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相见不相识是哪首古诗 儿童相见不相识是出自古诗

  “儿童相见不相识”是《回乡偶书二首》其一这首古诗。《回乡偶书二首》其一是唐代诗人贺知章所作,这是一首久客异乡、缅怀故里的感怀诗,抒发诗人久客他乡的伤感的同时,也写出了久别回乡的亲切感。

  《回乡偶书二首》其一原文

  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回乡偶书二首》其一翻译

  我年少时离开家乡,到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鬓角的毛发却已斑白。

  家乡的孩童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我。他们笑着询问我: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回乡偶书二首》其一注释

  1、少小离家:贺知章三十七岁中进士,在此以前就离开家乡。老大:年纪大了。贺知章回乡时已年逾八十。

  2、乡音:家乡的口音。无改:没什么变化。一作“难改”。鬓毛衰:老年人须发稀疏变少。鬓毛,额角边靠近耳朵的头发。一作“面毛”。衰,此处应是减少的意思。

  3、相见:即看见我。相,带有指代性的副词。不相识:即不认识我。

  4、笑问:笑着询问。一作“却问”,一作“借问”。

  《回乡偶书二首》其一赏析

  这是一首久客异乡、缅怀故里的感怀诗,写于初来乍到之时,抒写久客伤老之情。

在第一、二句中,诗人置身于故乡熟悉而又陌生的环境之中,一路迤逦行来,心情颇不平静:当年离家,风华正茂;今日返归,鬓毛疏落,不禁感慨系之。首句用“少小离家”与“老大回”的句中自对,概括写出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暗寓自伤“老大”之情。

次句以“鬓毛衰”顶承上句,具体写出自己的“老大”之态,并以不变的“乡音”映衬变化了的“鬓毛”,言下大有“我不忘故乡,故乡可还认得我吗”之意,从而为唤起下两句儿童不相识而发问作好铺垫。

三四句从充满感慨的一幅自画像,转而为富于戏剧性的儿童笑问的场面。“笑问客从何处来”,在儿童,这只是淡淡的一问,言尽而意止;在诗人,却成了重重的一击,引出了他的无穷感慨,自己的老迈衰颓与反主为宾的悲哀,尽都包含在这看似平淡的一问中了。

全诗就在这有问无答处悄然作结,而弦外之音却如空谷传响,哀婉备至,久久不绝。

  就全诗来看,一二句尚属平平,三四句却似峰回路转,别有境界。后两句的妙处在于背面敷粉,了无痕迹:虽写哀情,却借欢乐场面表现;虽为写己,却从儿童一面翻出。而所写儿童问话的场面又极富于生活的情趣,即使读者不为诗人久客伤老之情所感染,也不能不被这一饶有趣味的生活场景所打动。

  《回乡偶书二首》其一创作背景

  创作于诗人晚年辞官还乡之时。

  《回乡偶书二首》其一作者介绍

  贺知章(659年~744年),唐代诗人。字季真,越州永兴(今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人。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进士,授国子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后历任礼部侍郎、秘书监、太子宾客等职。

为人旷达不羁,有“清谈风流”之誉,晚年尤纵,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贺知章属盛唐前期诗人,又是书法家,为“吴中四士”之一。作品大多散佚,现存诗二十首,多祭神乐章与应制诗,写景之作,较清新通俗。

时间: 2024-12-15 05:15:25

儿童相见不相识是哪首古诗 儿童相见不相识是出自古诗的相关文章

望庐山瀑布古诗全文及翻译 望庐山瀑布古诗原文及翻译

<望庐山瀑布>原文 望庐山瀑布二首 唐·李白 其一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 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 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 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 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空中乱潈射,左右洗青壁; 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 而我乐名山,对之心益闲; 无论漱琼液,还得洗尘颜. 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 其二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翻译 其一:从西面登上庐山的香炉峰,看见南面瀑布高挂在山前.

望庐山瀑布古诗原文及翻译 望庐山瀑布古诗原文和翻译

<望庐山瀑布>原文 望庐山瀑布二首 唐·李白 其一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 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 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 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 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空中乱潈射,左右洗青壁; 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 而我乐名山,对之心益闲; 无论漱琼液,还得洗尘颜. 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 其二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翻译 其一:从西面登上庐山的香炉峰,看见南面瀑布高挂在山前.

