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翻译 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意思

  翻译:且莫因歌声而触动思绪,为我被贬边荒而满怀忧愁。青山葱翠,明月朗朗,这里有的是作伴的朋友。该句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龙标野宴》。诗人因触犯权贵被贬为龙标尉,但他并未因此意志消沉,郁郁寡欢,而是照样悠然自得地过着生活。这种豁达乐观、傲然命运的态度,既表现了诗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同时也表示了他对当时统治者的强烈不满。

  《龙标野宴》原文

  龙标野宴

唐·王昌龄

  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

  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

  《龙标野宴》翻译

  沅江畔的夏夜凉风飕飕,我们围坐在竹林中畅饮美酒。

  且莫因歌声而触动思绪,为我被贬边荒而满怀忧愁。青山葱翠,明月朗朗,这里有的是作伴的朋友。

  《龙标野宴》注释

  ⑴龙标:唐代县名,在今湖南省怀化市一带。野宴:在野外聚餐。

  ⑵沅溪:即沅江,湖南境内的大河之一,源出贵州,流经洪江,北上注入洞庭湖。足:充足。

  ⑶春酒:特指春天饮的酒。这里泛指酒。就:这里作“聚集”解。

  ⑷弦歌:弹琴唱歌。远谪(zhé):贬官到离京城很远的地方。

  ⑸“青山”句:言樽中美酒不曾空对着青山明月。空,空缺,罄尽。

  《龙标野宴》赏析

  诗人突然遭受到被贬龙标的沉重打击,内心是很悲愤的,但他并没有消沉、颓唐。在这首诗里,他描绘了自己同友人们在龙标野外举行宴会的情景,抒发了不畏诬陷打击的旷达乐观的情怀。

  诗的前两句以轻快的笔调点出此次宴饮的时间和地点。在一个夏日的夜晚,诗人携酒与友人一起来到龙标县的沅溪旁,聚集在青翠的竹丛中宴饮。清凉的晚风吹过,使人浑身通泰舒畅,潺潺的溪水声更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第三句突然来了一个转折。“弦歌愁远谪”五个字,表现他们并非无牵无挂,一味逸乐,而是乐中含愁,喜极生悲。

  他从青山、明月中汲取了精神力量,唱出了“青山明月不曾空”这一警句。在逆境之中,尽情享受青山、明月之美,饮酒作乐,潇洒自如,充分反映出诗人雄浑豪迈的风格。这七个字,情景交融,寓意深远,表现大自然的美景无穷,人生的赏心乐事亦无穷的哲理,从而既含蓄又酣畅地抒写了诗人内心豪放洒脱、爽朗乐观的情怀。意余象外,使人咀嚼回味不尽。

  《龙标野宴》创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七载(748),王昌龄从江宁(今江苏南京)丞任上被贬为龙标尉。这首诗就是王昌龄在龙标贬所期间所写的。

  《龙标野宴》作者介绍

  王昌龄,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进士,授校书郎,改汜水尉,再迁江宁丞。晚年贬龙标尉。因世乱还乡,道出亳州,为刺史闾丘晓所杀。其诗擅长七绝,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也有愤慨时政及刻画宫怨之作。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王昌龄集》。

时间: 2024-12-16 04:48:51

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翻译 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意思的相关文章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翻译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的翻译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翻译: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该句出自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篇议论文<师说>.文章阐说从师求学的道理,讽刺耻于相师的世态,教育了青年,起到转变风气的作用.文中列举正反面的事例层层对比,反复论证,论述了从师表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也表现出作者不顾世俗独抒己见的精神. <师说>原文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的意思 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翻译

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意思:所以凡是不老老实实地刻苦学习而专力强求道的,都是像北方的学潜水的人一样.该句出自苏轼所作的<日喻>,这是一篇善于用形象比喻的议论文,文章以一个盲人识日的生动事例来作比喻,说明要亲自观察,不要以耳代目,才能获得完整的知识. <日喻>原文 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槃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樾,以为日也. 日之与钟.龠亦远矣

