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诗意是什么 春日这首诗的诗意是什么

  《春日》是宋代思想家、教育家朱熹创作的一首诗,内容为: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意思是:风和日丽之时游览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让人耳目一新。谁都可以看出春的面貌,万紫千红,到处都是百花开放的春景。

  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点明天时;“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点明主题。一句中分三层叙说,特别是以“泗水滨”结穴,是作者的有意安排。“寻”字不仅写出作者逸兴,也给诗歌添了不少情趣。

  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描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无边光景”逆承首句“胜日寻芳”,说寻芳的结果。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这里不做细碎描写,不在一草一木一石上做剪贴,而是从极广大的空间落笔。

  后两句用形象的语言,具体描绘了光景之新,抒写了寻芳所得。“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意谓胜日寻芳,本不期望有无边光景的所得,今既有如此新鲜感受,不禁欢欣雀跃。“东风面”,把春气、春景形象化了,拟人化了,把“识”字落到实处。

  末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感受到了春天的美。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而此句的“万紫千红”近承“东风面”,远承“无边光景”,对偶修辞,意象色彩强烈。诗以“总是春”收绾,逗落到“春日”上。

  此诗是作者春天外出郊游时所作。前两句描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后两句用形象的语言,具体描绘了光景之新,抒写了寻芳所得。全诗通过描写春天一派生机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时间: 2024-11-03 21:56:31

春日的诗意是什么 春日这首诗的诗意是什么的相关文章

稚子弄冰诗意 稚子弄冰这首诗的诗意

<稚子弄冰>的诗意:清晨,孩童们将铜盆里的冰块剜出来,用彩线穿过冰块,将其当铮.敲击出的声音像玉磬一般,能够穿透树林,忽然冰锣落地,发出美玉摔碎的声音.全诗描绘了儿童冬日玩冰的趣事,表现了孩童的天真活泼. <稚子弄冰>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稚子弄冰>的写作背景 <稚子弄冰>的作者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创作于宋孝宗淳熙六年的春天.那时,杨万里任职于常州任职,见到孩童穿冰当铮玩耍的景象,即事写作了这首诗.全诗描绘了儿

稚子弄冰 的诗意 稚子弄冰这首诗的诗意

儿童清晨起来,将冻结在铜盆里的冰块脱下,用彩线将冰块穿起来当铮.提在手中,轻轻敲打,敲出的声音像玉磬一般穿越树林,忽然冰锣敲碎落地,发出美玉破碎的声音. <稚子弄冰> 宋代: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赏析 诗的一.二句突出儿童的聪明与顽皮.儿童用丝线穿过冰块,用它当铜锣,突出而儿童的天真与机灵.第三句中的"穿"既有奔跑的意思,又代表声音的传播.将儿童得到"银锣"后,兴高采烈的形态描绘了出来. 最后一句写的

秋夕这首诗的诗意及赏析

诗意:在秋夜里烛光映照着画屏,手拿着小罗扇扑打萤火虫.夜色里的石阶清凉如冷水,静坐寝宫凝视牛郎织女星. 赏析:这首诗首句写秋景,用一"冷"字,暗示寒秋气氛,又衬出主人公内心的孤凄.二句写借扑萤以打发时光,排遣愁绪.三句写夜深仍不能眠,以待临幸,以天街如水,暗喻君情如冰.末句借羡慕牵牛织女,抒发心中悲苦.全诗反映了宫廷妇女不幸的命运,表现了一位宫女举目无亲.百无聊赖的苦闷心情. <秋夕>原文 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望门天山的诗意是什么 望天门山这首诗的解释

长江犹如巨斧,将天门雄峰从中间劈开,碧绿江水滚滚东流到这里,又回旋向北流去.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互相对峙,一叶孤舟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赏析 诗的前两句运用了铺叙的方法,将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描写了出来.第一句中的"楚江开"三个字描写了天门山与江水之间的关系,第二句中的"碧"则描写了江水的颜色,并且暗写了江水之深.诗的三.四句是一个不可分割

竹里馆的翻译 竹里馆这首诗的诗意

独自一个人闲坐在幽静竹林里,一边弹琴一边高歌长啸.深深的山林中无人知晓,只有夜空中的明月静静与我相伴. <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赏析 第一句中的"独"字贯穿全篇,塑造了一个悠然独处者的形象,第二句则是用弹琴和长啸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诗的三.四句表明作者的内心世界没人理解,只有天空中的一轮明月来陪伴自己,表明作者希望有人可以懂自己.这首诗看似每个字都平淡无奇,但是整体读起来却给人"清幽绝俗"的感受. 诗中描写

三年级赠刘景文古诗意思 赠刘景文这首诗的诗意

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菊花虽然已经枯萎,但是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风中依然显得生机勃勃.一年中最美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赏析 这首诗是赠给好友刘景文的一首诗,这首诗创作于元祐五年(公元1090年),作者是北宋文学家苏轼.这首诗的前两句写景,"荷尽"与"菊残"相呼应,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但是又说菊花傲霜斗寒

秋词这首诗的诗意是什么 秋词刘禹锡的诗意是什么

<秋词>的意思:自古以来,文人墨客都悲叹秋天的萧瑟寂寥,我却说秋天要胜过春天.一只仙鹤排开云层,冲上秋日的晴空,便引发我的诗情飞上云霄.这首诗歌颂了秋天的美好,表现出高扬精神和开阔胸襟. <秋词>的原诗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秋词>的赏析 诗人在全诗开篇就否定了前人的悲秋观念,表明这首诗将要一反常态,非悲秋之作,而是颂秋之作,表达了诗人旷达的胸襟以及高扬的精神."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即以议

浪淘沙其七的古诗和意思 浪淘沙其七这首诗的诗意

<浪淘沙·其七>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译文 钱塘江八月的涛声犹如万马奔腾,惊天吼地而来,数丈高的浪头冲向岸边的山石又被撞回. 片刻之间便退向江海汇合的地方回归大海,它所卷起的座座沙堆在太阳的照射下像洁白的雪堆. 作品赏析 诗的第一句写的是潮水的气势,一个"吼"字便突出了涛声逼近的感觉.诗的第二句描写了潮涨潮退的全过程,更加突出潮势的奔腾急遽.诗的三.四句虽然表面上看着没有写潮水,实际是用潮去之后留下的奇景来衬托出八月潮触山打游

稚子弄冰这首诗 稚子弄冰这首诗的诗意

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冻结在铜盆里的冰块脱下,用彩线穿起来当铮.敲出的声音像玉磬一般穿越树林,忽然冰锣敲碎落地,发出了如美玉破碎的声音. <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译文 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盘中的冰块脱下,用彩线穿起来当铮. 敲打冰块,冰块发出穿林而过的响声,忽然却听到了另一种声音--冰块落地,发出了如玻璃破碎的声音. 赏析 诗的一.二句写出了儿童不怕冷.顽皮.聪明精灵的特点,诗的第三句详细描写了儿童提着银锣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