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子由使契丹翻译及赏析 送子由使契丹原文

  翻译:我寄身此地和你隔着云海遥遥相望,何必因为你要远行又泪湿衣巾。你不辞劳苦充当信使去冒风雪,为的是要让异族认识朝廷杰出的精英。你将在沙漠留恋地回望京都夜月,梦魂定会越过湖山见到杭城春景。辽国国主若是问起你的家世,可别说朝中第一等人物只在苏家门庭。

  赏析:诗中抒写了兄弟远离的惜别之情,并以壮语鼓励弟弟:所以不辞辛劳不畏严寒出使,为的是使异族之邦了解宋朝杰出的人才和高度的文明。诗中又以想象之笔写出弟弟在异国他乡思念京都、思念兄长的情景,且谆谆嘱咐其切勿承认苏氏父子是最佳的人才,因为中原人才济济,不一而足。这首诗饱含着诗人热爱邦家民族、努力维护朝廷声誉的深厚感情。

  《送子由使契丹》原文

  送子由使契丹

  北宋·苏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应梦武林春。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

  《送子由使契丹》注释

  ⑴适:往。

  ⑵驿骑:犹言“驿使”,传驿的信使。凌:冲冒。

  ⑶天骄:汉时,匈奴自称“天之骄子”(《汉书·匈奴传》,后泛指强盛的边地民族。此处指契丹。凤麟:凤凰与麒麟,比喻杰出的、罕见的人才。

  ⑷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

  ⑸武林:山名,即今杭州西灵隐山,后多用武林指杭州。苏轼时知杭州。

  《送子由使契丹》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哲宗元祐四年(1089年),其时,苏轼54岁,以龙图阁学士出知杭州,苏辙迁翰林学士兼吏部尚书,在汴京。是年八月,苏辙奉命出使辽国,庆贺辽主生辰。

  《送子由使契丹》作者介绍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的散文家。他是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的进士,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礼部尚书。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刺新法下御史狱,遭贬。卒后追谥文忠。

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文学巨匠,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有《东坡七集》等。

时间: 2024-11-28 22:43:56

送子由使契丹翻译及赏析 送子由使契丹原文的相关文章

易水送别翻译及赏析 易水送别原文

翻译:在此地离别了燕太子丹,壮士荆轲愤怒头发冲冠.昔日的英豪人已经长逝,今天这易水还那样凄寒. 赏析:此诗描述作者在易水送别友人时的感受,并借咏史以喻今.前两句通过咏怀古事,写出作者送别友人的地点:后两句是怀古伤今之辞,抒发了作者的感慨.全诗构思巧妙,语言含蓄,寓意深远,感情强烈,笔调苍凉. <易水送别>原文 易水送别 唐·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易水送别>注释 ⑴易水:河流名,也称易河,位于河北省西部的易县境内,分南易水.中易水.北易水,为战

登高翻译及赏析 杜甫登高原文及翻译

翻译:天高风急猿猴凄厉的叫声显得十分悲凉,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深为憾恨鬓发日益增多,困顿潦倒病后停酒伤怀.赏析:<登高>是杜甫秋天在夔州所作,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 作文原文及翻译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

定风波苏轼翻译及赏析 定风波苏轼原文翻译及赏析

<定风波>翻译:宋神宗元丰五年的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赏析:此词为醉归遇雨抒怀之作.词人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全词即景生情,语言诙谐. 作品原文: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翻译:宋神宗元丰五年的三月七日,在沙湖道

临江仙陈与义翻译及赏析 临江仙陈与义原文及翻译

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翻译:回忆当年在午桥畅饮,在座的都是英雄豪杰.月光映在河面,随水悄悄流逝,在杏花稀疏的花影中,吹起竹笛直到天明.二十多年的经历好似一场梦,我虽身在,回首往昔却胆战心惊.闲来无事登上小阁楼观看新雨初晴的景致.古往今来多少历史事迹转瞬即逝,只有把它们编成歌的渔夫,还在那半夜里低声吟唱. 原文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陈与义[宋代]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

长相思古诗翻译及赏析 长相思古诗原文解释

<长相思>翻译:日日夜夜地思念啊,我思念的人在长安.秋夜里纺织娘在井栏啼鸣,微霜寒冷,竹席上充满寒气.孤灯昏暗暗思情无限浓烈,卷起窗帘望明月仰天长叹.亲爱的人相隔在九天云端.上面有长空一片渺渺茫茫,下面有清水卷起万丈波澜.天长地远日夜跋涉多艰苦,梦魂也难飞越这重重关山.日日夜夜地思念啊,相思之情痛断心肝. <长相思>原文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

渡汉江翻译及赏析 渡汉江古诗原文及翻译

<渡汉江>翻译:流放岭南与亲人断绝了音信,熬过了冬天又经历一个新春.越走近故乡心里就越是胆怯,不敢打听从家那边过来的人.<渡汉江>是唐代诗人宋之问(一说李频)创作的一首诗.此诗一说作于宋之问神龙二年途经汉水时.另一说,此诗是李频由贬所泷州逃归洛阳,途经汉江时所作. <渡汉江>原文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渡汉江>赏析 该诗意在写思乡情切,表现出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挚爱之情和游子远归家乡时激动.不安.畏怯的复杂心理.前两句主要写追叙

记承天寺夜游原文翻译及赏析 记承天寺夜游原文翻译和赏析

翻译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恰好看到这时月光从门户射进来,不由得生出夜游的兴致,于是高兴地起身出门.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我俩就一起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的月光宛如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那是庭院里的竹子和松柏树枝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记承天寺夜游>赏析 文章对月夜景色作了美妙描绘,真实地记录了作者被贬黄州的一个生活片段,也体现了他与张怀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翻译及赏析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原文

翻译:登上岳阳楼览尽四周风光,江水辽远通向开阔的洞庭.看见大雁南飞引走我忧愁之心,远处的山峰又衔来一轮好月.在高入云间的楼上下榻设席,如同在天上传杯饮酒.醉酒之后兴起了凉风,吹得衣袖随风舞动我们随之而回. 赏析:此诗描写诗人登岳阳楼极目远眺天岳山之南所见到的景象,表现了一时乐以忘忧的闲适旷达的襟怀.全诗没有正面描写楼高,而是运用陪衬.烘托和夸张的手法,从俯视.遥望.纵观.感觉等不同角度形容楼之高,不露斧凿痕迹,自然浑成,巧夺天工,风格飘逸潇洒.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原文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楼观

蒹葭翻译全文赏析 蒹葭原文

<蒹葭>翻译 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意中人儿在何处?就在河水那一方.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 河边芦苇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干.意中人儿在何处?就在河岸那一边.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攀登难.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滩. 河边芦苇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意中人儿在何处?就在水边那一头.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曲难求.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洲. <蒹葭>原文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