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泰山记翻译及注释 登泰山的记翻译及注释

  《登泰山记》翻译

  泰山的南面,汶河向西流去;泰山的北面,济水向东流去。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汶水,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济水。处在那阳谷和阴谷南北分界处的,是古代春秋时期齐国所筑长城的遗址。最高的日观峰,在古长城以南十五里。

  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从京城里出发,冒着风雪启程,经过齐河县、长清县,穿过泰山西北面的山谷,跨过长城的城墙,到达泰安。这月28日,我和泰安知府朱孝纯从南边的山脚登山。攀行四十五里远,道路都是石板砌成的石级,那些台阶共有七千多级。

泰山正南面有三条水道,其中中谷的水环绕泰安城,这就是郦道元书中所说的环水。我起初顺着中谷进去。沿着小路走了不到一半,翻过中岭,再沿着西边的水道走,就到了泰山的巅顶。古时候登泰山,沿着东边的水道进入,道路中有座天门。这东边的山谷,古时候称它为“天门溪水”,是我没有到过的。现在我经过的中岭和山顶,挡在路上的像门槛一样的山崖,世上人都称它为“天门”。

一路上大雾弥漫、冰冻溜滑,石阶几乎无法攀登。等到已经登上山顶,只见青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远望夕阳映照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山就像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停留在半山腰处的云雾,又像是一条舞动的飘带似的。

  戊申这一天是月底,五更的时候,我和子颖坐在日观亭里,等待日出。这时大风扬起的积雪扑面打来。日观亭东面从脚底往下一片云雾弥漫,依稀可见云中几十个白色的像骰子似的东西,那是山峰。

天边的云彩形成一条线呈现出奇异的颜色,一会儿又变成五颜六色的。太阳升上来了,红的像朱砂一样,下面有红光晃动摇荡着托着它。有人说,这是东海。回头看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有的被日光照到,有的没照到,或红或白,颜色错杂,都像弯腰曲背鞠躬致敬的样子。

  日观亭西面有一座东岳大帝庙,又有一座碧霞元君庙。皇帝出外巡行时居住的处所就在碧霞元君庙的东面。这一天,还观看了路上的石刻,都是从唐朝显庆年间以来的,那些更古老的石碑都已经模糊或缺失了。那些偏僻不对着道路的石刻,都赶不上去看了。

  山上石头多,泥土少。山石都呈青黑色,大多是平的、方形的,很少有圆形的。杂树很少,多是松树,松树都生长在石头的缝隙里,树顶是平的。冰天雪地,没有瀑布,没有飞鸟走兽的声音和踪迹。日观峰附近几里以内没有树木,积雪厚得同人的膝盖一样平齐。

  桐城姚鼐记述。

  《登泰山记》注释

  1、阳:山的南面。

  2、汶(Wèn)水:也叫汶河。发源于山东莱芜东北原山,向西南流经泰安东。

  3、济水:发源于河南济源县西王屋山,东流到山入海东。后来下游被黄河冲没。

  4、阳谷:指山南面谷中的水。谷,两山之间的流水道,现通称山涧。

  5、古长城:指春秋时期齐国所筑长城的遗址,古时齐鲁两国以此为界。

  6、日观峰:在山顶东岩,是泰山观日出的地方。

  7、以:在。

  8、乾隆三十九年:即年。乾隆,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的年号。

  9、乘:趁,这里有“冒着”的意思。

  10、齐河、长清:地名,都在山东省。

  11、限:门槛,这里指像一道门槛的城墙。

  12、泰安:即今山东泰安,在泰山南面,清朝为泰安府治所。

  13、丁未:丁未日(十二月二十八日)。

  14、朱孝纯子颖:朱孝纯,字子颖。当时是泰安府的知府。

  15、蹬(dèng):石级。

  16、级:石级。

  17、环水:即中溪,俗称梳洗河,流出泰山,傍泰安城东面南流。

  18、循以入:顺着(中谷)进去。

  19、道少半:路不到一半。

  20、中岭:即黄岘岭,又名中溪山,中溪发源于此。

  21、天门:泰山峰名。

  22、崖限当道者:挡在路上的像门槛一样的山崖。

  23、云:语气助词。

  24、几:几乎。

  25、苍山负雪,明烛天南:青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负,背。烛,动词,照。

  26、徂徕(cúlái):山名,在泰安东南。

  27、居:停留。

  28、戊申晦:戊申这一天是月底。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29、五鼓:五更。

  30、日观亭:亭名,在日观峰上。

  31、漫:迷漫。

  32、摴蒱(chūpú):又作“樗蒲”,古代的一种赌博游戏,这里指博戏用的“五木”。五木两头尖,中间广平,立起来很像山峰。

  33、极天:天边。

  34、采:通“彩”。

  35、丹:朱砂。

  36、东海:泛指东面的海。这里是想象,实际上在泰山顶上看不见东海。

  37、或得日,或否:有的被日光照着,有的没有照着。

  38、绛皓驳色:或红或白,颜色错杂。绛,大红。皓:白色。驳:杂。

  39、若偻:像脊背弯曲的样子。引申为鞠躬、致敬的样子。日观峰西面诸峰都比日观峰低,所以这样说。偻,驼背。

  40、岱祠:东岳大帝庙。

  41、碧霞元君:传说是东岳大帝的女儿。

  42、行宫:皇帝出外巡行时居住的住所。这里指乾隆登泰山时住过的宫室。

  43、显庆:唐高宗的年号。

  44、漫失:模糊或缺失。漫:磨灭。

  45、僻不当道者:偏僻,不在道路附近的。

  46、圜:通“圆”。

  47、石罅:石缝。

  48、瀑水:瀑布。

《登泰山记》原文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

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桐城姚鼐记。

  《登泰山记》赏析

  文章描述了作者冒雪登泰山观赏日出的经过,描写了泰山的雄奇形势,并考察纠正了泰山记载的错误,文字简洁生动,写景尤为出色,是桐城派古文的名篇。

  学者王克煜将这篇散文和杨朔的《泰山极顶》、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冯骥才的《挑山工》并称为现代泰山四大著名散文。

