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什么意思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出处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意思:年老的千里马虽然伏在马槽旁,雄心壮志仍是驰骋千里。比喻有志向的人虽然年老,仍有雄心壮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出自《龟虽寿》。

《龟虽寿》原文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龟虽寿》翻译

  神龟虽然十分长寿,但生命终究会有结束的一天;腾蛇尽管能腾云乘雾飞行,但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年老的千里马虽然伏在马槽旁,雄心壮志仍是驰骋千里;壮志凌云的人士即便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心也永不止息。人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决定;调养好身心,就定可以益寿延年。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龟虽寿》赏析

文中作者自比一匹上了年纪的千里马,虽然形老体衰,屈居枥下,但胸中仍然激荡着驰骋千里的豪情壮志,表现了其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充满了对生活的真切体验,有着一种真挚而浓烈的感情力量。全诗诗情与哲理交融,构思新巧,语言清峻刚健,融哲理思考、慷慨激情和艺术形象于一炉,述理、明志、抒情在具体的艺术形象中实现了完美的结合。

  《龟虽寿》注释

  1、此诗为曹操组诗作品《步出夏门行》中的第四首,诗题是后人从诗歌的开头取三字而来。

  2、“神龟”二句:神龟虽能长寿,但也有死亡的时候。神龟:传说中的通灵之龟,能活几千岁。寿:长寿。竟:终结,这里指死亡。

  3、螣(téng)蛇:一作“腾蛇”,是一种会腾云驾雾的蛇,是一种仙兽。又一说为星宿之一,有“勾陈腾蛇”之说。出自《山海经·中山经》。

  4、骥(jì):良马,千里马。

  5、枥(lì):马槽。

  6、烈士:有远大抱负的人。

  7、暮年:晚年。

  8、已:停止。

  9、盈缩:指人的寿命长短。盈,满,引申为长。缩,亏,引申为短。

  10、但:仅,只。

  11、养怡:指调养身心,保持身心健康。怡,愉快、和乐。

  12、“幸甚”二句:此二句是附文,跟正文没关系,只是抒发作者感情,是乐府诗的一种形式性结尾。

  《龟虽寿》创作背景

  建安十年,曹操摧毁了袁绍在河北的统治根基,袁绍呕血而死,其子袁谭、袁尚逃到乌桓,勾结乌桓贵族多次入塞为害。曹操为摆脱被动局面,采用了谋士郭嘉的意见,于建安十二年(207)夏率师北征,五月至七月皆无果,后接受田畴建议,断然改道,经徐无山,出庐龙塞,直指柳城,一战告捷。九月,胜利回师,途经碣石等地,曹操写了《步出夏门行》这一组诗。

  此篇为组诗的第四首,写作时间比《观沧海》稍晚,大约在公元207年末或208年初,即在他平定乌桓叛乱、消灭袁绍残余势力之后,南下征讨荆、吴之前。此时曹操已经五十三岁了,回首起自己的人生路程,无限感慨而有此篇。

  《龟虽寿》作者介绍

  曹操,字孟德,谯(今安徽亳县)县人,建安时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建安元年(196)迎献帝都许(今河南许昌东),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官渡之战大破军阀袁绍后,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建安十三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后封魏王。子曹丕称帝,追尊为武帝。

时间: 2024-12-08 21:53:31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什么意思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出处的相关文章

老骥伏枥的现代意思 老骥伏枥什么意思

"老骥伏枥"意思是老当益壮,即人虽步入老年,但仍有伟大的理想和抱负.该词出自东汉文学家.政治家曹操的<龟虽寿>,该诗是一首四言乐府诗.作者以一匹年迈的千里马自喻,表现其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表达了诗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热爱生活的乐观精神. 原文: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意思是:神龟虽能长寿,但也有死亡的时候.腾蛇尽管能乘雾飞行,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志指的是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意思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志"指的是:志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意思是:老了的千里马即使卧在马槽里,也依然拥有日行千里的志向.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意思相近的词语有:老当益壮.宝刀不老. 老骥伏枥的用例 1. 老骥伏枥的老王,平日的生活起居都自行打理,不愿劳驾别人. 2. 他晚年仍对科研工作努力钻研,真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3. 与少壮派的枝野相比,与谢野馨算得上是老骥伏枥. 4. 如今他虽已退

