谋远虑,行军用兵的方法,也比不上先前九国的武将谋臣。可是条件好者失败而条件差者成功,功业完全相反,为什么呢?假使拿东方诸侯国跟陈涉比一比长短大小,量一量权势力量,就更不能相提并论了。然而秦凭借着它的小小的地方,发展到兵车万乘的国势,管辖全国,使六国诸侯都来朝见,已经一百多年了;这之后把天下作为家业,用崤山、函谷关作为自己的内宫;陈涉一人起义国家就灭亡了,秦王子婴死在别人(项羽)手里,被天下人耻笑,这是为什么呢?就因为不施行仁政而使攻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啊。

时间: 2024-10-27 09:17:48

过秦论后三段翻译 过秦论后三段译文的相关文章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的翻译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翻译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的翻译是:灭掉秦国的正是秦国,不是天下的人.这句话出自唐代文学家杜牧的<阿房宫赋>.<阿房宫赋>运用了比喻.想像.夸张等手法,铺排.描写.议论等方式,通过对阿房宫兴建及毁灭的描写,为当时最高统治者提供了深刻的教训和警示,表现出一个正直文人忧国忧民.匡世济俗的情怀. <阿房宫赋>原文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

陈情表第三段翻译 陈情表第三段的翻译

陈情表第三段翻译:我俯伏思量晋朝是用孝道来治理天下的,凡是年老而德高的旧臣,尚且还受到怜悯养育,何况我的孤苦程度更为严重呢.况且我年轻的时候曾经做过蜀汉的官,担任过郎官职务,本来就希望做官显达,并不顾惜名声节操. 现在我是一个低贱的亡国俘虏,十分卑微浅陋,受到过分提拔,恩宠优厚,怎敢犹豫不决而有非分的企求呢?只是因为祖母刘氏寿命即将终了,气息微弱,生命垂危,早上不能想到晚上怎样.臣下我如果没有祖母,就没有今天的样子;祖母如果没有我的照料,也无法度过她的余生.我们祖孙二人,互相依靠而维持生命,因此

指南录后序 翻译 《指南录后序》原文及翻译

<指南录后序>翻译 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我受任右丞相兼枢密使,统率全国各路兵马.当时元兵已经逼近都城北门外,已经来不及交战.防守和转移了.满朝官员都会集在左丞相吴坚家里,不知道接下来怎么办.适逢双方使者的车辆往来频繁,元军邀约宋朝主持国事的人前去相见,大家认为我去一趟就可以解除祸患.国事到了这种地步,我不能顾惜自己了;估计元方也许可以用言词打动.当初,使者奉命往来,并没有被扣留在北方的,我就更想察看一下元方的虚实,回来谋求救国的计策.于是,辞去右丞相职位,第二天,以资政殿学士的身份前往. 刚到

饮湖上初晴后雨翻译及原文 饮湖上初晴后雨翻译和原文

<饮湖上初晴后雨>翻译 其一 早晨迎客之时,晨曦渐渐地染红了群山:傍晚下了阵雨,客人不胜酒力渐入醉乡. 这种雨中之意可惜醉酒的友人没能领会,美丽的雨景应酌酒和"水仙王"一同欣赏. 其二 天清气朗时的西湖,水光盈盈波光楚楚:细雨迷濛中的西湖,山色空灵似有似无. 如果把这美丽的西湖比作绝代佳人西施,那么无论浓妆还是淡抹都令人倾倒折服. <饮湖上初晴后雨>原文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 宋·苏轼 其一 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 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 其二

饮湖上初晴后雨翻译及注释 饮湖上初晴后雨翻译和注释

<饮湖上初晴后雨>翻译 其一 早晨迎客之时,晨曦渐渐地染红了群山:傍晚下了阵雨,客人不胜酒力渐入醉乡. 这种雨中之意可惜醉酒的友人没能领会,美丽的雨景应酌酒和"水仙王"一同欣赏. 其二 天清气朗时的西湖,水光盈盈波光楚楚:细雨迷濛中的西湖,山色空灵似有似无. 如果把这美丽的西湖比作绝代佳人西施,那么无论浓妆还是淡抹都令人倾倒折服. <饮湖上初晴后雨>注释 1.饮湖上:在西湖的船上饮酒. 2.朝曦:早晨的阳光. 3.水仙王:宋代西湖旁有水仙王庙,祭祀钱塘龙君,故称

饮湖上初晴后雨翻译及赏析 饮湖上初晴后雨翻译和赏析

<饮湖上初晴后雨>翻译 其一 早晨迎客之时,晨曦渐渐地染红了群山:傍晚下了阵雨,客人不胜酒力渐入醉乡. 这种雨中之意可惜醉酒的友人没能领会,美丽的雨景应酌酒和"水仙王"一同欣赏. 其二 天清气朗时的西湖,水光盈盈波光楚楚:细雨迷濛中的西湖,山色空灵似有似无. 如果把这美丽的西湖比作绝代佳人西施,那么无论浓妆还是淡抹都令人倾倒折服. <饮湖上初晴后雨>赏析 这组诗共二首,但许多选本只看中第二首,因而第一首鲜为人知.其实这两首诗是一个整体.第二首虽好,却是第一首的注

过秦论后三段原文 过秦论的简介

<过秦论>后三段原文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

秦以攻取之外翻译 秦以攻取之外意思

秦以攻取之外翻译:秦国除用战争的方法取得土地之外(还得到诸侯的割地贿赂).该句出自苏洵的政论文代表作品<六国论>.<六国论>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借古讽今",抨击宋王朝对辽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六国论>原文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翻译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意思

翻译:把秦国由受贿赂得到的土地与战胜而得到的土地比较,实际上有一百倍.其实:它的实际数目.该句出自苏洵所作的<六国论>,<六国论>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借古讽今",抨击宋王朝对辽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六国论>原文 六国论 宋·苏洵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