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指南针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北宋末南宋初,约1180年左右,中国的指南针(罗盘)通过阿拉伯商人传入欧洲,在十四世纪时,指南针已被欧洲普遍使用。指南针的使用,为造船和航海事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动力和保障,为欧洲人开辟新航路,打开世界市场,进行殖民扩张提供了条件。
指南针,古代叫司南,主要组成部分是一根装在轴上的磁针,磁针在天然地磁场的作用下可以自由转动并保持在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上,磁针的南极指向地理南极(磁场北极),利用这一性能可以辨别方向。
指南针常用于航海、大地测量、旅行及军事等方面。物理上指示方向的指南针的发明有三类部件,分别是司南、罗盘和磁针,均属于中国的发明。据《古矿录》记载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的磁山一带。
指南针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磁石磁性认识的结果。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的发明对人类的科学技术和文明的发展,起了无可估量的作用。
大约在十二世纪末十三世纪初的时候,指南针先传播到了阿拉伯,然后才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它的出现在欧洲的地理大发现、航海活动中发挥了非常重要作用。
随着时间的流逝及科技的发展,现在的指南针和过去的指南针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比如说现代就拥有电子指南针,这种指南针是可以应用在手机上的软件,使用起来十分方便。
时间: 2024-11-08 21: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