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教案 桃花源记教案简单设计

  桃花源记教学教案1

  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步品味,通过想像、描绘、分析、推理的活动,让学生含英咀华,探幽揽胜,着眼于学生想像力、表达能力的培养和分析概括能力、鉴赏能力的训练。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导入新课,作者、作品及背景简介;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情韵;整体感知文意,要求学生复述课文,概述桃花源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教学步骤〕

  一、导语

  有位英国文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即便是在最痛苦的时候也能找到美好的因素。”同学们往往也有这种体验:当你遇事不顺时,当你心烦意乱、郁闷低沉时,你会去想一些开心的东西。生活在东晋的著名诗人陶渊明,他的生活充满坎坷磨难,但他却把希望寄托在美好的憧憬之中,《桃花源记》就表达了他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渴望。

  二、作者、作品及写作背景简介。

  三、学生朗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了解课文大意。

  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注意积累材料中的一些文言字词。

  2.在读准字音,读清句读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要求读出感情,读出韵律。

  教师进行朗读指导,可从以下几方面要求:

  (1)对偶句、四字句要读出对称感来,如“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语调、节奏要读出轻重缓急,读出感情。如“a问今是何世,b乃不知有汉,c无论魏晋。”一句,加着重号的词宜重读,语调稍慢;a句读得略平缓,b、c句读得宜有起伏;a句后停顿略久些,b、c句连接要紧凑。这样读,能较好地读出感情意味。

  3.教师播放示范朗读或教师范读,学生听读品味,进入意境,想像画面。

  4.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鼓励学生放声读,大胆读,力求有所提高。

  5.全班同学齐读课文,要求声音要洪亮、节奏要准,要读出韵律。

  四、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进行翻译。

  教师根据学生情况进行适当的强调与补充,并作以检测。题目为课件中的六个句子,还可以适当添加。在此之后可以让学生复述课文。

  教师提醒学生:

  (1)可以完全用自己的话来复述,并插进一些话,使整个故事连贯起来。

  (2)根据课文内容,利用想像,合理补充一些细节,使故事情节更加完整。

  选两个学生复述课文,其他同学点评。

  五、学生齐读课文

  六、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桃花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桃花源记教学教案2

  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

  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

  (二) 能力目标

  加强朗读训练,提高朗读能力

  (三) 情感目标

  训练学生的审美兴趣,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桃花源优美的环境,淳朴的人情,和平安定、丰衣足食的生活。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再现桃源,感知桃源

  教学方法

  1、朗读法2、讨论与点拨相结合3、品读法4、复述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桃源

  请同学们先看大屏幕(教师展示有关战争的图片)

  师:你能读懂他们的眼泪吗?

  生:对战争的控诉。

  师:是啊,他们的泪水中也充满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战争的恶魔四处流窜,人们却总想找一个没有战争,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理想之地生活。在中国,有一群人在秦朝时代躲进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从那时起,这群人就世世代代在那里生活,直到东晋末年才被一个渔人发现。这个隐匿了五百年的神秘地方就是桃花源。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神秘的世界,去感受它的神奇吧。

  二、作家作品简介

  多媒体显示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家,世号靖节先生,别号五柳先生。他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代表作有《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

  关于作品:

  《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是陶渊明《桃花源诗》前的序文。

  三、辨明字音:

  阡陌 遂迷 骥 郡 诣 邑人 间隔

  语云 便要还家 垂髫 俨然

  四、初识桃源

  1、教师放范读录音,学生边听边结合画面欣赏,进入意境。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节奏、韵味。

  3、全班齐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节奏要准。

  五、叙述桃源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理清文章线索。

  2、教师抽学生复述课文。

  六、感知桃源

  1、学生分组讨论,说说桃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找出课文中描写桃花源景色的句子,学生品读。

  3、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找出描写桃源人生活的句子。

  七、再现桃源

  作业设计:

  由桃花源你想到了什么?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试着写一篇《桃花源后记》或给桃源人写一封信,谈谈你对和平的认识。

