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出自哪个词牌 《声声慢·寻寻觅觅》原文

  出自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作品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因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而产生的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具有浓厚的时代色彩。此词在结构上打破了上下片的局限,一气贯注,着意渲染愁情,如泣如诉,感人至深。

  《声声慢·寻寻觅觅》原文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声慢·寻寻觅觅》译文

    苦苦地寻寻觅觅,却只见冷冷清清,怎不让人凄惨悲戚。乍暖还寒的时节,最难保养休息。喝三杯两杯淡酒,怎么能抵得住早晨的寒风急袭?一行大雁从眼前飞过,更让人伤心,因为都是旧日的相识。

  园中菊花堆积满地,都已经憔悴不堪,如今还有谁来采摘?冷清清地守着窗子,独自一个人怎么熬到天黑?梧桐叶上细雨淋漓,到黄昏时分,还是点点滴滴。这般情景,怎么能用一个“愁”字了结!

  《声声慢·寻寻觅觅》注释

  ⑴寻寻觅觅:意谓想把失去的一切都找回来,表现非常空虚怅惘、迷茫失落的心态。

  ⑵凄凄惨惨戚戚:忧愁苦闷的样子。

  ⑶乍暖还(huán)寒:指秋天的天气,忽然变暖,又转寒冷。

  ⑷将息:旧时方言,休养调理之意。

  ⑸怎敌他:对付,抵挡。晚:一本作“晓”。

  ⑹损:表示程度极高。

  ⑺堪:可。

  ⑻著:亦写作“着”。

  ⑼怎生:怎样的。生:语助词。

  ⑽梧桐更兼细雨:暗用白居易《长恨歌》“秋雨梧桐叶落时”诗意。

  ⑾这次第:这光景、这情形。

  ⑿怎一个愁字了得:一个“愁”字怎么能概括得尽呢?

  《声声慢·寻寻觅觅》赏析

  作品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因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而产生的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具有浓厚的时代色彩。此词在结构上打破了上下片的局限,一气贯注,着意渲染愁情,如泣如诉,感人至深。开头连下十四个叠字,形象地抒写了作者的心情;下文“点点滴滴”又前后照应,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忧郁情绪和动荡不安的心境。全词一字一泪,风格深沉凝重,哀婉凄苦,极富艺术感染力。

  《声声慢·寻寻觅觅》创作背景

  此词是李清照后期的作品,具体写作时间待考。有人认为作于南渡以后,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丈夫去世,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头,无法排遣,于是写下了这首《声声慢》。有人则认为是中年时期所作。

  《声声慢·寻寻觅觅》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约1156年),号易安居士,出生于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其词作独步一时,被誉为“词家一大宗”。

  李清照生于书香门第,其家藏书甚富。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其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时间: 2024-11-05 06:03:09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出自哪个词牌 《声声慢·寻寻觅觅》原文的相关文章

煮酒论英雄出自哪个名著 煮酒论英雄出自哪个名著主人公是谁

<煮酒论英雄>出自<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由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罗贯中编著而成的古典小说,描写的是我国三国时期的历史事件以及各种民间故事.青梅煮酒是<三国演义>里的精彩章节,也是三国史中的著名公案.讲的是主人公刘备和曹操两人的故事. <煮酒论英雄>简介 煮酒论英雄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一个片段.指建安四年袁曹官渡之战前,掌控朝局的曹操以酒宴试探刘备是否有称霸天下的野心,最终被刘备巧言瞒过的故事. <煮酒论英雄>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意思 醉翁亭记原文

意思是: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赏山水的美景.出自宋代诗人欧阳修的<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 宋·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出自哪本书 曹刿论战原文及翻译

出自<左传·庄公十年>中的<曹刿(guì)论战>,意思是:第一次击鼓振作了勇气,第二次击鼓勇气低落,第三次击鼓勇气就枯竭了.告诉我们做事要一气呵成,还要有信心和毅力,如果接二连三的断断续续,会造成负面影响.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

龟兔赛跑出自哪个寓言 龟兔赛跑课文原文

<龟兔赛跑>出自<伊索寓言>,<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奴隶伊索所著的寓言集,成书于公元前3世纪,收录有300多则寓言.<伊索寓言>多借动物的形象表现深刻的社会道理,并且通过描写动物之间的关系来表现的社会关系,揭露并批判社会矛盾. <龟兔赛跑>的故事原文 兔子长了四条腿,一蹦一跳,跑得可快啦. 乌龟也长了四条腿,爬呀,爬呀,爬得真慢.有一天,兔子碰见乌龟,看见乌龟爬得这么慢,就想戏弄戏弄他,于是笑眯眯地说:"乌龟,乌龟,咱们来赛跑,好吗?&q

南辕北辙出自哪本书 南辕北辙出处原文

南辕北辙出自<战国策·魏策四>.南辕北辙,是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语,意思是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该成语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含贬义.它在句子中可作定语.宾语.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首先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如果方向错了.那么有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南辕北辙出处原文 "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吾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

林深时见鹿出自哪首诗 树深时见鹿原文

林深时见鹿出自李白的<访戴天山道士不遇>中"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这句话在网络上特别流行,被无数失落的人们拿来引用,以寄托心中愁思与哀伤.此诗是李白二十岁以前的作品,风格清丽,充满着年轻人的朝气与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 树深时见鹿原文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唐]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树深时见鹿译文 隐隐的犬吠声夹杂在淙淙的流水声中,桃花繁盛带着点点露水.树林深处,野鹿时隐时现,正午时来到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出自 《荀子·劝学》原文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出自<荀子·劝学>.<劝学>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文学家荀子创作的一篇论说文,"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句话的意思是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但它的颜色比蓝草更青:冰是水凝成的,但比水更冷.这篇文章分别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以及学习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全面而深刻地论说了有关学习的问题,较为系统地体现了荀子的教育思想. <荀子·劝学>原文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出自诗经哪里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原文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出自<诗经>中<卫风·淇奥>一篇,此诗每章均以"绿竹"起兴,借绿竹的挺拔.青翠.浓密来赞颂君子的高风亮节,开创了以竹喻人的先河:运用大量的比喻,前后多个比喻表现出一种变化和过程,寓示君子之美在于后天的积学修养,磨砺道德. <卫风·淇奥>原文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

青砖伴瓦漆李清照原词 李清照青砖伴瓦漆出自哪首诗

<声声慢·寻寻觅觅>原词:李清照[宋代]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青砖伴瓦漆,出自根本宋代女词人李清照词改编的歌曲<声声慢>中一句歌词"青砖伴瓦漆,白马踏新泥".意思是:青色的砖块伴着瓦片和溪水,白色的骏马踏着新生的泥土. 译文 苦苦地寻寻觅觅,却只见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