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冮月.夜行黄沙道古诗诗意

  诗意:明亮的月光惊醒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半夜里清风送来了远处的阵阵蝉鸣声。田野里飘散着稻花的清香,青蛙在歌唱着丰收的年景。稀疏的星光闪烁在天边,点点细雨洒落在山前。我想过溪避雨,转个弯到小桥上忽然看见,那熟悉的旧时茅店就在土地庙旁丛林边。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原文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南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注释

  1、西江月: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又名“白蘋香”“步虚词”“晚香时候”“玉炉三涧雪”“江月令”。双调五十字,平仄两协。后阕字句作法与前阕相同。

  2、黄沙道:指的是从江西省上饶县黄沙岭乡黄沙村的茅店到大屋村的黄沙岭之间约20公里的乡村道路,南宋时是一条直通上饶古城的比较繁华的官道,东到上饶,西通铅山。

  3、“明月”句:意思是明亮的月光惊醒了睡在树枝上的喜鹊。别枝:斜枝。

  4、鸣蝉:蝉叫声。

  5、听取:听。取,助词,表动态。

  6、旧时:往日。茅店:屋顶盖着茅草的小客店。茅,一作“茆”。社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社,土地神庙。古时,村有社树,为祀神处,故曰社林。

  7、忽见:忽然出现。见,同“现”,显现,出现。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赏析

  此词作于作者贬官闲居江西之时,着意描写黄沙岭的夜景:明月清风,疏星稀雨,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词中围绕着夜行的特点,展现出夏夜乡村田野的幽美景色及作者对丰收年景的由衷喜悦。全词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抒写夏夜的山村田园风光,情景交融,幽美如画,恬静自然,生动逼真,是宋词中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佳作。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创作背景

  这是辛弃疾中年时代经过江西上饶黄沙岭道时写的一首词。辛弃疾在南宋做到封疆大吏,但他英伟磊落的议论和果断干练的作风,特别是力主抗战收复失地的政治主张,却遭到同僚的嫉恨和最高统治阶层的打击。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因受奸臣排挤,被免罢官,回到上饶带湖家居,并在此生活了近十五年,过着投闲置散的退隐生活。在此期间,他虽也有过短暂的出仕经历,但以在上饶居住为多。

  黄沙岭在上饶县西四十里,岭高约十五丈,深而敞豁,可容百人。下有两泉,水自石中流出,可溉田十余亩。这一带不仅风景优美,也是农田水利较好的地区。辛弃疾在上饶期间,经常来此游览,他描写这一带风景的词,现存约五首,即:《生查子·独游西岩》二首、《浣溪沙·黄沙岭》一首、《鹧鸪天·黄沙道中即事》一首,以及这首《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作者介绍

  辛弃疾,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坚决主张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显示其卓越军事才能与爱国热忱。但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于江西上饶、铅山一带。韩侂胄当政时一度起用,不久病卒。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时间: 2024-12-16 03:13:04

西冮月.夜行黄沙道古诗诗意的相关文章

江南的古诗诗意 古诗江南的译文

江南又到了适宜采莲的季节了,莲叶浮出水面,迎风招展.在茂密如盖的荷叶下面,鱼儿也在不停的嬉戏玩耍.一会儿在这儿,一会儿又忽然游到了那儿,说不清究竟是在东边,还是在西边,还是在南边,还是在北边. <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赏析 诗的前两句描写了荷叶的样子,表达出了作者心里的无限喜悦,因而禁不住发出热烈的赞美.第三句则是承接前两句,写了水中的情景,将鱼儿在水中的神态描写得十分传神.后面四句基本上是第三句的重复,运用了比兴.双关

暮江吟古诗诗意的意思 暮江吟这首古诗的意思

<暮江吟>古诗的意思:快要落山的夕阳,霞光柔和的铺在江水上,江面上一半碧绿,一半艳红.最可爱的景色是那九月初三之夜,露珠像一颗颗珍珠一般,朗朗新月形如弯弓.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创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是公元822年创作的,是白居易在赴杭州任刺史的途中所写的.当时的朝廷政治十分昏暗,牛李党竞争激烈,诗人品尽了朝官的滋味,因此自求外任.白居易离开朝廷之后感到十分的轻松与惬意,便创作了这首诗表达自己当时的心情. 赏析

