鹬蚌相争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鹬蚌相争文言文翻译和注释

  鹬蚌相争文言文翻译:赵国将要出战燕国,苏代为燕国对惠王说:今天我来,路过了易水,看见一只河蚌正从水里出来晒太阳,一只鹬飞来啄它的肉,河蚌马上闭拢,夹住了鹬的嘴。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会干涸而死。’河蚌也对鹬说:‘今天你的嘴不取,明天你的嘴不取,就会饿死你。’两个不肯互相放弃,结果一个渔夫把它们俩一起捉走了。

  现在赵国将要攻打燕国,燕赵如果长期相持不下,老百姓就会疲惫不堪,我担心强大的秦国就要成为那不劳而获的渔翁了。所以我希望大王认真考虑出兵之事。

  赵惠文王说:“好吧。”于是停止出兵攻打燕国。

  注释:

  1、方:刚刚。

  2、蚌(bàng):贝类,软体动物有两个椭圆形介壳,可以开闭。

  3、曝(pù):晒太阳。

  4、支:抵触,即相持、对峙。

  5、鹬(yù):一种水鸟,羽毛呈茶褐色,嘴和腿都细长,常在浅水边或水田中捕食小鱼、昆虫、河蚌等。

  6、箝:通假字,同“钳”,把东西夹住的意思。

  7、喙(huì):嘴,专指鸟兽的嘴,在这里指的是鹬的嘴。

  8、雨:这里用作动词,下雨。

  9、即:就,将会。

  10、谓:对……说。

  11、出:指鹬的喙被夹住后拔不出。

  12、舍:放弃。

  13、相舍:互相放弃。

  14、并:一起,一齐,一同。

  15、禽:同“擒”,捕捉,抓住。

  《鹬蚌相争》原文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夫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鹬蚌相争》赏析

  《鹬蚌相争》讲的是鹬与蚌相互钳制,互不相让,却让渔人从中获利的故事,告诫人们做事要权衡得失,不要只想着对自己有利的一面,要相互谦让,退一步海阔天空,一味地相互钳制往往顾此失彼,让他人钻空子。做人要学会忍让,否则两败俱伤只能让第三方得利。

  在各种纷乱复杂的矛盾斗争中,如果对立的双方争持不下,结果会两败俱伤,使第三者坐收渔利。

  《鹬蚌相争》创作背景

  《鹬蚌相争》出自西汉刘向编订的国别体史书《战国策》,原作者不明,一般认为非一人之作。资料年代大部分出于战国时代,包括策士的著作和史料的记载。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结构发生巨变,最有代表性的是作为传统思想文化的继承者和新兴社会思想的代表者的士人阶层的崛起。思想和文化方面也产生了剧烈的动荡,宗法制解体,世卿世禄的世袭社会向俸禄制的官僚社会过渡。

  各诸侯国君和贵族们也都希望自己或立为霸主,或成就功名。各国在政治军事外交上或合纵,或连横,明争暗斗,一直不断地反复地进行斗争。

  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军事科学和战略思想,外交战略和策略方针应运而生,而设计或运作这些思想和策略的合纵连横的游说之士登上了历史舞台,左右了战国中后期的各诸侯国间的政治、军事、外交。

  这些游说之士抓住历史机遇和主君的心理进行各种游说,他们的说辞普遍具有注重饰词,喜好激扬,崇尚铺张的特点。目的是要破坏各诸侯国间的均势,摧毁原有的社会秩序,成就自己的理想或事业。

  各家各派讲学兴盛,纷纷著书立说、议论政治、阐述哲理,各家之间也相互批判辩论,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这种氛围也成为了谋臣策士进行游说的一大助力。

  《战国策》的原稿或者说原始资料很可能就是这些游说的个人或团体使用的教材或讲稿,内容就是如何在特定的条件下,甚至在对象顽固坚持己见的情况下,说服他们接受自己的意见。

  《鹬蚌相争》作者介绍

  刘向,原名刘更生,字子政,沛郡丰邑(今江苏省徐州市)人。汉朝宗室大臣、文学家,楚元王刘交(汉高祖刘邦异母弟)之玄孙,阳城侯刘德之子,经学家刘歆之父,中国目录学鼻祖。

  曾奉命领校秘书,所撰《别录》,是我国最早的图书公类目录。今存《新序》《说苑》《列女传》《战国策》《五经通义》。编订《楚辞》,联合儿子刘歆共同编订《山海经》。

  散文主要是奏疏和校雠古书的“叙录”,较有名的有《谏营昌陵疏》和《战国策·叙录》,叙事简约,理论畅达、舒缓平易为主要特色,作品收录于《刘子政集》。

时间: 2024-09-01 10:43:51

鹬蚌相争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鹬蚌相争文言文翻译和注释的相关文章

孟子三章文言文翻译 孟子三章文言文翻译简短

<孟子三章>文言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翻译: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不如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式. 作品原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l

