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辞原文及翻译 归去来兮辞的原文及翻译

  《归去来兮辞》原文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归去来兮辞》翻译

  我家境贫困,靠耕田不足自给。年幼的孩子很多,米瓮里没有积蓄的粮食,养活全家老幼还找不到什么办法。亲戚朋友都劝我出去做官,我豁然而有所思虑,但求取一官半职也没有途径。恰巧遇到四方勤王的大事,诸侯大臣都以广施惠爱作为美德。我的叔父见我家境贫困,就举荐我任职于小县县令。这时讨伐桓玄的战争还没有结束,心里也害怕出远差。彭泽县离家只有百余里路程,公田里种植的粮食,足够酿酒,故而就向叔父谋求这个官职。到任后不久,很怀念家乡,便有归去的心愿。为什么呢?我本性真率,无法改变。饥饿寒冷虽也令人感觉痛切,但违背自己的意愿则更使我心身交病。先前曾在官场里应酬周旋,那都是为了嘴巴肚子而役使自己。于是惆怅感慨,为平生的抱负未能实现而深感惭愧。本指望干完一年就整好衣服乘夜离去。不久,嫁到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一心想赶快奔赴吊丧,于是自己请求免去了职务。自仲秋到入冬,任职一共八十多天。因这件事顺遂了心愿,而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归去来兮”。时在乙巳年十一月。

  回去吧!田园都将要荒芜了,为什么不回去呢?既然自己的心灵被躯壳所役使,那为什么悲愁失意?我明悟过去的错误已不可挽回,但明白未发生的事尚可补救。我确实入了迷途,但不算太远,已觉悟如今的选择是正确的,而曾经的行为才是迷途。船在水面轻轻地飘荡着前进,轻快前行,风轻飘飞舞,吹起了衣袂翩翩。我向行人询问前面的路,恨天亮的太慢。

  终于看到了自己的家,心中欣喜,奔跑过去。家僮欢快地迎接我,幼儿们守候在门庭等待。院子里的小路快要荒芜了,松菊还长在那里。我带着幼儿们进入屋室,早有清酿溢满了酒樽。我端起酒壶酒杯自斟自饮,看看院子里的树木,觉得很愉快;倚着南窗寄托傲然自得的心情,觉得住在简陋的小屋里也非常舒服。天天到院子里走走,自成一种乐趣,小园的门经常地关闭,拄着拐杖出去走走,随时随地休息,时时抬头望着远方。云气自然而然的从山里冒出,倦飞的小鸟也知道飞回巢中;阳光黯淡,太阳快落下去了,手抚孤松徘徊。

  回来呀!我要跟世俗之人断绝交游。世事与我所想的相违背,再出外远行又有什么追求?以亲人间的知心话为愉悦,以弹琴读书为乐来消除忧愁。农夫告诉我春天到了,西边田野里要开始耕种了。有时叫上一辆有帷的小车,有时划过一艘小船。有时经过幽深曲折的山谷,有时走过高低不平的山路。草木茂盛,水流细微。羡慕自然界的万物一到春天便及时生长茂盛,感叹自己的一生行将结束。

  算了吧!活在世上还能有多久,为什么不放下心来任其自然地生死?为什么心神不定,想要到哪里去?富贵不是我所求,修成神仙是没有希望的。趁着春天美好的时光,独自外出。有时放下手杖,拿起农具除草培土;登上东边的高岗放声呼啸,傍着清清的溪流吟诵诗篇。姑且顺其自然走完生命的路程,抱定乐安天命的主意,还有什么可犹疑的呢!

  《归去来兮辞》作者介绍

  陶渊明,东晋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治今江西九江)人。《晋书》《宋书》均谓其为系陶侃曾孙。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后去职归隐,绝意仕途。长于诗文辞赋。

诗多描绘田园风光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往往隐寓着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和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以及对太平社会的向往;也写及对人生短暂的焦虑和顺应自然、乐天安命的人生观念,有较多哲理成分。其艺术特色兼有平淡与爽朗之胜;语言质朴自然,而又颇为精练,具有独特风格。有《陶渊明集》。

时间: 2024-08-31 14:10:27

归去来兮辞原文及翻译 归去来兮辞的原文及翻译的相关文章

晏子辞千金文言文翻译 晏子辞千金节选

<晏子辞千金>的翻译:晏子正吃饭的时候,齐景公派来的使臣到了,晏子分出部分食物,让使臣吃,结果使臣没吃饱,晏子也没吃饱.使臣回去后,把这件事告诉齐景公.齐景公惊叹道:"唉!晏子的家真像你说的这样穷!我不了解,这是我过错."就派公差送去千金与税款,让他用千金与市租供养宾客. 晏子没有接受.多次相送,最终(晏子)拜两拜而辞谢道:"我家不贫穷,由于您赏赐,恩泽遍及父族.母族.妻族,延伸到朋友,并以此救济百姓,您赏赐够丰厚了,我家不贫穷啊.我听人这样说,从君主那里拿来厚赏

