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偶书的诗意和赏析

诗意

  其一:我年少时离开家乡,到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鬓角的毛发却已斑白。家乡的孩童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我。他们笑着询问我: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其二:我离别家乡的时间实在已经是很长久了,回家后才感觉到家乡的人事变迁实在是太大了。只有门前那镜湖的碧水,在春风吹拂下泛起一圈一圈的波纹,还和五十多年前一模一样。

赏析

  《回乡偶书二首》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组诗作品,创作于诗人晚年辞官还乡之时。

  第一首诗在抒发诗人久客他乡的伤感的同时,也写出了久别回乡的亲切感;第二首诗抓住了家乡的变与不变的对比,流露出诗人对生活变迁、岁月沧桑、物是人非的感慨与无奈之情。

  这两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感情自然逼真,充满生活情趣。

  《回乡偶书二首》原文

  回乡偶书二首

  唐·贺知章

  其一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其二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回乡偶书二首》注释

  ⑴偶书:随便写的诗。偶,说明诗写作得很偶然,是随时有所见、有所感就写下来的。

  ⑵少小离家:贺知章三十七岁中进士,在此以前就离开家乡。老大:年纪大了。贺知章回乡时已年逾八十。

  ⑶乡音:家乡的口音。无改:没什么变化。一作“难改”。鬓毛衰:老年人须发稀疏变少。鬓毛,额角边靠近耳朵的头发。一作“面毛”。衰,此处应是减少的意思。

  ⑷相见:即看见我。相,带有指代性的副词。不相识:即不认识我。

  ⑸笑问:笑着询问。一作“却问”,一作“借问”。

  ⑹消磨:逐渐消失、消除。

  ⑺镜湖:湖泊名,在今浙江绍兴会稽山的北麓,方圆三百余里。贺知章的故乡就在镜湖边上。

  《回乡偶书二首》创作背景

  贺知章在唐玄宗天宝三载(744),辞去朝廷官职,告老返回故乡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萧山),时已八十六岁。此时距他离开家乡已有五十多个年头了。人生易老,世事沧桑,他心头有无限感慨,于是写下了这组诗。

  《回乡偶书二首》作者介绍

  贺知章,唐代诗人。字季真,越州永兴(今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人。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进士,授国子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后历任礼部侍郎、秘书监、太子宾客等职。

  为人旷达不羁,有“清谈风流”之誉,晚年尤纵,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贺知章属盛唐前期诗人,又是书法家,为“吴中四士”之一。作品大多散佚,现存诗二十首,多祭神乐章与应制诗,写景之作,较清新通俗。

时间: 2024-08-29 10:08:44

回乡偶书的诗意和赏析的相关文章

回乡偶书的诗意及赏析

诗意 其一:我年少时离开家乡,到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鬓角的毛发却已斑白.家乡的孩童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我.他们笑着询问我: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其二:我离别家乡的时间实在已经是很长久了,回家后才感觉到家乡的人事变迁实在是太大了.只有门前那镜湖的碧水,在春风吹拂下泛起一圈一圈的波纹,还和五十多年前一模一样. 赏析 <回乡偶书二首>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组诗作品,创作于诗人晚年辞官还乡之时. 第一首诗在抒发诗人久客他乡的伤感的同时,也写出了久别回乡的亲切感;第二首诗抓住了家乡的变与不变

回乡偶书的诗意及原文赏析

诗意 其一:我年少时离开家乡,到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鬓角的毛发却已斑白.家乡的孩童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我.他们笑着询问我: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其二:我离别家乡的时间实在已经是很长久了,回家后才感觉到家乡的人事变迁实在是太大了.只有门前那镜湖的碧水,在春风吹拂下泛起一圈一圈的波纹,还和五十多年前一模一样. 赏析 <回乡偶书二首>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组诗作品,创作于诗人晚年辞官还乡之时. 第一首诗在抒发诗人久客他乡的伤感的同时,也写出了久别回乡的亲切感;第二首诗抓住了家乡的变与不变

