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序的作者是谁 兰亭序原文

  《兰亭序》作者是王羲之。扩展:王羲之,字逸少,东晋时期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王羲之为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

《兰亭序》原文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兰亭序》译文

  永和九年,正值癸丑,暮春三月上旬的巳日,我们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集会,举行禊饮之事。此地德高望重者无不到会,老少济济一堂。兰亭这地方有崇山峻岭环抱,林木繁茂,竹篁幽密。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如同青罗带一般映衬在左右,引溪水为曲水流觞,列坐其侧,即使没有管弦合奏的盛况,只是饮酒赋诗,也足以令人畅叙胸怀。这一天,晴明爽朗,和风习习,仰首可以观览浩大的宇宙,俯身可以考察众多的物类,纵目游赏,胸襟大开,极尽耳目视听的欢娱,真可以说是人生的一大乐事。

  人们彼此亲近交往,俯仰之间便度过了一生。有的人喜欢反躬内省,满足于一室之内的晤谈;有的人则寄托于外物,生活狂放不羁。虽然他们或内或外的取舍千差万别,好静好动的性格各不相同,但当他们遇到可喜的事情,得意于一时,感到欣然自足时,竟然都会忘记衰老即将要到来之事。等到对已获取的东西发生厌倦,情事变迁,又不免会引发无限的感慨。以往所得到的欢欣,很快就成为历史的陈迹,人们对此尚且不能不为之感念伤怀,更何况人的一生长短取决于造化,而终究要归结于穷尽呢!古人说:"死生是件大事。"这怎么能不让人痛心啊!

  每当看到前人所发的感慨,其缘由竟像一张符契那样一致,总难免要在前人的文章面前嗟叹一番,不过心里却弄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我当然知道把死和生混为一谈是虚诞的,把长寿与夭亡等量齐观是荒谬的,后人看待今人,也就像今人看待前人,这正是事情的可悲之处。所以我要列出到会者的姓名,录下他们所作的诗篇。尽管时代有别,行事各异,但触发人们情怀的动因,无疑会是相通的。后人阅读这些诗篇,恐怕也会由此引发同样的感慨吧。

《兰亭序》注释

  永和:东晋皇帝司马聃(晋穆帝)的年号,从公元345—356年共12年。永和九年上巳节,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41人。举行禊礼,饮酒赋诗,事后将作品结为一集,由王羲之写了这篇序总述其事。

  暮春:阴历三月。暮,晚。

  会:集会。

  会稽(kuài jī):郡名,今浙江绍兴。

  山阴:今绍兴越城区。

  修禊(xì)事也:(为了做)禊礼这件事。古代习俗,于阴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以后定为三月三日),人们群聚于水滨嬉戏洗濯,以祓除不祥和求福。实际上这是古人的一种游春活动。

  群贤:诸多贤士能人。指谢安等三十二位社会的名流。贤:形容词做名词。

  毕至:全到。毕,全、都。

  少长:如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王徽之是少;谢安、王羲之等是长。

  咸:都。

  崇山峻岭:高峻的山岭。

  修竹:高高的竹子。修,高高的样子。

  激湍:流势很急的水。

  映带左右:辉映点缀在亭子的周围。映带,映衬、围绕。

  流觞(shāng)曲(qū)水:用漆制的酒杯盛酒,放入弯曲的水道中任其飘流,杯停在某人面前,某人就引杯饮酒。这是古人一种劝酒取乐的方式。流,使动用法。曲水,引水环曲为渠,以流酒杯。

  列坐其次:列坐在曲水之旁。列坐,排列而坐。次,旁边,水边。

  丝竹管弦之盛:演奏音乐的盛况。盛,盛大。

  一觞一咏:喝着酒作着诗。

  幽情:深远或高雅的情思。

  是日也:这一天。

  惠风:和风。

  和畅,缓和。

  品类之盛:万物的繁多。品类,指自然界的万物。

  所以:用来。

  骋:使······奔驰。

  极:穷尽。

  信:实在。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人与人相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夫,句首发语词,不译。相与,相处、相交往。俯仰,表示时间的短暂。

  取诸:取之于,从······中取得。

  悟言:面对面的交谈。悟,通“晤”,指心领神会的妙悟之言。

  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放纵无羁的生活。因,依、随着。寄,寄托。所托,所爱好的事物。放浪,放纵、无拘束。形骸,身体、形体。