时间: 2024-12-10 06:51:48

桃花源记教案 桃花源记教案简单设计的相关文章

大班数学教案 大班数学教案设计

大班数学教案1 活动设计背景 "二十以内"的认数.读数.写数是关键.在实施过程中必须注意要在实际情况中体验数的意义.数的出现是对实际生活中物体.人数的抽象概括,也是学生用符号表示物体数量多少.大小的起始阶段.研究表明,学生认识数的符号将经历三个过程:直观操作---图象符号---数字符号. 活动目标 1.认识6~10各数,能正确数出6~10的物体个数;正确读.写6~10各数;顺数.倒数0~10各数. 2.通过学生的动手参与,培养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体验实物.符号.数字的联

幼儿园小班教案 幼儿园小班教案设计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1 1 <风中的童话>音乐体验 活动目标: 1. 熟悉音乐,能用不同的肢体动作表现 音乐 形象,增强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对美的感受. 2.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发挥幼儿的想象. 3.初步感知音乐三段体回旋式结构,辨别音乐的不同性质. 4.对音乐有新的认识,让孩子对其有浓厚兴趣. 活动准备: 1. 磁带<风中的童话>aba段. 2. 多媒体课件 . 活动过程: 一.通过游戏帮助 幼儿 理解 音乐 三段体结构. 1. 根据弦外音做适合的动作.(柔和→活泼→柔

教案怎么写 教案如何写

教案没有固定的格式,通常各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遵循教案基本构成要素的基础上编制富有自身特色的教案格式.教案从基本形式上可分为3大类:记叙式教案.表格式教案.卡片式教案.尽管各个学科课程都有各自的特点,教学形式和手段也不尽相同,但在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教育宗旨上是一致的,对教案的要求也是有共性的. 教案 篇1 授课题目:中国梦 教学目的与要求: 目的: 1.加深学生对中国梦的理解及认识,同时提高学生对时事的关注度 2.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认同感,为中华民族

小石潭记教案 小石潭记教案设计

小石潭记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 1.疏通文意,掌握文中字词的含义. 2.学生熟悉课文,感受小石潭的美景. 3.体会文章写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4.培养学生欣赏美.发现美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分析:学生感受小石潭的美景,并从中体会作者的感情是本文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所在. 教学设想:本文是一篇优美的山水散文,本课教学准备通过诵读和展示画面引导学生感知美,并通过教师的引导学习文章写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 探究式 合作学习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桃花源记翻译 桃花源记翻译及原文

<桃花源记>译文 在东晋太元年间,在武陵有个以捕鱼为生的人.有一天,他沿着溪流划船而行,忘记了已经行驶了多远.突然遇见了一片桃花林,(那片桃花林)距离小溪的两岸有几百步的距离,中间没有其它树木,花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交杂,渔人对此感到非常诧异.他继续向前行船,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花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源头,渔人发现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子里面隐隐约约透着点光亮.渔人便下了船,从洞口走了进去.最开始非常狭窄,只能容得下一人通过.又向前行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渔人眼前这片土

桃花源记中心思想 桃花源记的中心思想

桃花源记中心思想: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桃花源记>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 <桃花源记>原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

岳阳楼记教案 岳阳楼记的教案

岳阳楼记教案一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掌握一些文言词.句的意思. 2.结合全文内容提炼出全文的中心,理解古代仁人志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 乐而乐"的思想,并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 3.自主判断本文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并通过小组合作分析它们之间的联系. 4.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品味本文对仗工整.音律协和的语言. 5.通过"妙点"赏析,品味本文写景之"妙"和材料处理的精当. 重点难点: 1.分析古代仁人志士"

秋天的雨教案 秋天的雨教案简单设计

<秋天的雨>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分段品读课文,感知内容,进一步体会秋雨的美,三年级秋天的雨教案.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教学重点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秋天的雨的.教学难点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语言的语言美.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多么奇妙的比喻啊!让我们一起来走进这场凉凉的秋雨中,感受它带给我们的欢乐. 齐读课题. 二.品读课文,感知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简单内容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13个生字,会认"灰.腿"等9个生字.会写"有.在"等6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新词,能结合课文理解词语,区别"迎上去"和"游过去"."追上去"的意思. 借助汉语拼音初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能通过朗读感知青蛙一生的变化,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增强对科学童话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