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不惊人死不休出自唐代杜甫的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其体裁是 《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原文

  体裁:七言律诗。《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是诗人面对如大海汹涌的江水,抒发内心感受的叙怀之作。诗写于安史之乱时,诗人流落四川成都,寄居草堂,一次观锦江“水如海势”,波涛汹涌,则触景生情,感慨万端,但又无从说起,只好“聊短述”,抒写了他激愤的、自我解脱的、一时的人生感悟。

  《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原文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老去诗篇浑漫与,春来花鸟莫深愁。

  新添水槛供垂钓,故着浮槎替入舟。

  焉得思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同游。

  《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翻译

  平生为人喜欢细细琢磨苦苦寻觅好的诗句,诗句的语言达不到惊人的地步,我就决不罢休。

  人已越来越老,写诗全都是随随便便敷衍而成,对着春天的花鸟,没有了过去的深深忧愁。

  江边新装了一副木栏,可供我悠然地垂钓,我又备了一只小木筏,可代替出入江河的小舟。

  希望有陶渊明、谢灵运这样的诗坛高手相伴,肯定会在这时一起做诗畅谈,一起浮槎漫游。

  《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注释

  1、值:正逢。水如海势:江水如同海水的气势。值奇景,无佳句,故曰聊短述。聊:姑且之意。

  2、“为人”二句:此二句杜甫自道其创作经验。可见杜甫作诗的苦心。性僻:性情有所偏,古怪,这是自谦的话。一说“性僻”指性情喜好,“僻”通“癖”。耽:爱好,沉迷。惊人:打动读者。死不休:死也不罢手。极言求工。

  3、“老去”一句:此句是说如今年老,已不像过去那样刻苦琢磨。浑:完全,简直。漫与:随意付与。一作“漫兴”。

  4、“春来”一句:此句承上而来。莫:没有。愁:属花鸟说。诗人形容刻划,就是花鸟也要愁怕,是调笑花鸟之辞。

  5、新添:初做成的。水槛:水边木栏。故:因为。跟“新”字作对,是借对法。故着:又设置了。着:一作“著”。槎:木筏。

  6、焉得:怎么找到。陶谢:陶渊明、谢灵运,皆工于描写景物,故想到他们。思:即“飘然思不群”“思飘云物外”的“思”。

7、令渠:让他们。“令渠”句是说让他们来作诗,而自己则只是陪同游览。

8、述作:写作,作诗述怀。

  《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唐代宗上元二年。杜甫时年五十岁,居于成都草堂。

  《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赏析

  此诗题中一个“如”字,突现了江水的海势,提高了江景的壮美层次,表现了江水的宽度、厚度和动态。江水如海势,已属奇观。然而诗题却偏偏曰:“聊短述”。诗题中就抑扬有致,这是诗人的一贯风格。

  正由于杜甫艺术上的一丝不苟、勇于创新,因此老年臻于出神入化、妙手成春的极境。他转引钱笺直接描写江上海势,但胸中之海早已形成。心中之海,采取了虚写的办法。所谓海势,其实是江,因此江上之景,亦应摄取,若完全避开江水,则海势亦无所依附,而不成其为江如海势。触及江水、悟及海势的写法,令人玩味不尽。此诗诗题与诗中八句,构成了一个浑厚海涵、博大精深的整体。虽未写海,而如海势。此诗以虚带实,出奇制胜,意在言外,令人叹为观止。

  《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作者简介

  杜甫,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其先代由原籍襄阳迁居巩县。杜审言之孙。开元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后寓居长安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贫困,逐渐接近人民,对当时生活状况有较深的认识。晚年举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

时间: 2024-08-29 05:58:32

语不惊人死不休出自唐代杜甫的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其体裁是 《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原文的相关文章

语不惊人死不休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诗句杜甫被后世称为 语不惊人死不休原文

"语不惊人死不休"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诗句,杜甫被后世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语不惊人死不休"出自于杜甫的<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原文如下: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老去诗篇浑漫兴,春来花鸟莫深愁. 新添水槛供垂钓,故着浮槎替

语不惊人死不休出自于什么体裁 语不惊人死不休出自其体裁是

语不惊人死不休体裁是七言律诗.语不惊人死不休是出自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作于唐代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是一首七言律诗,杜甫时年五十岁,居于成都草堂.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唐朝河南府巩县(河南郑州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 原文: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老去诗篇浑漫兴,春来花鸟莫深愁. 新添水槛供垂钓,故着浮槎替入舟. 焉得思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同游. 译文