鹬蚌相争的文言文翻译和寓意 鹬蚌相争的文言文翻译和寓意是什么

<鹬蚌相争>原文翻译:以前,赵国准备攻打燕国,这时苏代为燕国对惠王说:"今天我来,路过了易水,突然看见一只河蚌正从水里出来晒太阳,而这时有一只鹬飞来啄它的肉,河蚌立马闭拢,夹住了鹬的嘴.鹬说:"今日不下雨,明日不下雨,迟早干死."河蚌也对鹬说:"今天你的嘴出不去,明天你的嘴出不去,就会饿死你."两个不肯互相放弃,结果一个渔夫把它们俩一起捉走了. 现在赵国将要攻打燕国,燕赵如果长期相持不下,老百姓就会疲惫不堪,我担心强大的秦国就要成为那不劳而获的

破釜沉舟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破釜沉舟文言文翻译及原文

<破釜沉舟>文言文翻译:项羽诛杀了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扬诸侯.他首先派遣当阳君.蒲将军率领二万人渡过漳河,援救钜鹿.战争只有一些小的胜利,陈余又来请求增援.项羽就率领全部军队渡过漳河,把船只全部弄沉,把锅碗全部砸破,把军营全部烧毁,只带上三天的干粮,以此向士卒表示一定要决死战斗,毫无退还之心. 部队抵达前线,就包围了王离,与秦军遭遇,交战多次,阻断了秦军所筑甬道,大败秦军,杀了苏角,俘虏了王离.涉间拒不降楚,自尽而死.这时,楚军强大居诸侯之首,前来援救钜鹿的诸侯各军筑有十几座营垒,没有一个敢

孔雀爱尾文言文翻译 孔雀爱尾文言文翻译注释

<孔雀爱尾>文言文翻译:雄孔雀的尾巴金黄,翠绿,绝非画家们用彩笔能够描绘得出来的.(雄孔雀)生性本来善妒,虽然驯养了很久,但看见小孩穿着华丽的衣服,一定会追上去啄他们.在山里休息的时候,首先要选择好地方来安放尾巴,然后才安置自己的身体.天下大雨,淋湿了尾巴,捕鸟的人将要到来的时候,它还在珍惜顾盼自己的尾巴,而不再飞腾起来,最终被捕鸟人抓住了. <孔雀爱尾>原文 孔雀雄者毛尾金翠,殊非设色者仿佛也.性故妒,虽驯久,见童男女着锦绮,必趁啄之.山栖时,先择处贮尾,然后置身.天雨尾湿,罗者

张咏劝学文言文翻译 张咏劝学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张咏劝学>文言文翻译:张咏在成都的时候,听到寇准当了宰相,便对他下边的官员说:"寇准虽然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但可惜在学问上还有欠缺."后来寇准罢相,出知陕州,适逢张咏从此路过,受到寇准的盛情招待.当张咏将要离开时,寇准亲自送他到郊外,问道:"您有什么临别赠言呢?"张咏慢慢地说:"<霍光传>不可不读啊."寇准听了,一时没有弄清张咏的用意,回家后取出<汉书·霍光传>来读,读到"不学无术"的话时

自相矛盾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自相矛盾文言文的翻译及注释

自相矛盾文言文翻译: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夸他的盾说:"我的盾最坚固,没有什么东西能够刺穿它."又夸他的矛说:"我的矛最锐利,没有什么东西刺不穿的."有人说:"拿你的矛来刺你的盾,会怎么样呢?"卖矛和盾的人就无法回答了.众人都嘲笑他.不能被刺穿的盾和没有什么刺不穿的矛,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 自相矛盾的注释 鬻:卖. 誉:称赞,夸赞. 坚:坚固. 陷:刺穿,攻破. 厉:锐利. 何如:会怎么样呢? 弗:不. 自相矛盾原文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

自相矛盾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自相矛盾文言文翻译和注释

自相矛盾文言文的翻译 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夸他的盾说:"我的盾最坚固,没有什么东西能够刺穿它."又夸他的矛说:"我的矛最锐利,没有什么东西刺不穿的."有人说:"拿你的矛来刺你的盾,会怎么样呢?"卖矛和盾的人就无法回答了.众人都嘲笑他.不能被刺穿的盾和没有什么刺不穿的矛,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 自相矛盾的注释 鬻:卖. 誉:称赞,夸赞. 坚:坚固. 陷:刺穿,攻破. 厉:锐利. 何如:会怎么样呢? 弗:不. 自相矛盾原文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

郑人买履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郑人买履文言文全文翻译

<郑人买履>文言文翻译:有一个想要买鞋的郑国人,他先量好自己脚的尺码,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放在他的座位上.等到了集市,他忘了带量好的尺码.他已经挑好了鞋子,才说:"我忘记带量好的尺码了."于是返回家去取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他最终没有买到鞋.有人问:"为什么不用你的脚去试试鞋的大小呢?"他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作品原文: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

东施效颦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东施效颦文言文翻译及注释及启示

<东施效颦>的文言文翻译:从前西施心口疼痛而皱着眉头在邻里间行走,邻里的一个丑女人看见了认为皱着眉头很美,回去后也在邻里间捂着胸口皱着眉头.邻里的有钱人看见了,紧闭家门而不出:贫穷的人看见了,带着妻儿子女远远地跑开了.那个丑女人只知道皱着眉头好看,却不知道皱着眉头好看的原因. 东施,传说为春秋时期越国美女西施的邻居.西施,本名施夷光,越国美女,一般称其为西施.春秋末期出生于浙江诸暨苎萝村.天生丽质,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 <东施效颦>出自<庄子·天运>.<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