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亡齿寒出自哪个典故 唇亡齿寒的典故简短

  唇亡齿寒出自《左传·僖公五年》。春秋时期,晋献公向虞国借路攻打虢国,虞公答应了。三年之后,晋献公又一次向虞国借道伐虢,大夫宫之奇劝谏虞公不可唇亡齿寒,再次借路给晋国。但是虞公不听劝谏,答应了晋国使者。后来,晋国军队灭掉了虢国,在军队回来的路上,又灭掉了虞国。

  唇亡齿寒的原文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翫。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公曰:“晋,吾宗也,岂害我哉?”对曰:“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大伯不从,是以不嗣。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为文王卿士,勋在王室,藏于盟府,将虢是灭,何爱于虞、且虞能亲于桓、庄乎,其爱之也?桓、庄之族何罪,而以为戮,不唯幅乎?亲以宠幅,犹尚害之,况以国乎?”公曰:“吾享祀丰髫,神必据我。”对曰:“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故《周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又曰:‘民不易物,惟德繁物。’如是,则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冯依,将在德矣。若晋取虞,而明德以荐馨香,神其吐之乎?”弗从,许晋使。宫之奇以其族行,曰:“虞不腊矣。在此行也,晋不更举矣。”冬,十二月丙于朔。晋灭虢。虢公丑奔京师。师还,馆于虞,遂袭虞,灭之。

译文

  晋献公再次向虞国借路攻打虢国。宫之奇劝阻虞公说:“虢国是虞国的屏障,虢国灭亡,虞国一定跟着亡国。对晋国不可启发它的野心,对入侵之敌不可漫不经心。一次借路已经是过分,岂能有第二次呢?俗话所说的‘面颊和牙床骨是相互依存,嘴唇丢了牙齿就受凉’,那就是说的虞、虢两国的关系。”虞公不听,答应了晋国使者。宫之奇带领他的家族出走,说:“虞国过不了年终大祭了,就在这一次假道之行,晋国不用再出兵了。”这年冬天,晋国灭掉了虢国。军队回来,住在虞国的馆舍,就乘其不备进攻虞国,灭掉了它,捉住了虞公。

时间: 2024-11-08 21:13:42

唇亡齿寒出自哪个典故 唇亡齿寒的典故简短的相关文章

唇亡齿寒的意思和典故 唇亡齿寒是什么意思

意思:唇没有了,牙齿就会寒冷,比喻双方息息相关,荣辱与共.典故:<左传·僖公五年>中晋献公向虞国借路伐虢,虞国大夫宫之奇劝虞君说,虞虢两国像嘴唇和牙齿之间的关系,唇亡则齿寒,但虞君未听劝告最终也为晋所灭. [成语故事] 晋献公又向虞国借路攻打虢国.宫之奇劝阻虞公说:"虢国是虞国的屏障,虢国灭亡,虞国一定跟着亡国.对晋国不可启发它的野心,对入侵之敌不可漫不经心.一次借路已经是过分,岂能有第二次呢?俗话所说的'面颊和牙床骨是相互依存,嘴唇丢了牙齿就受凉',那就是说的虞.虢两国的关系.&q

唇亡齿寒的典故 唇亡齿寒的故事简介

唇亡齿寒讲的是晋献公要攻打虢国,将玉石和宝马当作礼物送给虞国来借路.于是虞国借了路,而晋献公消灭了虢国之后,回来的时候又剿灭了虞国的故事. 唇亡齿寒的典故 春秋时候,晋献公想消灭虢国.可是想要消灭虢国的话,就必须先经过虞国.这个时候大夫荀息建议,把晋献公的美玉和宝马,送给虞国国君,请求借道.晋献公一开始有点舍不得,但是苟息说:"虞虢两国是唇齿相依的近邻,虢国灭了,虞国也不能独存,您的美玉宝马不过是暂时存放在虞公那里罢了."于是晋献公便同意了苟息的计策. 果然不出所料,虞君看见礼物之后,