语不惊人死不休属于什么体裁 语不惊人死不休是哪种体裁

"语不惊人死不休"属于七言律诗.这句话出自<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七言律诗. 原文如下: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老去诗篇浑漫兴,春来花鸟莫生愁. 新添水槛供垂钓,故着浮槎替入舟. 焉得思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同游. 白话译文:我为人情性孤僻,醉心于作诗,写出来的诗句一定要惊人,否则不肯罢休.到老来作诗还是很平庸,就不用再为春花秋鸟增添愁怀了.前不久门前修了个水槛,供凭栏垂钓之用,有时乘上木筏子也可以当做小船用.真希望能找到家陶潜和谢灵运这

汗水破浪远巫山云雨飞出自唐代诗人谁的江上寄巴东故人 《江上寄巴东故人》原文

汗水破浪远巫山云雨飞出原句是"汉水波浪远,巫山云雨飞",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江上寄巴东故人>. 该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乃李太白初游湖北汉水流域寄给蜀地老朋友的作品,属于五言律诗,在李白的全部诗作中并不多见,虽对仗不甚工稳,但气象宏大. 诗中通过描写汉水与巫山间的山水景色,融情于景,深刻地抒发了对故人的思念之情.其中巴东是当时的郡名,今湖北秭归.巴东一带. <江上寄巴东故人>原文 汉水波浪远,巫山云雨飞. 东风吹客梦,西落此中时. 觉后思白帝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出自李白的哪首诗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塞下曲六首·其一>,意思是但愿腰间悬挂的宝剑,能够早日平定边疆,为国立功.这组诗当作于唐玄宗天宝二年.此前一年李白初入长安,此时供奉翰林,胸中正怀有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 全诗为: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译文为:五月的天山仍是满山飘雪,只有凛冽的寒气,根本看不见花草.只有在笛声<折杨柳>曲中才能想象到春光,而现实中从来就没有见过春天.战士们白天在金鼓声中与敌人进行殊死的战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什么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什么诗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塞下曲六首·其一>.此句为诗作的尾联,表达了作者渴望报效祖国.收复边疆的强烈愿望.全诗为:"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塞下曲六首·其一>译文 五月的天山仍是满山飘雪,只有凛冽的寒气,根本看不见花草.只有在笛声<折杨柳>曲中才能想象到春光,而现实中从来就没有见过春天. 战士们白天在金鼓声中与敌人进行殊死的战斗,晚

何处秋风至出自唐代诗人谁的作品 何处秋风至是谁的诗

何处秋风至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秋风引>.这首诗借景抒情,主要表达的其实是这羁旅之情和思归之心,它说明秋风的来去虽然无处可寻,却又附着它物随处存在,风吹树动,萧萧木叶,那无形的秋风分明已经近在庭院.来到耳边了. <秋风引>原文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秋风引>赏析 这前两句诗,合起来看,可能脱胎于<九歌>"风飒飒兮木萧萧"和汉武帝<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良人罢远征出自唐代诗人 良人罢远征出自唐代诗人谁

良人罢远征出自唐代诗人:李白.该句出自<子夜吴歌·秋歌>,全诗为: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译文:秋月皎洁长安城一片光明,家家户户传来捣衣声.砧声任凭秋风吹也吹不尽,声声总是牵系玉关的亲人.何时才能平息边境战争,夫君就可以结束漫长征途. 子夜吴歌·秋歌 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译文: 长安城内一片月光,千户万户都在捣衣.秋风吹送捣衣声声,家家怀念戍边之人.何时才能平息边境战争,让我丈夫结束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出自唐代孟浩然的什么诗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出自孟浩然的什么诗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出自唐代孟浩然创作的<宿建德江>."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句话的意思是原野空阔远大,远处的天空比近处的树林还要低:江水清清,倒映在水中的月亮仿似更与人相亲.<宿建德江>这首诗是诗人孟浩然为了排遣仕途失意的悲伤,漫游吴越,暮宿江边的时候所写. <宿建德江>原文: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赏析: 这是一首刻画秋江暮色的诗,是唐人五绝中的写景名篇.作者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江边想起了以往的事情,因而以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