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曰无依衣与子同裳表达的意思 岂曰无依衣与子同裳的意思

  意思: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那战裙。该句出自《秦风·无衣》,《秦风·无衣》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一首激昂慷慨、同仇敌忾的战歌,表现了秦国军民团结互助、共御外侮的高昂士气和乐观精神。

  《秦风·无衣》原文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秦风·无衣》注释

  1、秦风:《诗经》十五国风之一,今存十篇。

  2、袍:长袍,即今之斗篷。

  3、王:此指秦君。一说指周天子。于:语助词。兴师:起兵。

  4、修:整治。

  5、同仇:同伴。仇,匹偶。一说共同对敌。

  6、泽:通“襗”,贴身内衣,如今之汗衫。

  7、偕作:一起行动。

  8、裳:下衣,此指战裙。

  9、甲兵:铠甲与兵器。

  10、行:往。

  《秦风·无衣》译文

  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那长袍。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我那戈与矛,杀敌与你同目标。

  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那内衣。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我那矛与戟,出发与你在一起。

  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那战裙。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甲胄与刀兵,杀敌与你共前进。

  《秦风·无衣》赏析

  全诗风格矫健爽朗,采用了重章叠唱的形式,抒写将士们在大敌当前、兵临城下之际,以大局为重,与周王室保持一致,一听“王于兴师”,磨刀擦枪,舞戈挥戟,奔赴前线共同杀敌的英雄主义气概和爱国主义精神。

  诗共三章,采用了重叠复沓的形式。每一章句数、字数相等,但结构的相同并不意味简单的、机械的重复,而是不断递进,有所发展的。如首章结句“与子同仇”,是情绪方面的,说的是他们有共同的敌人。二章结句“与子偕作”,作是起的意思,这才是行动的开始。

  三章结句“与子偕行”,行训往,表明诗中的战士们将奔赴前线共同杀敌了。这种重叠复沓的形式固然受到乐曲的限制,但与舞蹈的节奏起落与回环往复也是紧密结合的,而构成诗中主旋律的则是一股战斗的激情,激情的起伏跌宕自然形成乐曲的节奏与舞蹈动作,正所谓“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礼记·乐记》)。

  《秦风·无衣》创作背景

  《秦风·无衣》是秦地的军中战歌。由于作品的创作年代久远,文字叙述简略,故而后代对于它的时代背景、写作旨意产生种种推测。大致说来,主要有三种意见:第一,认为《秦风·无衣》是讽刺秦君穷兵黩武、崇尚军力的作品,如《毛诗序》说:“《无衣》,刺用兵也,秦人刺其君好攻战,亟用兵而不与民同欲焉。”

  第二,认为《秦风·无衣》乃是秦哀公应楚臣申包胥之请,出兵救楚抗吴而作,是哀公征召秦民从军,士卒相约之歌;第三,认为《秦风·无衣》是秦人攻逐犬戎时,兵士间团结友爱、同仇敌忾、偕作并行、准备抵御外侮的歌声。

  据今人考证,秦襄公七年(周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1年),周王室内讧,导致戎族入侵,攻进镐京,周王朝土地大部沦陷,秦国靠近王畿,与周王室休戚相关,遂奋起反抗。此诗似在这一背景下产生。

  《秦风·无衣》作者介绍

  《秦风·无衣》出自《诗经》,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

  尹吉甫(公元前852—公元前775),西周时期房陵人(今湖北房县),黄帝之后伯儵族裔,尹国的国君,字吉父,一作吉甫,兮氏,名甲,金文作兮甲、兮伯吉甫。尹吉甫本姓姞,因被封于尹(今山西隰县),所以又称尹吉甫,尹吉甫仕于西周,征战于山西平遥、河北沧州南皮等地。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夏邑县),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成至圣先师”。

时间: 2024-11-08 22:29:54

岂曰无依衣与子同裳表达的意思 岂曰无依衣与子同裳的意思的相关文章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的意思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的意思是什么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的意思是:过了不久,皇上亲临,也不让进入军营."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出自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周亚夫军细柳>,全文记叙了周亚夫驻扎细柳时治军严明的一段事迹. <周亚夫军细柳>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

谓吏卒曰吾事毕矣翻译 谓吏卒曰吾事毕矣的翻译

谓吏卒曰吾事毕矣翻译是:对旁边看押的军士说:"我的事情完成了."这句话出自<宋史·文天祥传>.<宋史·文天祥传>是关于民族英雄文天祥的一生的传记.<宋史>在元末至正三年由丞相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修撰,收录于<四库全书>史部正史类. <宋史>中<本纪>四十七卷,<志>一百六十二卷,<表>三十二卷,<列传>二百五十五卷,共四百九十六卷,是中国二十四史中最庞大的一部史书. <宋史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翻译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译文