春夜喜雨全诗诗意及赏析 春夜喜雨原文

诗意:好雨是知道该下雨的时节的,正好下在春天植物萌发生长的时候.它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地落下,悄然无声地滋润着大地万物.在雨夜,野外的小路和乌云都是黑茫茫的,只有江船上的灯火格外明亮.天亮后,去看这带着雨的娇美红艳的花朵,整个锦官城变成了沉甸甸的鲜花盛开的世界. 赏析:此诗以极大的喜悦之情细致地描绘了春雨的特点和成都夜雨的景象,热情地讴歌了来得及时.滋润万物的春雨.诗人运用拟人手法,对春雨的描写,体物精微,细腻生动,绘声绘形.全诗意境淡雅,意蕴清幽,诗境与画境浑然一体,是一首传神入化.别具风韵的咏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诗意和赏析

诗意 其一:清晨走出西湖时天上还挂着残月,我陪友人穿过荷塘,走在杨柳依依的小道上.在这样的红花遍地.清凉阴阴的世界里,我们走过了南山,又绕到北山. 其二:六月里的西子湖啊,到底特殊,秀丽的风光和其他时节迥然不同.碧绿的莲叶连接天际,浩渺无尽,红日与荷花相映,色彩分外鲜艳娇红. 赏析:<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通过描写六月西湖的美丽景色,其中第二首广为传诵.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林子方的眷恋之情.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原文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二首 宋·

饮湖上初晴后雨的诗意及赏析

诗意: 其一 早晨迎客之时,晨曦渐渐地染红了群山:傍晚下了阵雨,客人不胜酒力渐入醉乡. 这种雨中之意可惜醉酒的友人没能领会,美丽的雨景应酌酒和"水仙王"一同欣赏. 其二 天清气朗时的西湖,水光盈盈波光楚楚:细雨迷濛中的西湖,山色空灵似有似无. 如果把这美丽的西湖比作绝代佳人西施,那么无论浓妆还是淡抹都令人倾倒折服. 赏析 这组诗共二首,但许多选本只看中第二首,因而第一首鲜为人知.其实这两首诗是一个整体.第二首虽好,却是第一首的注脚. 第一首所说的"此意自佳君不会"的

过故人庄诗意及赏析

诗意:老朋友预备丰盛的饭菜,邀请我去他乡村田家玩.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苍青的山峦在城外横卧.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手举酒杯闲谈庄稼情况.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再请君来这里观赏菊花. 赏析: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也写老朋友的情谊.通过写田园生活的风光,写出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同时抒发了诗人和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 <过故人庄>原文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过故人庄

赠刘景文诗的诗意和赏析

诗意: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赏析:此诗前半首说"荷尽菊残"仍要保持傲雪凌霜的气节,后半首通过"橙黄橘绿"来勉励朋友困难只是一时,乐观向上,切莫意志消沉.抒发作者的广阔胸襟和对同处窘境中友人的劝勉和支持,托物言志,意境高远. <赠刘景文>原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赠刘景文>注

《秋思》的诗意和赏析

赏析:天净沙秋思表达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诗意:苍老的树上枯藤缠绕,乌鸦黄昏时纷纷归巢.小桥下溪水潺潺,溪边人家炊烟缭绕.在瑟瑟秋风中骑着一匹瘦马,缓慢地走在荒凉的古道.夕阳西下,极度伤感的游子漂泊在天涯海角. <天净沙·秋思>原文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思>注释 1.枯藤:枯萎的枝蔓.昏鸦:黄昏时的乌鸦.昏,傍晚. 2.人家:农家.此句写出了诗人对温馨的家庭

送元二使安西的诗意和赏析

诗意:渭城清晨的细雨打湿了路边尘土,客舍边的杨柳愈发显得翠绿清新.劝君再饮下这杯离别的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再难遇到故人. 赏析:此诗前两句写渭城驿馆风景,交待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后二句转入伤别,却不着伤字,只用举杯劝酒来表达内心强烈深沉的惜别之情.全诗表达了作者与朋友之间依依惜别的深情,既有对友人的不舍,还有相见不知期的惆怅及对朋友前途的担忧. <送元二使安西>原文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元二使安西>注释 1.元二:姓元,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