元日古诗的意思翻译 元日古诗诗意

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元日这首古诗是北宋著名的诗人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是诗人王安石初拜相而开始推行新政变法时所作,因此这首诗也寄托着诗人对于变法成功的强烈期盼与喜悦之情.元日这首诗主要描写的是新年期间,爆竹声不断,千家万户都忙着贴新的春联的热闹情景. <元日> 作者: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首诗

古郎月行古诗的意思 古郎月行古诗的意思是什么

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它称为白玉盘.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青云之上.月中的仙人是垂着双脚吗?月中的桂树为什么长得圆圆的?白兔捣成的仙药,到底是给谁吃的呢?蟾蜍把圆月啃食得残缺不全,皎洁的月儿因此晦暗不明.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天上人间免却灾难清明安宁.月亮已经沦没而迷惑不清,没有什么可看的不如远远走开吧.心怀忧虑啊又何忍一走了之,凄惨悲伤让我肝肠寸断.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乐府诗,原文为: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梅花王安石赏析 梅花宋王安石古诗诗意

赏析:此诗前两句写墙角梅花不惧严寒,傲然独放;后两句写梅花的幽香,以梅拟人,凌寒独开,喻典品格高贵,暗香沁人,象征其才气谯溢.亦是以梅花的坚强和高洁品格喻示那些像诗人一样,处于艰难环境中依然能坚持操守.主张正义的人. 作品全文 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译文: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赏析 此诗语言朴素,对梅花的形象也不多做描绘,却自有深致,耐人寻味.他的<北陂杏花>对杏花花.影俱妖娆的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古诗诗意 闻官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古诗意思

剑门关外忽然传来官军收蓟北的消息,刚刚听到时泪水洒满了衣裳.回头看妻子和孩子哪还有一点的忧伤,胡乱地卷起诗书欣喜若狂.日头照耀放声高歌痛饮美酒,趁着明媚春光与妻儿一同返回家乡.心想着就从巴峡穿过巫峡,经过了襄阳后又直奔洛阳.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赏析 诗的首句恰切地表现了捷报的突然,惊喜的洪流,一下子冲开了郁积已久的情感闸门,令诗人心中涛翻浪涌.&

蝉古诗诗意 蝉古诗诗意是什么

<蝉>是一首咏物诗,咏物中尤多寄托,具有浓郁的象征性.句句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释,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诗的关键是把握住了蝉的某些别有意味的具体特征,从中找到了艺术上的契合点. 此诗原文为: 蝉 唐代: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这首诗的意思是: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连续不断地鸣叫声从稀疏的梧桐树枝间传出.蝉正是因为在高处它的声音才能传得远,并非是凭借秋风的力量. 实际上,这首诗包含着诗人

雪梅 卢铖翻译 雪梅古诗诗意及赏析

<雪梅>的翻译:梅花和雪花在春日里互相争艳,谁也不肯服输.文人骚客们难以评议梅与雪的高下,只得搁下笔,好好思量.梅花比起雪花,须逊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雪梅>的作者是宋代诗人卢钺. <雪梅>的原诗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雪梅>的作者 <雪梅>的作者是卢钺.卢钺是宋朝末年人,具体生卒年.生平事迹不详.卢钺自号为梅坡,又叫卢梅坡.卢梅坡以两首<雪梅>流芳百世. <雪梅

长相思清纳兰性德的古诗 长相思纳兰性德的古诗诗意

<长相思·山一程>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译文:翻过一座座山,越过一倒倒水,我随同护驾的千军万马,浩浩荡荡地向山海关进发.天黑了,营帐中燃起了盏盏灯火,壮丽辉煌.夜深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营帐外忽然风雪交加,阵阵风雪声搅得人无法入眠.同样的寒夜风雪之声,却觉得和家乡截然不同. 纳兰性德(1655-1685),字容若,满族正黄旗人,是明珠的长子.本词写于康熙二十一(1682)年,时值伴随康熙帝出山海关,祭祀长白山.当时纳兰性德年仅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