翻译:守卫营门的军官对文帝的随从车骑人员说.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出自汉代司马迁所作的<周亚夫军细柳>,载于<史记·绛侯周勃世家>.这篇文章讲述了周亚夫驻扎细柳营时,汉文帝刘恒慰问军队的事,通过其他军队和周亚夫军队的对比,表现周亚夫忠于职守.治军严明.作者以对比.反衬的手法,生动地刻画了一个治军严谨.刚正不阿的将军形象. <周亚夫军细柳>原文 周亚夫军细柳 作者:司马迁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

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翻译 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译文

翻译:老婆婆不止一次对我说:"这里,就是你母亲站的地方."立:站,站立. "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出自明代文学家归有光所作的一篇回忆性记事散文<项脊轩志>.全文以作者青年时代朝夕所居的书斋项脊轩为经,以归家几代人的人事变迁为纬,真切再现了祖母.母亲.妻子的音容笑貌,也表达了作者对于三位已故亲人的深沉怀念. <项脊轩志>原文 项脊轩志 明·归有光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

无硅洗发水和有硅洗发水的区别 无硅洗发水和有硅洗发水有什么不同

无硅洗发水和有硅洗发水最大的区别就是有无添加硅油.有硅油洗发水会使头发更加顺滑,而无硅油洗发水使头发蓬松.干涩;有硅油洗发水含化学物,使用起来不太健康,而无硅油洗发水使用起来健康.安全;有硅洗发水洗完会有东西附着在头发上,而无硅油洗发水没有. 区别一:使用后的发质 含硅油的洗发水用完会使头发顺滑,减少头发之间的摩擦起静电,使头发更好打理;而无硅油的洗发水会使头发洗完干涩.难梳理,头发也会蓬松,容易产生静电. 区别二:健康程度 洗发水中的硅油是一种不透水的化学物,长时间使用会对头皮产生刺激作用.会

江澄什么时候知道丹是魏无羡的 江澄知道丹是魏无羡的在哪一集

电视剧<陈情令>中,江澄是在第46集知道自己体内的金丹是魏无羡的.江澄一开始不知道体内的金丹是魏无羡的,也不明白为什么魏无羡不再佩剑.直到十六年以后,魏无羡重新回归,是温宁告诉江澄丹是魏无羡的. 十六年前,温氏的人灭了云梦江氏,江澄遭遇了化丹手,将江澄体内的金丹化去,从此以后再也不能修炼,知道自己没有金丹的江澄心死如灰,魏无羡为了让江澄振作起来,魏无羡亲手剖丹给江澄,并且让温情和温宁隐瞒事情的真相,不准将事情告诉江澄,直到魏无羡命悬一线的时候,也未曾透露过关于剖丹的真相. 直到十六年后,魏无羡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表达寓意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表达的寓意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字面意思是:谁说我们没有衣服穿,我与你同穿战袍.这句话寓意着战士们在出征前同仇敌忾的英雄气概以及战士们共御外侮的高昂士气,表现出秦地人民的尚武好勇的战斗激情与团结互助的爱国热情.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出处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出自<诗经>中<秦风·无衣>,原文如下: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

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翻译 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意思

翻译:成名心想养着这样低劣的东西,终究没有什么用处.顾:但.该句出自蒲松龄所作的<促织>,这篇小说通过成名一家不幸遭遇的描写,深刻揭示了为政者之贪婪.凶残.自私,批判了封建官僚制度的腐朽.横征暴敛的罪恶,表现了老百姓为生计奔波的劳苦.辛酸和艰难,寄托了作者对受尽欺凌和迫害的下层群众的深切同情. <促织>原文 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令以责之里正.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

岂吾相不当侯的相是什么意思 岂吾相不得当侯邪的相 岂真吾相不当侯?什么意思

是相貌的意思.岂吾相不当侯邪?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译为:难道我的相貌无封侯之福.<李将军列传>是汉代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史传文,载于<史记>卷一百零九.这篇文章通过描写被誉为"飞将军"的汉朝名将李广的机智勇敢.廉洁宽厚,以及有功不得封爵,最后被迫自刎的不幸遭遇,塑造了一位悲剧英雄的形象.文章叙事突出重点事件,善用对比手法,注重细节描写,是<史记>中的传记名篇. 历史评价 司马迁:"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