  趣(qū)舍万殊:各有各的爱好。趣舍,即取舍,爱好。趣,同“取”。万殊,千差万别。

  静躁:安静与躁动。

  暂:短暂,一时。

  快然自足:感到高兴和满足。然,······的样子。

  不知老之将至:(竟)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

  所之既倦:(对于)所喜爱或得到的事物已经厌倦。之,往、到达。

  情随事迁: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迁,变化。

  感慨系之:感慨随着产生。系,附着。

  向:过去、以前。

  陈迹:旧迹。

  以之兴怀:因它而引起心中的感触。以,因。之,指“向之所欣……以为陈迹”。兴,发生、引起。

  修短随化:寿命长短听凭造化。化,自然。

  期:至,及。

  死生亦大矣:死生是一件大事啊。语出《庄子·德充符》。

  契:符契,古代的一种信物。在符契上刻上字,剖而为二,各执一半,作为凭证。

  临文嗟(jiē)悼:读古人文章时叹息哀伤。临,面对。

  喻:明白。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固,本来、当然。一,把……看作一样;齐,把……看作相等,都用作动词。虚诞,虚妄荒诞的话。彭,彭祖,古代传说中的长寿之人。殇,未成年死去的人。妄作,妄造、胡说。一生死,齐彭殇,都是庄子的看法。出自《齐物论》。

  列叙时人:一个一个记下当时与会的人。

  录其所述:录下他们作的诗。

  其致一也:人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

  后之览者:后世的读者。

  斯文:这次集会的诗文。

《兰亭序》赏析

  本文是一篇书序。文章先序兰亭修楔事,因修禊而“群贤毕至”,实际上是说明做诗的缘由;有用“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描写了作诗时的情景,指明了《兰亭集》是一部游宴诗集,有众多的作者,诗是即席之作;结尾以“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说明成书的经过,又以“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指出本书的意义。同时,作者善于借题发挥,从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动谈到了他的生死观,并以此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使全篇在立意上显得不同凡响。

  先点明聚会的时间、地点、缘由,后介绍与会的人数之多,范围之广,“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接着写兰亭周围优美的环境。先写高远处:“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再写近低处“清流激湍”;然后总写一笔:“映带左右”。用语简洁。富有诗情画意。在写景的基础上,由此顺笔引出临流赋诗,点出盛会的内容为“一觞一咏”,“畅叙幽情”,“虽无丝竹管弦之盛”,这是反面衬托之笔,以加张表达赏心悦目之情。最后指出盛会之日正逢爽心恰人的天时,“天朗气清”为下文的“仰观”、“俯察”提供了有利条件;“惠风和畅”又与“暮春之初”相呼应。此时此地良辰美景,使“仰观”、“俯察”,“游目骋怀”、“视听之娱”完全可以摆脱世俗的苦恼,尽情地享受自然美景,抒发自己的胸臆。至此,作者把与会者的感受归结到“乐”字上面。笔势疏朗简净,毫无斧凿痕迹。

  文章第二段,阐明作者对人生的看法,感慨人生短暂,盛事不常,紧承上文的“乐”字,引发出种种感慨。

  先用两个“或”字,从正反对比分别评说“人之相与,俯仰一世”的两种不同的具体表现,一是“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一是“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然后指出这两种表现尽管不同,但心情却是一样的。那就是“当其欣于所遇”时,都会“快然自足”,却“不知老之将至”。这种感受,正是针对正文“游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的聚会之乐而发,侧重写出乐而忘悲。接着由“欣于几所遇”的乐引出“情随事迁”的优,写出乐而生忧,发出“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慨叹、文章至此,推进到生死的大问题。最后引用《庄子·德充符》中的“死生亦大矣”来总结全段,道出了作者心中的“痛”之所在。

  最后一段说明作序的缘由。

文章紧承上文“死生亦大矣”感发议论,从亲身感受谈起,指出每每发现“昔人兴感之由”和自己的兴感之由完全一样,所以“未尝不临文嗟悼”,可是又说不清其中原因。接着把笔锋转向了对老庄关于“一生死”,“齐彭殇”论调的批判,认为那完全是“虚诞”和“妄作”。作者能与时风为悖。对老庄这种思想的大胆否定,是难能可贵的,然后作者从由古到今的事实中做了进一步的推断:“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基于这种认识,所以才“列叙时人,录其所述”,留于后人去阅读。尽管将来“事殊事异”,但“所以兴怀。其一致也”。

  《兰亭序》创作背景

  公元353年(晋穆帝永和九年)农历三月初三,王羲之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与名流高士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举行风雅集会。与会者临流赋诗,各抒怀抱,抄录成集,大家公推此次聚会的召集人,德高望重的王羲之写一序文,记录这次雅集,即《兰亭集序》。