  《登泰山记》创作背景

  姚鼐参加纂修的《四库全书》于乾隆三十七年告成,以御史记名。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以养亲为名,告归田里,道经泰安与挚友泰安知府朱孝纯(字子颖)于此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傍晚同上泰山山顶,第二天即除夕(当年十二月小)五更时分至日观峰的日观亭后,观赏日出,写下了这篇游记。

  《登泰山记》作者介绍

  姚鼐,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清代诗人,桐城人。人称惜抱先生,清乾隆二十八年进士,官至刑部郎中、记名御史。历主江宁、扬州等地书院,凡四十年,并曾参与编修《四库全书》。伯父姚范授以经文,又从刘大櫆学习古文,为“桐城派”主要作家。

  主张文章必须以“考据”、“词章”为手段,以阐扬儒家的“义理”,并以阳刚、阴柔区别文章的风格。又发展刘大櫆拟古主张,提倡从模拟古文的“格律声色”入手,进而模拟其“神理气味”。

  所作多为书序、碑传之属,大抵以程朱理学为依归。他的散文简洁精练,温润清新,有文采,形象性强。所著有《惜抱轩全集》,并选有《古文辞类纂》、《五七言今体诗钞》。

时间: 2024-11-17 23:09:20

登泰山记翻译及注释 登泰山的记翻译及注释的相关文章

登泰山记翻译及原文 登泰山记翻译和原文

<登泰山记>翻译 泰山的南面,汶河向西流去:泰山的北面,济水向东流去.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汶水,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济水.处在那阳谷和阴谷南北分界处的,是古代春秋时期齐国所筑长城的遗址.最高的日观峰,在古长城以南十五里. 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从京城里出发,冒着风雪启程,经过齐河县.长清县,穿过泰山西北面的山谷,跨过长城的城墙,到达泰安.这月28日,我和泰安知府朱孝纯从南边的山脚登山.攀行四十五里远,道路都是石板砌成的石级,那些台阶共有七千多级. 泰山正南面有三条水道,其中中谷的水环绕泰安城,这就

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的翻译 翻译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

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的翻译为:我不时和大家一起登台观览,在那儿尽情游玩. "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出自宋代苏轼的<超然台记>.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为新党所不容,被排挤出朝廷,先任开封府推官,继任杭州通判.第二年,政局初定,他便开始治园圃,洁庭宇,把园圃北面的一个旧台修葺一新.他的弟弟苏辙给这个台取名叫"超然".故此,苏轼写了这篇<超然台记>. 这一段翻译为: 在园子的北面,靠着城墙筑起的高台已经很旧了,稍加整修,让它焕然一新.我不时和大家

醒心亭记翻译和原文 醒心亭记作者

<醒心亭记>翻译 在滁州的西南面,一泓泉水的旁边,欧阳公任知州的第二年,建造了一个名叫"丰乐"的亭子,并亲自作记,以表明这个名称的由来.不久以后,又在丰乐亭的东面几百步,找到一个山势较高的地方,建造了一个叫"醒心"的亭子,让我作记. 每逢欧阳公与州里的宾客们到这里游览,就肯定要到丰乐亭喝酒.有时喝醉了,就一定要登上醒心亭眺望.那里群山环抱.云雾相生.旷野无垠.草木茂盛.泉水嘉美,所见到的美景使人眼花缭乱,所听到的泉声使人为之一振.于是心胸顿觉清爽.洒脱而

泰山碧霞祠修建于哪个朝代 泰山碧霞祠里有什么神

碧霞祠创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初名昭真祠,金代改为昭真观,明代弘治年间(1288-1505)改为灵应宫.嘉靖(1522-1565)时曾进行过扩建,改名为碧霞灵佑宫.清雍正八年(1730)大修,并增建东.南.西神门.乾隆三十五年(1770)又大修,建筑更为富丽.    资料扩展: 碧霞元君又称"泰山玉女",全称"东岳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中国民间俗称为"泰山奶奶".关于碧霞元君的来历有多种说法,但一般称其为泰山神之女.明王之纲<

史记与什么合称前四史 史记与后来的什么称为前四史

<史记>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前四史指的是"二十四史"中的前四部史书,即为前四史四本书. <史记>简介 <史记>又被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书中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有着很高的文学价值.<史记>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

桃花源记是几年级的课文 桃花源记是高中课文吗

<桃花源记>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课文,作者是陶渊明.全文描绘了一个人平等.自食其力.和平自由的世外桃源,表现了作者对当时的黑暗社会现实的不满,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桃花源记>原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什么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什么书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的作者是我国西汉时期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史记>又叫<太史公书>.<太史记>,它还是我国"二十四史"之一,且被尊为"二十四史"之首,被后世人称为"前四史"之一. <史记>简介 <史记>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太

文言文二翁登泰山原文及翻译 二翁登泰山说明什么道理

原文 昔有二翁,同邑而居.甚友善.甲翁之妻子去乡,唯叟一人而已.一日,叟携酒至乙翁第,二人对酌,不亦乐乎!乙翁曰:"向吾远游冀﹑雍,然(但)未尝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 乙翁曰:"差矣,汝之言!曩(nǎng,第三声)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曰:"甚善!"翌日,二翁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夜宿,凌晨上山.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

核舟记的原文翻译以及注释 初二核舟记原文及翻译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