朝辞白帝彩云间是哪首古诗 朝辞白帝彩云间出自哪首古诗

"朝辞白帝彩云间"是<早发白帝城>这首古诗. <早发白帝城>是唐代诗人李白在乾元二年(759)流放途中遇赦返回时创作的一首诗,是李白诗作中流传最广的名篇之一.此诗意在描摹自白帝至江陵一段长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飞的情况. <早发白帝城>原文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翻译 早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行程. 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觉

不及汪伦送我情是哪首古诗 不及汪伦送我情出自哪首古诗

"不及汪伦送我情"是<赠汪伦>这首古诗. <赠汪伦>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于泾县(今安徽皖南地区)游历桃花潭时写给当地好友汪伦的一首留别诗,全诗表达了作者与友人汪伦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诗人李白岁王伦深情相送的感激之情. <赠汪伦>原文 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翻译 李白乘舟将要离别远行,忽听岸上传来踏歌之声. 桃花潭水即使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伦送我之情. <赠汪伦&g

入村这首诗的意思 入村古诗翻译

<入村>这首诗的意思是:山林深处也感知到了春天,樱花已经压弯了枝头,桃李虽然不会说话,感受着小雨的洗礼,它们也知道晴天不久就会来临.这首诗的做作是宋代诗人方岳,全诗是:"山深未必得春迟,处处山樱花压枝.桃李不言随雨意,亦知终是有晴时." 方岳出身于一个世代耕读之家,七岁能赋诗,时人称为神童,南宋绍定五年(公元1232年)中进士.因他刚直不阿,不畏权贵,敢于斗争,多次遭到权奸贪吏的诬陷和打击,仕途坎坷. 方岳的诗多反映他罢职乡居时的心情和感慨,方岳的词作属辛弃疾派.善用长调抒

春风得意出自哪首诗 春风得意出自古诗

春风得意出自唐代诗人孟郊所作的<登科后>.春风得意,意思是和暖的春风很符合人的心意,后形容人处境顺利,做事如意,事业有成. <登科后>全诗内容为: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登科后>意思是:往昔的困顿日子再也不足一提,今日金榜题名令人神采飞扬.迎着浩荡春风得意地纵马奔驰,好像一日之内赏遍京城名花. <登科后>赏析: 此诗前两句将作者过去失意落拓的处境和现今考取功名的得意情境进行今昔对比,突现今朝跃入新天地时的思绪沸

小松古诗的意思翻译 小松古诗的翻译

小松古诗的翻译:松树小的时候长在很深很深的草中,埋没看不出来,到现在才发现已经比那些蓬蒿高出了许多.那些人当时不识得可以高耸入云的树木,直到它高耸入云,人们才说它高.该句出自唐代诗人杜荀鹤的一首七言绝句<小松>. <小松>原文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小松>注释 1.刺头:指长满松针的小松树. 2.蓬蒿(pénghāo):两种野草. 3.直待:直等到. 4.凌云:高耸入云. 5.始道:才说. <小松>赏析 这首诗

关于中秋节的诗句古诗 关于中秋节的诗句古诗有

关于中秋节的诗句古诗有李白的<静夜思>.<月下独酌>.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张九龄的<望月怀远>.白居易的<八月十五夜湓亭望月>.孟浩然的<秋宵月下有怀>等.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  .此诗描写了秋日夜晚,诗人于屋内抬头望月的所感.诗中运用比喻.衬托等手法,表达客居思乡之情,语言清新朴素而韵味含蓄无穷,历来广为传诵. <月夜忆舍弟&

屈原的古诗四句 屈原的古诗四句有

屈原没有四句的古诗,他写的最短的一首诗是<礼魂>,原诗为"成礼兮会鼓,传芭兮代舞.姱女倡兮容与.春兰兮秋鞠,长无绝兮终古." 屈原是伟大的爱国诗人,战国末期楚国人,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出身楚国贵族.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战国时期黄老之学的传播者. <九歌·礼魂>是战国时期屈原所作的楚辞,一说礼魂为是通用于前面十篇祭祀各神之后的送神曲,由于送的不只是神还包括人鬼,所以称礼魂而不称礼神.送神,在古代的祭祀中,是仪式的最后环节,也是最庄重的祭祀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