蜀道难一句原文一句翻译 蜀道难一句原文一句的翻译

<蜀道难>原文一句翻译一句:原文:噫吁嚱,危乎高哉!译文:噫,哎呀,好高啊好险啊!原文: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译文: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原文: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译文:蚕丛和鱼凫是古蜀国的帝王,他们开国的事业何等茫然. 原文: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译文:从古到今四万八千年,秦蜀二地从不通人烟. 原文: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译文:西面太白山上只有鸟飞的路线,可以通往峨眉山巅. 原文: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译文:多少壮士在地裂山崩中死去,然后才有一条天

王安石辞妾文言文翻译 王安石辞妾文言文翻译注释

<王安石辞妾>的翻译:王荆公升任为知制诰时,吴夫人给他买了一个小妾,荆公见到了小妾,便说:"这是谁?"那女子说:"夫人让我在您身边侍奉您."王荆公说:"你是谁家的?"那女子说:"我的丈夫是军中官员,运米时船沉,家中财产全部用尽(用来赔偿)还不够,还要卖了我来补偿." 王荆公伤感地说:"夫人花了多少钱买你?"女子说:"九十万钱."王荆公叫来她的丈夫,让那对夫妇和好如初,把钱全赏

列子辞子阳之粟翻译 列子辞子阳之粟文言文翻译

<列子辞子阳之粟>翻译:列子的生活贫穷,脸上的样子常有饥色.有人跟郑国的子阳说起这件事:"列御寇,大概是个有道之人,居住在你的国家却这般贫困,你应该不喜欢士人吧?"郑国的子阳马上派遣官吏给列子赠送米粟.列子看见使者,拜了两次后辞谢了好意. 官吏离去后,列子进到屋里,列子的妻子埋怨他并且拍着胸脯伤心地说:"我听说作为有道的人的妻子儿女,都能够享尽逸乐,可是如今我们却面有饥色.郑相子阳瞧得起先生方才会把食物赠送给先生,可是先生却拒不接受,这难道不是命里注定要忍饥挨饿吗

韩康伯不畏天寒文言文翻译 韩康伯辞辉的翻译

文言文<韩康伯不畏天寒>的翻译:在韩康伯几岁的时候,家境非常贫苦,到了最冷的季节,他也只穿了短袄,还是他的母亲殷夫人自己做的短袄.她让康伯提着熨斗,对康伯说:"你先穿着短袄,过段时间再给你做夹裤." 儿子说:"已经够了,不需要夹裤." 母亲问他原因,他回答说:" 火在熨斗里,熨斗把就热了,我现在穿着短袄,下身也暖和了,所以不要了." 母亲对康伯的回答感到非常诧异,知道康伯将来一定会成为治国之才. <韩康伯不畏天寒>的原文

氓原文及翻译一句一译 氓翻译白话文

原文: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翻译:那个人老实忠厚,怀抱布匹来换丝.其实不是真换丝,找个机会谈婚事.送郎送过淇水西,一直送到顿丘.并非我要拖延约定的婚期而不肯嫁,是因为你没有找好媒人.请郎君不要生气,秋天到了来迎娶. 氓原文及翻译一句一译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翻译:那个人老实忠厚,怀抱布匹来换丝.其实不是真换丝,找个机会谈婚事.送郎送过淇水

宋史王安石传原文及翻译解析 王安石传原文及其翻译

<宋史·王安石传>原文 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父益,都官员外郎.安石少好读书,一过目终身不忘.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 安石议论高奇,能以辩博济其说,果于自用,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于是上万言书,以为:"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坏,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法先王之政者,法其意而已.法其意,则吾所改易更革,不至乎倾骇天下之耳目,嚣天下之口,而固已合先王之政矣.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收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自古治世,未尝以财不足为公患也,患在

治本在得人文言文翻译 治本在得人文言文翻译及原文

治本在得人文言文翻译是:治国之本在于获得人才,获得人才在于审慎选拔,审慎选拔在于调查真情,没有任官得到合适的人才而国家不能实现大治的.苻坚说:"这话真可谓言辞简略而道理博深呀!"任命高泰为尚书郎.高泰固执地请求返回冀州,苻坚同意了.出自: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晋纪·晋纪二十五>. 原文: 苻坚召见高泰,悦之,问以为治之本.对曰:"治本在得人,得人在审举,审举在核真,未有官得其人而国家不治者也."坚曰:"可谓辞简而理博矣."以为尚书郎

小石潭记原文及翻译 小石潭记的原文翻译

<小石潭记>原文 小石潭记 唐·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