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声鹤唳的故事 风声鹤唳的成语故事

  西晋灭亡后,琅琊王司马睿在建康建立了东晋。当晋朝渡江来到南方时,前秦就霸占了北方。当时前秦的首领叫苻坚,他请汉人王猛当他的宰相,一心要让国家变得十分强盛。为了完成统一的心愿,苻坚就带着八十万大军攻打南方。晋朝的君臣一听到消息都非常害怕,只有丞相谢安十分镇定,从容不迫地安排打仗的事情。就在淝水这个地方,谢安趁前秦军队还没集合好,迅速派兵渡河去偷袭,前秦军队溃败。那些侥幸逃脱的士兵,一路上听到呼呼的风声和鹤的鸣叫声,都以为晋军又追来了,于是拼命地奔逃。

  成语风声鹤唳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扰的样子。出自于《晋书·谢玄传》。

  《晋书》是中国的《二十四史》之一,唐代房玄龄等人合著,作者共二十一人。该书记载的历史上起于东汉末年司马懿早年,下至东晋恭帝元熙二年刘裕废晋帝自立,以宋代晋。《晋书》同时还以“载记”形式,记述了十六国政权的状况。原有叙例、目录各一卷,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记三十卷,共一百三十二卷。

  《晋书》由房玄龄等人负责监修,组织一批史家和学者,以南朝齐人臧荣绪所写的《晋书》为蓝本,同时参考其他诸家晋史和有关著作,“采正典与杂说数十部”,兼引十六国所撰史籍,从贞观二十年开始撰写,至贞观二十二年写成。

  晋书的修撰,从贞观二十年开始,二十二年成书,历时不到三年。参加编写的前后二十一人,其中房玄龄、褚遂良、许敬宗三人为监修,其余十八人是令狐德棻、敬播、来济、陆元仕、刘子翼、卢承基、李淳风、李义府、薛元超、上官仪、崔行功、辛丘驭、刘胤之、杨仁卿、李延寿、张文恭、李安期和李怀俨。天文、律历、五行三志,出自李淳风之手;修史体例,是敬播拟订的,没有流传下来。由于李世民(唐太宗)曾给宣帝(司马懿)、武帝(司马炎)一纪及陆机、王羲之两传写了四篇史论,所以又题“御撰”。

时间: 2024-12-04 23:38:15

风声鹤唳的故事 风声鹤唳的成语故事的相关文章

水滴石穿的故事 水滴石穿的成语故事

宋朝时期有个崇阳县令叫张乖崖,想要找个机会整顿崇阳盗窃的风气,一天他在衙门周围巡行发现一个库吏很慌张,就怀疑库吏可能监守自盗,审讯的时候库吏不承认,张乖崖便下令拷打,库吏不服,就说:"你也只能打我罢了,难道你还能杀我"?张乖崖看到库吏竟敢这样顶撞自己,也不由十分震怒,他毫不犹豫地拿起朱笔,宣判说:"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判决完毕,张乖崖吩咐衙役把库吏押向刑场,斩首示众. 成语故事 水滴石穿是一个成语,也有一个成语故事,讲的是宋朝时期有个崇阳县令叫

鼠目寸光的故事 鼠目寸光的成语故事是什么

鼠目寸光的成语故事如下:从前,有一群老鼠住在森林里的低洼地带,他们在那里生活了很多年.有一天野兔跑来告诉老鼠们马上要发洪水了.老鼠们满不在意,认为自己只要建好大坝就能拦住洪水.只有一只老鼠奋力跑去了南边的山上,这只老鼠最后在小马的帮助下跑到了山上.晚上洪水冲毁了老鼠们搭建的土堆大小的堤坝,把留下的那群老鼠都卷走了. 鼠目寸光的出处 鼠目寸光出自清代文人蒋士铨的<临川梦·隐奸>:"吓得那一班鼠目寸光的时文朋友,拜倒辕门,盲称瞎赞."鼠目寸光在这里被用来形容目光短浅.没有远见的

一网打尽的故事 一网打尽的成语故事

北宋时,身为改革派的苏舜钦,屡次上书宋仁宗,议论时政得失,批评当时的宰相吕夷简,引起吕夷简的强烈不满. 一年秋天,恰逢赛神会.苏舜钦为了在赛神会这天让大家玩乐得更痛快些,照例把进奏院里拆下的旧公文封套纸卖了,而且自己也拿出了十千钱来资助,作为玩乐的花费.其他接受聚宴邀请的人,也分别拿出钱来凑份子. 正当大家喝得高兴的时候,苏舜钦又叫了一些歌女来陪酒助兴.当时,有个名叫李定的太子中舍官也想参加聚会,却未被邀请,李定怀恨在心,便在京城里到处宣扬苏舜钦和一批官员铺张浪费,寻欢作乐的事. 御史刘元喻素与

