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全诗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全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出自毛泽东所作的《七律·长征》,全诗通过生动典型的事例,热情洋溢地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难,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七律长征》翻译

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一颗泥丸。

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热气腾腾。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

  《七律长征》注释

  1、七律:七律是律诗的一种,每篇一般为八句,每句七个字,分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偶句末一字押平声韵,首句末字可押可不押,必须一韵到底;句内和句间要讲平仄,中间四句按常规要用对仗。

  2、难:艰难险阻。

  3、等闲:不怕困难,不可阻止。

  4、五岭: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横亘在江西、湖南、两广之间。

  5、逶迤: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

  6、细浪:作者自释:“把山比作‘细浪’、‘泥丸’,是‘等闲’之意。”

  7、乌蒙:山名。乌蒙山,在贵州西部与云南东北部的交界处,北临金沙江,山势陡峭。

  8、泥丸:小泥球,整句意思说险峻的乌蒙山在红军战士的脚下,就像是一个小泥球一样。

  9、金沙:金沙江,指长江上游自青海省玉树县至四川省宜宾市的一段,云南等地也有支流。

  10、云崖暖:是指浪花拍打悬崖峭壁,溅起阵阵雾水,在红军的眼中像是冒出的蒸汽一样。(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暖:被一些学者指为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心情,也有学者说意思为直译后的温暖。)

  11、大渡桥:指四川省西部泸定县大渡河上的泸定桥。

  12、铁索:大渡河上泸定桥,它是用十三根铁索组成的桥。

  13、寒:影射敌人的冷酷与形势的严峻。

  14、岷(mín)山:中国西部大山。位于甘肃省西南、四川省北部。西北-东南走向。西北接西倾山,南与邛崃山相连。包括甘肃南部的迭山,甘肃、四川边境的摩天岭。

  15、尽开颜:红军的长征到达目的地了,他们取得了胜利,所以个个都笑逐颜开。

  《七律长征》赏析

  《七律·长征》仅用56个字,便高度概括了长征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通过生动典型的事例,热情洋溢地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难,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这首诗的首联是全诗的统领,以直白的语言,豪迈的语势,高屋建瓴,高度概括了红军在长征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给整首诗奠定了轻松豪迈、气度不凡的基调。

  颔联承接“千山”,沿着红军长征的路线,俯瞰五岭和乌蒙山这两个典型的高山峻岭,以点带面地描绘了“腾越五座岭”和“疾跨乌蒙山”两幅“长征图”,这两句写出了红军对山的征服。

  颈联承接“万水”,诗人还是以点带面选择了“巧渡金沙江”和“强渡大渡河”两幅“长征图”。奔腾的金沙江水拍打着两岸高耸入云的山崖,山山水水都在为红军的胜利纵情欢唱。横跨在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没有木板,只留下十三根铁索,令人望而生寒,这两句写出了红军对水的征服。

  尾联描述了长征最后的历程,那是一幅“喜踏岷山雪”的“长征图”。此联是对首联的回应。

  纵观全诗,气势磅礴,气魄宏伟,格调高昂,笔力雄健。不仅大处雄浑,节奏强烈,而且小处精细,抑扬顿挫。诗中对仗极为工整,用词极为精妙。全诗对张牙舞爪、穷凶极恶的敌人不置一字,视之若无。

这种傲视山川的夺人之气,非百战百胜、总揽全局的三军统帅、一代伟人而不能拥有此胸怀,无此胸怀亦不能出此语。

  《七律长征》创作背景

  这首七律是作于红军战士越过岷山后,长征即将胜利结束前不久的途中。

《七律长征》作者介绍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生于湖南湘潭韶山一个农民家庭。代表作品有《矛盾论》《实践论》《论持久战》《沁园春·雪》等,有《毛泽东选集》。

时间: 2024-11-09 09:42:43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全诗的相关文章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远征的原因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告诉我们要

远征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导致红军不得不进行战略转移.因此红军从瑞金出来转而北上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之路,顺便通过长途行军锻炼革命意志.这一切都是为了人民的解放,为了新中国的成立. 扩展资料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期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 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

七律长征尾联在全诗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 七律长征尾联表现了什么

<七律·长征>的尾联是"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该联是对首联的回应,尾联中的"更喜"对应首联的"不怕",起到了强化主题.升华诗旨的作用."尽开颜"三字写三军的欢笑,这是最后胜利即将到来的欢笑,简单几字便使全诗的乐观主义精神得到了进一步的兀现.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律长征全诗的意思 七律长征全诗的翻译

意思: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一颗泥丸. 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热气腾腾.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 <七律长征>原文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

乌蒙磅礴走泥丸全诗的诗的意思 七律长征原文

意思 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一颗泥丸.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热气腾腾.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 "乌蒙磅礴走泥丸"出自毛泽东所作的<七律·长征>. <七律·长征>原文 七律·长征 作者: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七律长征全诗翻译及诗意 七律长征赏析

翻译: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一颗泥丸. 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热气腾腾.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 <七律长征>原文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

七律长征全诗的意思

七律长征全诗的意思: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一颗泥丸. 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热气腾腾.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 <七律·长征>全诗通过生动典型的事例,热情洋溢地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难,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七律长征>原文

七律长征中的等闲是什么意思 七律长征等闲完整句

七律长征中的等闲意思:不怕困难,不可阻止.用"等闲"表明了红军长征中不怕困难不畏艰难,勇夺胜利.<七律·长征>是一首七言律诗,选自<毛泽东诗词集>,这首诗写于1935年10月,当时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回顾长征一年来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 <七律长征>原文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律长征全诗赏析 七律长征全诗的诗意

赏析:<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是在红军战士越过岷山后,长征即将胜利结束前不久的途中写下的,这首诗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作品原文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翻译: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

大雨落幽燕全诗解释 大雨落幽燕全文译文

大雨落在了幽燕,滔滔波浪连天,秦皇岛外的打渔船,在汪洋里面已经看不见了,也不知道它漂去了哪里.往事距今已经有了千年,那个时候魏武帝曹操跃马挥鞭,东巡至碣石山吟咏留下诗篇.现在的北戴河,依旧秋风萧瑟,但是人间已经换了新的样貌. <浪淘沙·北戴河> 毛泽东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 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赏析 诗的一二句写出了毛泽东和老渔民交谈时候的美好回忆,寄托了毛泽东对海上渔船的关心与牵挂.诗的前两句有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