时间: 2024-12-10 07:10:31

兰亭序的作者是谁 兰亭序原文的相关文章

兰亭序作者是谁 兰亭序作者是谁什么字体

兰亭序作者是王羲之.永和九年暮春之初,一群文人墨客相聚在兰亭吟诗作赋,此地茂林修竹,群贤毕至,流觞曲水,映带左右.王羲之欣然命笔,写下兰亭序,后人称之为"天下第一行书".如今其真迹已不知所踪,但传世的摹本仍然能够看出王羲之笔致圆润,外柔内刚,骨力遒劲. 扩展资料: 1.现在传世的<兰亭序>有三个摹本,分别是<虞摹兰亭序>.<褚摹兰亭序>.<冯摹兰亭序>.分别是虞世南.褚遂良.冯承素所作.据说,他们的临摹水平之高,非常接近真作.于是,后人争

王羲之兰亭序书法赏析 王羲之兰亭序书法赏析是什么

王羲之<兰亭序>书法赏析:<兰亭序>是王羲之47岁时的书作,记述的是王羲之和友人雅士会聚兰亭的盛游之事.全篇写的从容娴和,气盛神凝.被后世学书者尊崇为"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共计三百二十七个字,逸笔天成,而且变化结构.转换笔法,匠心独运而又不毫无安排造作的痕迹.这样的基于资质超群,功臣力深厚的作品,被评"为天下第一行书",确实是当之无愧的. <兰亭序>全文28行.324字,通篇遒媚飘逸,字字精妙,点画犹如舞蹈,有如

路漫漫其修远兮的作者 《离骚》原文(节选)

路漫漫其修远兮的作者是屈原,此诗句出自<离骚>.意思是说:在追寻真理(真知)方面,前方的道路还很漫长.<离骚>是中国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创作的诗篇,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此诗以诗人自述身世.遭遇.心志为中心.运用美人香草的比喻.大量的神话传说和丰富的想象,形成绚烂的文采和宏伟的结构,表现出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并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骚体"诗歌形式,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离骚>原文(节选) 女嬃之婵媛兮,申申其詈予曰: 鮌婞直以亡身兮,终然殀乎羽之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此诗句的作者是谁 蜀相原文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的作者是杜甫.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自杜甫所作的<蜀相>,此诗借游览古迹,表达了诗人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大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称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 <蜀相>原文 蜀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蜀相>翻译 诸葛丞相的祠堂去哪里寻找?锦官城外

零落成泥碾作尘出自什么作者是谁 零落成泥碾作尘出自哪里

零落成泥碾作尘,出自<卜算子咏梅>,作者是陆游. 原文: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译文: 驿站外断桥旁.梅花寂寞地开放.孤孤单单.无人来欣赏.黄昏里独处已够愁苦.又遭到风吹雨打而飘落四方.它花开在百花之首.却无心同百花争享春光,只任凭百花去总妒.即使花片飘落被碾作尘泥,也依然有永久的芬芳留在人间. <卜算子·咏梅>是一首咏梅词,上片集中写了梅花的困难处境,下片写梅花的灵魂及生死观.词人以物喻人,托物

鸲鹆噪虎文言文翻译 鸲鹆噪虎文言文的翻译

有座叫女几的山,喜鹊在这里筑巢,一天,老虎从树林出来,喜鹊大叫,八哥鸟听到,也跟着大叫,乌鸦问:"老虎是地上的动物,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对它大叫?"喜鹊说:"它一吼会产生风,我们怕风把窝从树上吹下来,才大叫."又问八哥鸟,八哥鸟无法回答.乌鸦笑道:"喜鹊巢在树上怕风:你们住在树洞,怎么也跟着乱叫呢?" <鸲鹆噪虎>这篇文章出自<郁离子>第二卷中第五则故事,作者是刘伯温.原文为:女几之山,乾鹊所巢,有虎出于朴蔌,鹊集而噪之.鸲

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的意思的修辞手法 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的意思运用了什么的修辞手法

"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的意思是:当你进入到崇山峻岭的圈子里以后,你刚攀过一座山,另一座山立刻将你阻拦,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出自<松源晨炊漆公店>,作者是杨万里,原文:"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杨万里简介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

青山烟雨客 似是故人来 南风知我意 吹梦到西洲的意思 南风知我意

意思是:一位好像是熟人穿着一身青衫从飘缈细雨中走过来.阵阵南风吹过来好像知道我的心意,把我的梦想送到了西洲.<西洲曲>是南朝乐府民歌名,最早著录于徐陵所编<玉台新咏>,具体作者不详.<玉台新咏>中认为作者为江淹,明清人编写的古诗选本里,又作"晋辞",<古诗源>认为其作者是梁武帝萧衍.       原文: 西洲曲 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兰亭集序的作者 兰亭集序原文

兰亭集序的作者是王羲之.<兰亭集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序>.<临河序>.<禊序>和<禊贴>.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位军政高官,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会上各人做诗,王羲之为诗写的序文手稿.<兰亭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对于生死无常的感慨. <兰亭集序>原文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