老马伏骥是什么意思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什么意思

"老马伏骥"即"老骥伏枥",意思是人上了年纪之后,还有雄心壮志,一般用来比喻心有志向的老年人."骥":良马,千里马.出自于曹操的诗<龟虽寿>,原诗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近义词:老当益壮.壮志凌云.反义词:老气横秋.老态龙钟. 示例: 1.用飞龙在天,对老骥伏枥.(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一) 2."老骥伏枥,虽未歇于壮心:逆风撑船,终不离于旧处."(宋•陆游<与何蜀州启>) 3.他晚年仍在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志指的是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志指的是什么志

"志"指的是:志向.这句诗出自三国时期魏主曹操的<龟虽寿>一文,意思为:年老的千里马虽然伏在马槽旁,雄心壮志仍是驰骋千里.比喻有志向的人虽然年老,仍有雄心壮志,人老心不老.原句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龟虽寿 作者: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作者自比一匹上了年纪的千里马,虽然形老体衰,屈居枥下,但胸中仍然激荡着驰骋千里的豪

老骥伏枥的主人公是谁 老骥伏枥说的是谁

<老骥伏枥>的主人公是曹操,曹操是<三国演义>中志向最为远大的一个历史人物.老骥伏枥常用来比喻有志向的人虽然年老,仍有雄心壮志. <老骥伏枥>的故事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五月,曹操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大败袁绍;此后军威大振,曹操也更加雄心勃勃. 这年七月,曹操远征乌桓.大军一到柳城,即大败乌桓骑兵,杀死了单于蹋顿.袁绍的儿子袁尚.袁熙从柳城逃命至平州公孙康处.曹操手下的大将知道了这件事后,劝曹操乘胜出击,但是曹操觉得过一段时间,他们一定会自相残杀.于是不顾众大将的建议,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典故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出处

陈蕃字仲举,在他15岁的时候,曾经独自住在一处,庭院和屋舍十分杂乱,他父亲同城的朋友薛勤来拜访他,对他说:"小伙子你为什么不打扫下房间来迎接客人呢?"陈蕃说:"大丈夫处理事情,应当以扫除天下的坏事为己任.怎么能在意一间房子呢?"薛勤当即反问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陈蕃无言以对.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出处 意思是:连一间屋子都不打扫,怎么能够治理天下呢?告诉我们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开始积累,才能做成一番大事业.这句话的原文并非如此,其真正的原文是

士可杀不可辱的典故 士可杀不可辱的出处

士可杀不可辱的出处是<礼记·儒行>,关于它的典故是广州都督裴伷先获罪下狱的故事.这个故事讲的是裴伷先获罪下狱,唐玄宗不知如何处理,宰相张嘉贞提议打板子,而另一名宰相张说却认为"士可杀不可辱",不应该再加侮辱他. 士可杀不可辱的出处 出处:<礼记·儒行>:"儒者可亲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杀而不可辱也." 译文:" 儒者可以亲近但是不可以威胁,可以接近却不可逼迫,可以杀害而不可侮辱.他们的日常生活不奢侈,饮食不丰美.对他们的过失

清明节的来历 清明节的出处

清明节的来历如下:在春秋时期,晋文公为了逼出隐居深山的介子推,火烧深山,介子推依然不出,最后发现介子推背着母亲死在柳树下.后晋文公将介子推的忌日定为寒食节,百姓不准开火煮食,只能食用冷食. 清明节的来历 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在外,臣子介子推割肉煮肉汤喂主公,待重耳成为晋文公,重赏群臣,独忘了介子推.为逼出归隐的介子推,晋文公火烧深山,结果发现介子推背着老母死于柳树下.晋文公为纪念介子推,将其忌日定为寒食节,每逢忌日,不许民众开火,只能吃冷食. 清明节的出处 在唐代时,清明节已经和寒食节并称

道德沦丧人性扭曲原句 道德沦丧人性扭曲的出处

道德沦丧人性扭曲原句是:"这一切的背后是良心的泯灭,还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扭曲."这句话出自CCTV12播出的节目<道德观察>. 道德沦丧人性扭曲原句 "道德沦丧人性扭曲"这句话在网络上十分流行,但很多人早已不知道它最早的出处,其实它是出自CCTV12的一个法制节目<道德观察>,其原句是"这一切的背后是良心的泯灭,还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扭曲." 道德观察是什么节目 <道德观察>节目主要讲的是一些关于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