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原文翻译 送东阳马生序初三课文原文

  《送东阳马生序》原文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予者哉?

  译文

  我在年幼的时候就十分嗜好学习。(因为)家境贫寒,没有地方可以得到书来阅读,经常向有藏书的人家借书,亲手抄写,算着日期,按时归还。冬天非常寒冷,砚台里的墨汁都结了冰,手指冻得不能弯曲和伸直,也不放松抄录书。抄写完毕后,便马上跑去还书,不敢稍微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有很多人都愿意把书借给我,于是我能够遍观群书。

成年以后,我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又苦于不能与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往,曾经赶到数百里以外,拿着经书向乡里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前辈德高望重,门人弟子挤满了他的屋子,他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我站着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俯下身子,侧着耳朵恭敬地请教;有时遇到他大声斥责,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不敢说一个字反驳;等到他高兴了,则又去请教。所以我虽然愚笨,但最终获得不少教益。

  当我外出求师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峡谷之中。隆冬时节,刮着猛烈的寒风,雪有好几尺深,脚上的皮肤受冻裂开都不知道。回到客舍,四肢僵硬动弹不得。服侍的人拿着热水为我洗浴,用被子裹着我,很久才暖和起来。寄居在旅店里,旅店老板每天供应两顿饭,没有新鲜肥嫩的美味享受。同客舍的人都穿着华丽的衣服,戴着用红色帽带和珠宝装饰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左边佩戴宝刀,右边挂着香囊,光彩鲜明,像神仙一样;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处于他们之间,但我毫无羡慕的心。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情,所以不觉得吃的、穿的享受不如别人。我求学的辛勤和艰苦就是像这个样子。如今我虽已年老,没有什么成就,但所幸还得以置身于君子的行列中,承受着天子的恩宠荣耀,追随在公卿之后,每天陪侍着皇上,听候询问,天底下也不适当地称颂自己的姓名,更何况才能超过我的人呢?

  如今的学生们在太学中学习,朝廷每天供给膳食,父母每年都赠给冬天的皮衣和夏天的葛衣,没有冻饿的忧虑了;坐在大厦之下诵读诗书,没有奔走的劳苦了;有司业和博士当他们的老师,没有询问而不告诉,求教而无所收获的了;凡是所应该具备的书籍,都集中在这里,不必再像我这样用手抄录,从别人处借来然后才能看到了。他们中如果学业有所不精通,品德有所未养成的,如果不是天赋、资质低下,就是用心不如我这样专一,难道可以说是别人的过错吗!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中已学习二年了,同辈人很称赞他的德行。我到京师朝见皇帝时,马生以同乡晚辈的身份拜见我,写了一封长信作为礼物,文辞很顺畅通达,同他论辩,言语温和而态度谦恭。他自己说少年时对于学习很用心、刻苦,这可以称作善于学习者吧!他将要回家拜见父母双亲,我特地将自己治学的艰难告诉他。如果说我勉励同乡努力学习,则是我的志意;如果诋毁我夸耀自己际遇之好而在同乡前骄傲,难道是了解我的人吗?

时间: 2024-11-09 00:18:18

送东阳马生序原文翻译 送东阳马生序初三课文原文的相关文章

初三语文送东阳马生序原文翻译 送东阳马生序作者

<送东阳马生序>原文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

送孟东野序全文翻译 送孟东野序全文的意思

送孟东野序全文翻译:大概各种东西不能处于平静就会发出声音.草木本来是没有声响的,风吹动它,它就发出声响.水本来是没有声响的,风激荡它,它就发出声响.水浪跳跃,是有东西在阻遏水势,水流快速,是有东西阻塞了它.水沸腾了,是有东西在烧它.钟.磐一类乐器本来是没有声音的,有人敲击它就会发出声响. 人在言论上也是这样,有了不可抑制的感情然后才表达出来,他们歌唱是有了思念的感情,他们痛哭是有所怀念.凡是从口中发出来成为声音的,大概都是有不平的原因吧! 音乐,是由在心里郁结的情感然后向外发泄出来的,它常常借用

送何遁山人归蜀翻译 送何遁山人归蜀的翻译

送何遁山人归蜀翻译是:春风吹来,染绿了树林,孩子们眺望着柴门.远方的山壑中传来杜鹃的啼鸣,触痛了四川来的山人似箭归心.想象着回到家时正好是春社,燕子也刚刚飞回,下马清洗着衣服.每天独自来到水边,知道自己已经摆脱了琐事杂务,可以轻松愉快的生活了.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别的对象为"何遁山人","山人"一般指隐士或与世无争的高人.根据题目中的"归蜀"一词可知,何遁山人是要回在蜀地的家.这首诗最大的特点是想象手法的使用. 这首诗却与别诗另有不同,其不