自相矛盾的故事 自相矛盾的成语故事

古时候,楚国有一位卖兵器的人,他到市场上去卖矛和盾.他为了尽快卖出自己的东西,便敲打着锣吆喝,人们听到声音后都来围观.他就举起他的盾,吹嘘的说道:我的盾是用最好的材料制成,任何锋利的兵器都无法击破:他又拿起矛,肆无忌惮的说道:我的矛非常的锋利,无论你用什么盾都抵挡不了. 随后他又吆喝着让人们来买他最锋利的矛和最坚固的盾.这时,人群中有一个人站出来,指着商人说:如果用你无坚不摧的矛攻击你坚不可摧的盾,结果会怎么样呢?众人听了哈哈大笑,商人觉得很不好意思,灰溜溜的拉着兵器就走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鱼目混珠的故事 鱼目混珠的成语故事

有个人叫满愿,他无意中得到了一颗很大的珍珠,邻居寿量也很想有这么一颗大珍珠.有一天,寿量在路上捡到很大一颗鱼眼睛,误以为是珍珠,便到外面大肆宣扬.后来二人生病需要用珍珠做药引,寿量拿出"珍珠",经过辨认才知道自己珍珠是假的. <鱼目混珠>的故事 从前,有个叫满愿的人用所有的钱买了一颗大珍珠.回到家后,他把大珍珠放进一个特意制作的盒子里,好好地收藏起来.只有在过年时,他才拿出来给一些朋友看. 满愿有个邻居叫寿量,家里藏有一颗祖传的大珍珠,常想拿出来和满愿比一比.可祖宗有遗训,

千金买骨的故事 千金买骨的成语故事

<千金买骨>的故事说的是古代一位侍臣为君王买千里马,却只买了死马的骨头回来.国君大怒,侍臣解释道:"如果大家看见君王连千里马的骨头都肯用重金买回来,就会认为君王有交易千里马的诚意,自然就会把千里马送上门来."不然不出一年,千里马到了很多. <千金买骨>的故事 古代的国君,愿意用千金买一匹千里马,但他寻求了很多年也没有买到千里马.一个近侍之臣对国君说:"请让我去寻求千里马吧." 国君派遣他去做这件事,这个人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打听到了一匹良马,但

程门立雪成语故事 程门立雪的成语故事

<程门立雪>的故事:杨时和游酢是宋代理学家程颐的弟子,有一天,他们一同去拜见程颐;等来到程颐屋前时,他们从窗外看到老师在屋子里睡着了,因为不忍心打扰老师休息,两人就在屋子外等待老师醒来:后来天上下起大雪,两人依旧在雪中站立着,直到程颐醒来后,门外的雪已经有一尺深了. <程门立雪>的道理 <程门立雪>以杨时和游酢两人在雪中等候师长醒来的故事,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尊师重道的道理.师长为我们传授学识,我们理应尊重师长.同时,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为了追求学问,哪怕受一点艰苦与挫折也

手释不倦的故事 手不释卷的成语故事简述

手不释卷的故事:吕蒙是三国时期吴国的大将,其带兵作战十分勇猛,但因为缺少文化,不能把作战经验总结成文字.吴主孙权就劝说吕蒙多读书,吕蒙以军中事务繁杂来推辞.孙权就以光武帝在作战时也手不释卷的例子来劝导他.吕蒙听了孙权的话,开始读书学习,并且受益匪浅. 手不释卷的出处 手不释卷出自<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原文如下:"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光武帝在带兵打仗的忙碌的时候,手不离书.手不释卷的字面意思是: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手不释卷的故事

悬梁刺股的故事 悬梁刺股的成语故事简述

悬粱:从前,有个名叫孙敬的人,勤奋好学.晚上看书的时候,为了让自己不打瞌睡,便用绳子的两头分别牵住头发和房梁,防止打瞌睡.刺股:苏秦经常读书读到深夜,想要打盹的时候,就用锥子往大腿上刺一下,用痛感使自己清醒过来,振作精神继续读书. "悬梁刺股"的故事 汉朝时,有一个名叫孙敬的年轻人,他刻苦好学,每天一早就起来读书,直到深夜都还在看书.因为疲劳瞌睡,会不知不觉地打起盹来,他就把绳子的一头拴在屋梁上,一头系在自己的头发上.这样读书疲劳打瞌睡的时候只要头一低,绳子牵住头发扯痛头皮,他就会因疼

一言九鼎的成语故事 一言九鼎的成语故事概括

战国时期,秦军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形势非常危急,赵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国去求援.这时,毛遂自告奋勇提出要去,平原君带着他一起前往楚国.平原君到了楚国后,与楚王谈及"援赵"的事情,谈了半天也毫无结果. 这时,毛遂对楚王说:"我们今天来请你派援兵,你却一言不发.楚国虽然兵多地大,却连吃败仗,依我看,楚国比赵国更需要联合起来抗秦!"毛遂的一席话说得楚王口服心服,立即答应出兵援赵.平原君回到赵国后感慨地说:"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 一言九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