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的别称和雅称 古人对读书的雅称

  书的别称和雅称有九个,分别是百城、书田、经笥、万卷、五车、丹铅、灾梨枣、千钟粟、汗牛充栋。

  一是百城。《北史·李孝伯传》一文中称藏书富有者为拥“百城”。

  三是万卷。杜甫《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喻博学,后人用以代指数量惊人的书。

  二是书田。把耕田比喻成读书,因此读书也叫做“书田”。其典故出自《王迈·送族侄千里归漳浦诗》。

  四是经笥。经指经书,也泛指最重要的有指导性的著作;笥是装书的箱子。因此经笥比喻书多又好,也有博学之意。

  五是五车。《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其中书多到用五辆车载,说明书多学识也丰富,成语中“学富五车”说的就是学识渊博。

  六是丹铅。丹是丹砂,铅是铅粉,这两样都是古代点校书籍时所用。后人亦用丹铅表示为借代经过点校或考证的书籍。

  七是灾梨枣。古代用梨木和枣木刻书,如果用来刻质量差的文章,就是让梨枣木受灾。比喻不好的文章、坏的书。

  八是千钟粟、黄金屋、颜如玉。宋真宗《劝学文》就有写到,封建时代常用千钟粟、黄金屋、颜如玉来代指书籍。

  九是汗牛充栋。柳宗元《陆文通先生墓表》一文有出现其说法,后人用“汗牛”、“充栋”或“汗牛充栋”来代指极为丰富的藏书。

时间: 2024-11-26 13:48:11

书的别称和雅称 古人对读书的雅称的相关文章

古人对石头的雅称 古人对石头的雅称有什么

古人对石头的雅称有:龙晶.海蓝宝石.石榴石.橄榄石等.龙晶又名黑曜石,是一种自然形成的黑色宝石.海蓝宝石是一种颜色呈天蓝色至海蓝色或带绿的宝石,形状多呈柱状.石榴石外形类似石榴籽,故而得名,其常呈菱形十二面体.四角三八面体. 橄榄石,天然宝石,其母岩是地幔最主要的造岩矿物,是一种镁与铁的硅酸盐.主要成分是铁.镁.硅,同时可含有锰.镍.钴等元素.晶体呈现粒状,在岩石中呈分散颗粒或粒状集合体.属于岛状硅酸盐.橄榄石可蚀变形成蛇纹石或菱镁矿,可以作为耐火材料. 宝石级橄榄石主要分为浓黄绿色橄榄石.金黄

古人对晚霞的雅称 古人对晚霞的雅称是什么

红霞.彩霞.云霞.锦霞.落霞.霞光.霞影.余霞.残霞.暮霞.霞帔.丹霞.归霞等等.红霞:傍晚,西北方向一片红霞,霞光照在红房子上面跟阴沉的天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残霞:指的是残馀的晚霞.暮霞:汉语词语,意思是晚霞.云霞:汉语词汇,解释是彩云和彩霞. 彩霞是指彩色的云霞,类似于彩虹的.在早晚发生的一种光线现象.早晨的称"朝霞",云体本身色彩暗淡且形体巨大,傍晚的曰"晚霞",又名"火烧云",色彩红艳,形状多变,云体较小. 锦霞:色彩鲜艳的云霞.喻灿烂似

古人对庭院的雅称 庭院的别称和雅称

古人对庭院的雅称是天井.院落.院子.庭院指建筑物(包括亭.台.楼.榭)前后左右或被建筑物包围的场地通称为庭或庭院.即一个建筑的所有附属场地.植被等.我国的古建筑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体系最完整的建筑体系.从单体建筑到院落组合,城市规划,园林布置等在世界建筑史中都处于领先地位:中国建筑独一无二地体现了的"天人合一"的建筑思想. 资料扩展 我国古代最大的庭院是太和殿.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明清古代宫殿建筑,东方三大殿之一,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大殿.位于北京紫禁城南北主轴线的显要位置,明永乐

古人谈读书其一其二翻译 古人谈读书二则翻译

1.天资聪明而且好学的人,不会认为向比自己地位低.比自己学识差的人请教为耻.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的智慧.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满足,教人不知道疲倦2.我曾说:读书讲究"三到",读书时要专心,要看,要读.心思不在书上,眼睛也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没有统一,只是随便地读,那么一定记不住,就算记住了,也记不长久.这三到中,心到最重要.若心集中了,眼和口还会不集中吗? 原文:"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

古人谈读书翻译 古人谈读书翻译为白话文

天资聪颖且好学的人,不耻于向地位低于自己.学识不如自己的人请教.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满足,教人不知道疲倦. 我曾经说:读书讲究"三到",即读书时要专心,要认真看,要诵读.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没有专注统一,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那么一定不会记住,就算记住了,也记不长久.这三到中,心到最重要.若心神集中了,眼和口还会不集中吗? 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有志气则绝对不会甘心居

古人谈读书其一的翻译 古人谈读书其一的翻译全部

<古人谈读书>其一的翻译: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满足,教人不知道疲倦.<古人谈读书>是三则关于古人读书的言论总编,从<论语>.<训学斋规>.<曾文正公全集>三部文献中总结古人读书的方法. <古人谈读书>的原文: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古人谈

古人谈读书一的翻译 古人谈读书的翻译简短

<古人谈读书>翻译: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满足,教人不知道疲倦.我曾经说:读书讲究"三到",即读书时要专心,要认真看,要诵读.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没有专注统一,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那么一定不会记住,就算记住了,也记不长久. 这三到中,心到最重要.若心神集中了,眼和口还会不集中吗? 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见识,第

古人谈读书课文的翻译 古人谈读书怎么翻译

<古人谈读书>课文其一翻译: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满足,教人不知道疲倦.原文: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古人谈读书>课文其二翻译:我曾经说:读书讲究"三到",即读书时要专心,要认真看,要诵读.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没有专注统一,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那

古人谈读书的翻译 古人谈读书的翻译第一首

<古人谈读书>的其一<论语>翻译: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满足,教人不知道疲倦.<古人谈读书>的其一<论语>原文: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古人谈读书>的其二朱熹翻译:我曾经说:读书讲究"三到",即读书时要专心,要认真看,要诵读.心思不在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