送东阳马生序原文翻译 送东阳马生序原文

<送东阳马生序>的译文:我小时候就嗜好读书.(但)家境贫寒,没有地方可以得到书来读,常常去有藏书的人家借书,亲手抄写,计算着日期按时还书.天气严寒,砚池里的水冻成坚冰,手指冻得不能弯曲和伸直,也不会停止抄写.抄写完了,赶快送还,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 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于是能够阅读很多书.到了成年以后,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又担心没有才学渊博的老师和名人相交往(请教),曾经跑到百里以外向同乡有名望的前辈拿着书请教.前辈道德.声望高,高人弟子挤满了他的屋子,他从来没有把语言放委婉些

送元二使安西的翻译 送元二使安西古诗翻译

清晨的细雨打湿了渭城的浮尘,青砖绿瓦的旅店和周围的柳树都显得格外清新明朗.请你再饮一杯离别的酒吧,因为你离开阳关之后,在那里就见不到老朋友了.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赏析 诗的前两句明写春景,暗寓离别,表现了诗人对将要去荒凉之地的友人元二的深深依恋和牵挂.其中不仅"柳"与"留"谐音,是离别的象征,"轻尘""客舍"也都暗示了旅行的目的,巧妙地点

饮马长城窟行翻译全诗 饮马长城窟行的翻译

<饮马长城窟行>翻译:看着河边连绵不断的青青春草,让人想起那远行在外的征人.远在外乡的丈夫不能终日思念,只有在梦中才能相见.梦里见他在我的身旁,一觉醒来发觉他仍在他乡.其他乡各有不同的地区,丈夫在他乡漂泊不能见到.枯桑虽已无叶尚且知道天风的拂吹,海水虽然广大不易结冰,也可知道天气的变冷.同乡的游子各自回到家门与家人亲爱,有谁肯向我告诉我丈夫的讯息? 客人风尘仆仆从远方来,送给我装有绢帛书信的鲤鱼形状的木盒.呼唤童仆打开木盒,其中有尺把长的用素帛写的信.恭恭敬敬地拜读丈夫用素帛写的信,信中究竟说

过零丁洋古诗原文翻译和赏析 过零丁洋古诗原文翻译及赏析

<过零丁洋>原文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过零丁洋>翻译 屡经磨难,只因遭逢国有危难,臣子尽忠之时:义不容辞,遂置身于枪林箭雨之中. 时运不济,山河破碎若风卷柳絮:境遇艰难,身世国运似雨打浮萍. 当年领兵曾经由惶恐滩,自勉国士不可有愧:如今北上路过零丁洋,遗憾孤臣不能再战. 人生自古谁无死?大丈夫自当取义成仁,问心无愧! <过零丁洋>赏析 此诗前二

过零丁洋古诗原文翻译及赏析 过零丁洋古诗原文翻译和赏析

<过零丁洋>翻译 屡经磨难,只因遭逢国有危难,臣子尽忠之时:义不容辞,遂置身于枪林箭雨之中. 时运不济,山河破碎若风卷柳絮:境遇艰难,身世国运似雨打浮萍. 当年领兵曾经由惶恐滩,自勉国士不可有愧:如今北上路过零丁洋,遗憾孤臣不能再战. 人生自古谁无死?大丈夫自当取义成仁,问心无愧! <过零丁洋>赏析 此诗前二句,作者回顾平生遭际:中间四句紧承"干戈寥落",明确表达了作者对当前局势的认识:末二句是作者对自身命运的一种毫不犹豫的选择.全诗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

赠医师葛某序文言文翻译 赠医师葛某序字词翻译

<赠医师葛某序>的文言文选节翻译:古代的医师,一定精通三世的医书.药书.所谓三世的医书.药书,一是<针灸>.二是<神农本草>.三是<素女脉诀>.<素女脉诀>是用来诊察证侯的,<神农本草>是用来辨识药物药性的,<针灸>是用来祛除疾病的. 不懂这三世之书,不可以谈论医道.所以编著<礼记>的人说:"医师如果不通晓三世的医书.药书,不要服用他开的药方."注释<礼记>的人既然明确地记载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