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母亲课文原文 怀念母亲的文段

  《怀念母亲》的课文原文:我一生有两个母亲,一个是生我的那个母亲,一个是我的祖国母亲。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

  我六岁离开我的生母,到城里去住。中间曾回故乡两次,都是奔丧,只在母亲身边待了几天,仍然回到城里。在我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母亲弃养,只活了四十多岁。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

  后来我到德国留学,住在一座叫哥廷根的孤寂的小城,不知道为什么,母亲频来入梦。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

  为了说明当时的感情,我从初到哥廷根的日记中摘抄几段:

  1935年11月16日

  不久外面就黑起来了。我觉得这黄昏的时候最有意思。我不开灯,又沉默地站在窗前,看暗夜渐渐织上天空,织上对面的屋顶。一切都沉在朦胧的薄暗中。我的心往往在沉静到不能再沉静的时候,活动起来。我想到故乡,故乡的老朋友,心里有点酸酸的,有点凄凉。然而这凄凉却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

  11月18日

  好几天以前,房东太太就对我说,她的儿子今天回家,从学校回来,她高兴得不得了……但她的儿子一直没有回来,她有点沮丧。她又说,晚上还有一趟车,说不定他会回来的。看到他的神情,我想起了自己长眠于故乡地下的母亲,真想哭!我现在才知道,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一样的!

  11月20日

  我现在还真是想家,想故国,想故国的朋友。我有时想得简直不能忍耐。

  11月28日

  我仰躺在沙发上,听风路过窗外。风里夹着雨。天色阴得如黑夜。心里思潮起伏,又想到故国了。

  我从初到哥廷根的日记里,引用了这几段。实际上,类似的地方还有很多,从这几段中也可见一斑了。一想到生身母亲和祖国母亲,我就心潮腾涌,留在国外的念头连影儿都没有。几个月以后,我写了一篇散文,题目叫《寻梦》。开头一段是:

  夜里梦到母亲,我哭着醒来。醒来再想捉住这梦的时候,梦却早不知道飞到什么地方去了。

  下面描绘在梦里见到母亲的`情景。最后一段是:

  天哪!连一个清清楚楚的梦都不给我吗?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

  我在国内的时候,只怀念,也只有可能怀念一个母亲。到国外以后,在我的怀念中增添了祖国母亲。这种怀念,在初到哥廷根的时候异常强烈。以后也没有断过。对这两位母亲的怀念,一直伴随我度过了在欧洲的十一年。

  《怀念母亲》的作者

  《怀念母亲》的作者是季羡林,全文描述了在季羡林漫长的留学生涯中,对母亲和祖国的怀念。课文结构分明,层次清晰,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亲生母亲的内疚,对祖国母亲不变的爱意。

时间: 2024-11-08 22:15:58

怀念母亲课文原文 怀念母亲的文段的相关文章

桂花雨课文原文 桂花雨课文原文解析

<桂花雨>课文原文 中秋节前后,正是故乡桂花盛开的季节. 小时候,我无论对什么花,都不懂得欣赏.父亲总是指指点点地告诉我,这是梅花,那是木兰花--但我除了记些名字外,并不喜欢.我喜欢的是桂花.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不开花时,只见到满树的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故乡靠海,八月是台风季节.桂花一开,母亲就开始担心了:"可别来台风啊!"母亲每天都要在前后院子走一回,嘴里念着:"只要不来台风,我就可

秋天的怀念教案 秋天的怀念的教案

秋天的怀念教案一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与母亲之间的一片深情. 2.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设计 一.根据课文质疑,激发学习情绪. 1.汇报交流预习读文后的感受. 2.提出读文自己仍不懂的地方. 二.体验怀念之"情",领悟人物情感. 点拨内容: 1.认真读文,想想母亲是怎样关心"我"的? ①.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

穷人课文原文 穷人原文小说

<穷人>课文原文: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 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 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丈夫清早驾着小船出海,这时候还没有回来.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感到心惊肉跳. 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桑娜沉思: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

中华少年课文原文 中华少年课文原文全文

<中华少年>课文原文 甲 巍峨峻拔的高原走来, 我是冰山上的一朵雪莲; 乙 碧波环抱的宝岛走来,我是海风中的一只乳(rǔ)燕; 丙 苍苍茫茫的草原走来,我是蓝天下翱(áo)翔的雏鹰; 丁 七沟八梁的黄土坡走来, 我是黄河边鲜嫩的山丹丹. 齐 神州大地生长的希望,我们是中华的少年! 丁 曲黄河让我懂得百折不回,甲 (mǎng)莽昆仑(lún)使我学会立地顶天,丙 我纯洁的是北国的雪花, 乙 我热烈的是南疆的红棉. 甲乙 龙的故土,民族的摇篮, 锦绣山川,我们的家园. 甲 刚劲(jìng)端庄的方

荷叶母亲内容概括 荷叶母亲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荷叶母亲>主要内容:文章从自家院子里的莲花写起,重点写雨中的莲花.下雨时,作者发现荷叶掩盖起莲花,由此产生了联想,想起了母亲爱护儿女的情景,于是借此景抒发自己对母亲保护儿女成长的感情. <荷叶母亲>分段段意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写父亲的朋友送我们两缸莲花,引起我对往事的回忆. 第二部分(第4-7自然段):描绘雨中荷叶护红莲的动人情景. 第三部分(第8-9自然段):点明主旨,表达作者对母亲由衷的感激与爱恋. <荷叶母亲>原文 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

白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白鹭》课文原文

<白鹭>一文表达了作者对白鹭优美的身形.体态的赞美,抒发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全文通过作者对白鹭的体型.颜色.身姿等方面的描绘,表现了白鹭在大自然中的独特美感.全文将白鹭比作一首精巧的诗,流露出作者对白鹭强烈的喜爱与欣赏. <白鹭>课文原文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

赵州桥课文原文 赵州桥课文原文是什么

<赵州桥>课文原文是: 河北省赵县的洨(xiáo)河上,有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叫安济桥,又叫赵州桥.它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设计和参加建造的,已经有一千四百多年了. 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礅,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

火烧云课文原文 火烧云课文原文是

<火烧云>课文原文如下: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大白狗变成红的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喂猪的老爷爷在墙根靠着,笑盈盈地看着他的两头小白猪变成小金猪了.他刚想说:"你们也变了",旁边走来个乘凉的人对他说:"你老人家必要高寿,你老是金胡子了."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

燕子课文原文 燕子课文原文是

燕子课文原文为: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双剪刀似的尾巴,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凑成了那样活泼可爱的小燕子.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千万条的柔柳,红的黄的白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 这时候,那些小燕子,那么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也由南方飞来,加入了这个光彩夺目的图画中,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生趣.小燕子带了它那双剪刀似的尾巴,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叽的一声,已由这边的稻田上,飞到了那边的高柳下了.另几只却在波光粼粼的湖面横掠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