狡兔三窟的典故出自于哪里 狡兔三窟的典故

狡兔三窟的典故出自于<战国策·齐策四>.冯谖说:"狡兔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意思是狡猾的兔子有三个洞.比喻避祸藏身的地方多或藏身的计划周密. 狡兔三窟的典故 春秋时代,在齐国有位名叫孟尝君的人,他非常喜欢与文学家还有侠客风范的人交朋友,为了能与他们常讨论国家大事,总喜欢邀请这些人到家中长住.在这些人当中,有位叫冯谖的人,他常常一住就是住上很长一段时间,但是却什么事都不做,孟尝君虽然觉得很奇怪,但是好客的他还是热情招待冯谖. 有一次,冯谖替孟尝君到薛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什么中的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出自三国演义中的什么典故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出自<三国演义>四十九回.东吴和蜀国联军准备用火攻来攻打曹军,并且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只差东风没有刮起来.这句话常用于比喻已经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只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了.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典故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孔明索纸笔,屏退左右,密书十六字曰:欲破曹公,须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三国演义>的主要内容 <三国演义>以描写战争为主,从东汉末年写

塞翁失马出自哪部著作 塞翁失马典故出自哪

<塞翁失马>出自<淮南鸿烈集解>,比喻虽然一时受到损失,但是可能会因此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 <塞翁失马>原文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

东山再起的典故 东山再起的典故出自于

东晋时期,谢安是一个有才能的人,曾做过官,后来辞去官职,跑到会稽东山隐居起来.到了40岁时,谢安终于再度入朝做官,直到任宰相之职.公元383年,前秦国君苻坚亲率八十多万大军从长安出发,准备南下灭晋.消息传到建康,晋孝武帝和文武官员都惊慌了.百姓不愿让江南陷落在前秦手里,大家都盼望谢安拿主意.谢安命谢石.谢玄统领八万北府兵开赴淮水一线抗击.他们依计将苻坚军队引至肥水,乘前秦军队渡肥水时,发起猛烈进攻.前秦军溃败,士兵落荒而逃. 后人根据这个故事引出成语东山再起,意思是指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之后

祸起萧墙的典故 祸起萧墙的典故出处

祸起萧墙的典故:鲁国季氏要攻打颛臾.冉有.子路都是季孙的臣子,一同拜访孔子时,报告此事.孔子认为他们可以劝谏季孙却没有,这是他们的失职.冉有认为颛臾和季孙的采邑费地很近,如果不占领,会给子孙留下祸害.孔子认为,君子辅佐君主,却不能用文治教化远方的人,反而在国境内使用武力.恐怕季孙的忧愁不在颛臾,在萧墙里. 祸起萧墙的出处 祸起萧墙出自<论语·季氏>,原文节选如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这句话的意思

东山再起的典故 东山再起的典故是谁

东山再起的典故:东晋政治家谢安在年轻时就已经成名,朝廷屡次征召谢安入朝为官,他一概推辞.后来有官员认为谢安历年不应征召,应该禁锢终身,谢安便放浪于东部的名胜之地.直到谢氏的权势受到了很大威胁,谢安才有了做官的志趣,其后被征召入朝,竭力辅政,最后官至宰相之职. 东山再起的意思 东山再起常用于比喻一个人在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典故的主人公是中国东晋时期政治家谢安."东山再起"出自<晋书·谢安传>,<晋书>是中国的<二十四史>之一,唐代房玄龄等人合著.该书记

扪虱而谈的典故 扪虱而谈的典故是说谁

<扪虱而谈>的典故:北海人王猛的才能卓越,隐居于华阴.当他听说桓温入关后,披着粗布衣服去拜访他,边摸着虱子边谈论当时的大事.桓温觉得他与众不同,便问他:"为何三秦的豪杰之士无人前来归附?"王猛指出这是因为百姓们不知道桓温的意图.桓温听后,就安排王猛暂任军谋祭酒. <扪虱而谈>的出处 <扪虱而谈>的典故出自<晋书·王猛传>,原文为: 北海王猛,少好学,倜傥有大志,不屑细务,人皆轻之.猛悠然自得,隐居华阴.闻恒温入关,披褐诣之,扪虱而谈当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