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子弄冰诗意 稚子弄冰后两句诗意

  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盘中的冰块脱下,提在手中。轻轻敲打,冰块发出穿林而过的响声,当欣赏者正醉心于那穿林而过的响声时,忽然却听到了另一种声音--冰块落地,发出了如玻璃破碎的声音。

  《稚子弄冰》

  唐朝文学家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整首诗突出了一个“稚”这个字。童心和乐趣可以让孩子忘记严冬的寒冷,让他们像以往一样充满活力和快乐。只有从内心尊重儿童的纯真,诗人才能如此生动地描绘儿童玩冰的乐趣和景象。

  注释

  ①稚子:指幼稚、天真的孩子。

  ②脱晓冰:在这里指儿童晨起,从结成坚冰的铜盆里剜冰。

  ③铮:指古代的一种像锣的乐器。

  ④磬(qìng):四声 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石制成,可以悬挂在墙上。

  ⑤玻璃:指古时候的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现在的玻璃。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字廷秀,号诚斋,自号诚斋野客 。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乡椪塘村)人。 南宋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时间: 2024-08-09 02:58:28

稚子弄冰诗意 稚子弄冰后两句诗意的相关文章

登鹳雀楼后两句的意思 登鹳雀楼后两句写什么

<登鹳雀楼>后两句写所想,意思是若想将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登鹳雀楼>是唐代作者王之涣所写的一首绝句,整首诗体现出了作者不凡的胸襟抱负.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赏析 诗的前两句写的是诗人眼睛所看见的,后两句写的则是作者心中所想.诗的第一句写的是登上楼之后望见的景色,写了天空的景色.远方的景色和朝西边望去的景色,使人流连忘返.诗的第二句写的诗近景,作者由近望到远,再由西望到东,将整个画面显

绝句后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象 绝句后两句写什么景色

<绝句>后两句描写了作者坐在窗前,望着西岭上的积雪,看着从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的景象,寄托着诗人对时光流逝,孤独而无聊的失落之意. <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鸣叫,一行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坐在窗前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赏析 诗的前两句写黄鹂在柳枝上鸣叫,白鹭从水中飞上蓝天,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了欢快的场景.再以黄.白.翠.青等鲜艳的颜色,营

十五夜望月后两句写什么 十五夜望月后两句赏析

<十五夜望月>后两句借月亮表达了作者对故乡亲人的怀念之情.后两句作者没有直抒思乡之情,而是用了一种委婉的疑问语气,将诗人望月时的神情描写地活灵活现,既写出了夜的沧凉,也写了诗人的思念.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译文 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秋露无声无息打湿了院中桂花. 今天晚上人们都仰望当空明月,不知道这秋思之情落在了谁家? 作者简介 <十五夜望月>的作者是王建,字仲初,唐朝诗人.王建出生寒微,一

十五夜望月后两句抒发了望月者怎样的情感 十五夜望月后两句抒发的情感

<十五夜望月>后两句抒发了诗人在中秋夜却不得与亲朋团圆的孤单与寂寥.全诗描绘了诗人在中秋夜独自望月的凄清景象,表现出诗人寂寥.冷清的心境,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十五夜望月>的主要内容 全诗以中秋节思亲为主题,展现了诗人在中秋佳节独自赏月的景象.月光将庭院的地面铺上了一层雪白,鸦雀在树上栖息着.冰凉的秋露悄无声息得打湿了院中桂花.今天晚上人们都仰望明月,不知道谁在这时候怀着秋思.诗人由身边凄清孤寂的景象,引出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情境,从而抒发出诗人在中秋时心中的思亲愁绪. &

江畔独步寻花后两句交代了什么 江畔独步寻花表达了诗人什么

<江畔独步寻花>后两句使用了对偶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春意闹的情趣渲染出来,表达了诗人对鲜花和大自然的热爱以及赞美,也表现了作者醉心于美景,心怀喜悦的内心情感. <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译文 黄四娘家周围小路开满鲜花,万千花朵压弯枝条离地低又低. 嬉闹的彩蝶在花间盘旋飞舞不舍离去,自由自在的小黄莺叫声悦耳动人. 赏析 首句点明寻花的地点,是在"黄四娘家"的小路上.次句"千朵万朵&qu

村晚古诗后两句的情景 村晚后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古诗<村晚>后两句描绘了放牛回家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用短笛随意地吹奏着不成调的曲子的情景.这两句构成了一幅有趣的农村晚景图,表现出了牧童无忧无虑.悠闲自在的情致,给人一种恬静悠远的美好感觉. 村晚 宋代 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译文:在一个长满水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满满的,山衔住落日淹没了水波.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随意地用短笛吹奏着不成调的的乐曲. 这是一首描写农村晚景的诗,诗人即景而写,构成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诗人把池塘.山.

独坐敬亭山后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独坐敬亭山后两句的修辞手法

<独坐敬亭山>后两句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诗人将敬亭山拟人化,看作能够了解自己心境的知己,表达了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同时此处通过写山的"有情",反衬出人的"无情",从而表露出诗人心中的孤独与不得志的愁情. <独坐敬亭山>的赏析 全诗前两句描绘了"群鸟高飞无影无踪,孤云独去自在悠闲"的景象,表现出一幅清幽平静的画面,以"动"衬"静",正烘托出诗人心灵的孤独寂寞.后两句"相看两不

从军行后两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从军行后两句表达了什么感情

<从军行>的后两句为"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表达了诗人虽然身为书生,但却想要投笔从戎.为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激情.这句话的意思是:宁愿做一个下级军官为国征战,也好过做一个白面书生. <从军行>的赏析 全诗描绘了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的过程.首联"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写出了战事紧急,表现了书生那种由衷的爱国激情;颔联和颈联写两军对峙时的紧张场面,现出征将士冒雪同敌人搏斗的坚强无畏精神和在战鼓声激励下奋勇杀敌的悲壮激烈场面.尾联"宁为

竹石前两句写什么后两句写什么 竹石这首诗前两句写了什么

<竹石>前两句写竹子扎根在岩石中,表现了竹子的坚定品格,后两句写恶劣的客观环境对劲竹的磨练与考验,突出了竹子顽强不息的生命力,从而表达自己不畏强权的精神.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译文 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经历无数磨难和打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竹诗.诗人所赞颂的并非竹的柔美,而是竹的刚毅.前两句赞美立根于破岩中的劲竹的内在精神.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