远公在庐山文言文翻译 世说新语远公在庐山中翻译

远公(慧远)在庐山,虽然年岁大了,依旧不断地讲授经书.弟子中有偷懒的,远公对他们说:"我老了,夕阳的光芒,原本不会照得太远,希望你们年轻的光辉越来越明亮."说完他手捧经书在坐榻上,诵声朗朗,辞色庄严,高足弟子,更加肃然起敬. <远公在庐山>原文 远公在庐山中,虽老,讲论不辍回.弟子中或有堕者回.远公曰:"桑榆回之光,理无远照.但愿朝阳之晖,与时并明耳."执经登坐,讽诵朗畅,词色甚苦.高足之徒,皆肃然增敬. <远公在庐山>是南朝刘义庆所作的一篇

在远方姚远最后和谁在一起了 在远方姚远最后选择的是谁

<在远方>姚远是选择和路晓欧在一起.在大结局中,路晓欧出事后一直昏迷不醒,而姚远一直在病床前陪她,等待她苏醒,事业方面也选择了妥协和刘云天合作,经历了太多的事情之后,才发现没有什么比路晓欧更重要. <在远方>姚远和路晓欧的结局有点点不完美,但并不是悲剧,后面路晓欧是苏醒了的.所以,有时候人只有在经历过失去的痛苦才知道什么是最重要的.想当初,姚远对路晓欧的利用,后来两人相爱了也没有相守,姚远选择和刘爱莲结婚,这对路晓欧来说一点都不公平. 在大结局虐一虐姚远也是应该的,路晓欧为了姚远付

刘道真戏谑文言文翻译 刘道真戏谑的文言文

<刘道真遭乱>的译文:刘道真遭遇社会动荡,在河边帮别人拉船,看见一位老妇人在摇船,他嘲讽那位妇人,说道:"女人怎么不织布?为什么到河上来摇船?"女人答道:"男人怎么不骑马挥鞭?为什么来到河上拉船?" 又有一次,刘道真与人共用一个盘子在草房中吃饭,看见一个老妇女领着两个孩子从门前走过,都穿的是黑衣裳,他便讥(嘲)讽人家道:"黑羊牵着两只小羊."那妇人说道:"两头猪共用一个槽."刘道真没有话来回答. <刘道真遭乱

莫以宜春远出自唐宋八大家之一 莫以宜春远是唐宋八大家谁写的

"莫以宜春远"出自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所作的<秋字>,原诗为: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这句诗的意思是:不要认为属于江南西道的宜春距离京城太远,那儿江山如画,风光宜人,望您可以更加畅快地游玩.这首诗是诗人韩愈送别同年进士王涯外迁时所作的一首赠别诗. <秋字> 韩愈 [唐代] 淮南悲木落,而我亦伤秋. 况与故人别,那堪羁宦愁. 荣华今异路,风雨昔同忧. 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 赏析:首联是开题,主要写木落悲秋,古今同慨:"淮南悲木落,而我独伤秋."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意思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翻译

意思:不要说太阳到达桑榆之间已近傍晚,它的霞光余辉照样可以映红满天.该句出自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酬乐天咏老见示>,全诗表达了刘禹锡对生死问题的清醒而乐观的认识,说明他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用唯物的态度积极对待人生. <酬乐天咏老见示>原文 酬乐天咏老见示 唐·刘禹锡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酬乐天咏老见示>翻译 人谁不顾虑要衰老,老了又有谁来对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翻译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意思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翻译是不要担心前方的路上没有知己,普天之下还有谁不知道您呢?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高适的作品<别董大二首>中的一首. 这首诗的原文是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意思是千里黄云蔽天日色暗昏昏,北风吹着归雁大雪纷纷.不要担心前路茫茫没有知己,普天之下哪个不识君? 这首诗是诗人与董大久别重逢,经过短暂的聚会以后,又各奔他方的赠别之作.勾勒了送别时晦暗寒冷的愁人景色,表现了诗人当时处在困顿不达的境遇之中,既表露出作者对友人远行的依依惜别之情,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的曾怎么翻译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中曾怎么翻译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的曾翻译:竟然,甚至.整句的意思:可是量量核舟的长度,甚至还不满一寸.该句出自明朝文学家魏学洢创作的一篇说明文<核舟记>.此文细致地描写了一件微雕工艺品"核舟"的形象,其构思精巧,形象逼真,反映了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卓越成就,表达了作者对王叔远精湛技术的赞美,以及对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的高度赞扬. <核舟记>原文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