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出自哪里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出自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出自《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公冶长》是《论语》中的第五篇,此篇有28章,以谈论仁德为主线,本篇章中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由孔子生前的话语从而从各个侧面探讨仁德的特征。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原文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翻译

  子贡问道:“为什么给孔文子一个‘文’的谥号呢?”孔子说:“他聪敏勤勉而好学,不以向他地位卑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给他谥号叫‘文’。”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注释

  (1)孔文子:卫国大夫孔圉(音yǔ),“文”是谥号,“子”是尊称。

  (2)敏:敏捷、勤勉。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赏析

  本章里,孔子在回答子贡提问时讲到“不耻下问”的问题。这是孔子治学一贯应用的方法。“敏而好学”,就是勤敏而兴趣浓厚地发愤学习。“不耻下问”,就是不仅听老师、长辈的教导,向老师、长辈求教,而且还求教于一般看来不如自己知识多的一切人,而不以这样做为可耻。

孔子“不耻下问”的表现:一是就近学习自己的学生们,即边教边学,这在《论语》书中有多处记载。二是学于百姓,在他看来,群众中可以学的东西很多,这同样可从《论语》书中找到许多根据。他提倡的“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对后世文人学士产生了深远影响。

  《论语》创作背景

  《论语》是孔门弟子集体智慧的结晶。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论语》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

  《论语》作者介绍

  孔子,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夏邑县),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成至圣先师”。

  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

时间: 2024-12-15 16:38:21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出自哪里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出自的相关文章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意思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翻译

意思:聪敏勤勉而好学,不以向他地位卑下的人请教为耻."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形容谦虚好学,出自<论语·公冶长>,本篇以谈论仁德为主线,本篇章中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由孔子生前的话语从而从各个侧面探讨仁德的特征.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原文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翻译 子贡问道:"为什么给孔文子一个'文'的谥号呢?&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什么意思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什么意思10字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意思是: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出自<论语·公冶长>第五篇: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意思是不以向地位.学问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形容谦虚好学."敏"的意思是聪明. 扩展资料: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用法: 动宾式:作主语.谓语.宾语:含褒义,形容虚心求教. 2."敏而好学,不耻

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的意思 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的意思是什么

成语"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指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春秋时期,孔子去太庙参加鲁国国君祭祖的典礼.他一进太庙,就向人问这问那.有人讥笑他来到太庙,什么事都要问.孔子笑着说自己对于不明白的事,每事必问,这恰恰是我要求知礼的表现.卫国大夫孔圉聪明好学,更难得的是他是个非常谦虚的人.在孔圉死后,卫国国君赐给他"文公"的称号. 有一次,孔子的学生子贡问孔子:"国君为什么赐给孔圉'文公'的称号?"孔子答道:&q

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的意思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故事

成语"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指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春秋时期,孔子去太庙参加鲁国国君祭祖的典礼.他一进太庙,就向人问这问那.有人讥笑他来到太庙,什么事都要问.孔子笑着说自己对于不明白的事,每事必问,这恰恰是我要求知礼的表现.卫国大夫孔圉聪明好学,更难得的是他是个非常谦虚的人.在孔圉死后,卫国国君赐给他"文公"的称号.有一次,孔子的学生子贡问孔子:"国君为什么赐给孔圉'文公'的称号?"孔子答道:&qu

孔明巧借东风出自哪本书 借东风出自哪里

孔明巧借东风出自<三国演义>,作者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描写到,赤壁之战时,诸葛亮于仲冬时节作法,借得三日三夜东南风,帮助周瑜火攻曹营,大破曹军. <三国演义>简介 <三国演义>的全称是<三国志通俗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作者是罗贯中.<三国演义>公元三世纪东汉末年,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三国演义>反映了丰富的历史内容,书中的人物.地名和主要时间都和<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出自哪里 天行有常是出自哪里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出自<荀子·天论>,是我国儒家思想家.教育家荀子所作.完整句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意思为大自然的运行有其自身规律,这个规律不会因为三皇五帝尧的圣明或者夏朝桀的暴虐而改变. 作品赏析 荀子所作的<荀子·天论>揭示了自然界的运动变化有其客观规律,和人事没有什么关系.其主要思想是,社会是清明富足还是动荡飘摇,也全是人事的结果,和自然界(所谓的"天")也没有什么关系.荀子的这种思想,有力地否定了当时的各种迷信,强调了人力的作用,放到战国时期看,

鸿雁传书出自哪个故事 鸿雁传书出自哪个故事

鸿雁传书出自"苏武牧羊"这个故事.相传在汉朝时期,苏武出使匈奴后被单于流放到北海,苏武在北海放羊十年;等到汉朝与匈奴和亲,汉朝使者要求释放苏武,而匈奴单于却谎称苏武已死;最后与苏武一起出使匈奴的常惠出主意,让汉使对匈奴说:汉皇在上林苑射下大雁,雁足上系着苏武的帛书,证明苏武未死.最后匈奴单于只得把苏武放回汉朝. 鸿雁传书的意思 鸿雁传书是一个成语,又叫做飞鸽传书.鸿雁原本是大型候鸟,每年在秋季时就会南迁,因此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鸿雁传书一般用来指通信.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

仁者其言也讱出自哪里 仁者其言也讱出自哪

"仁者,其言也讱"出自儒家经典著作<论语>中的颜渊篇,这句话的意思是:仁者的说话是很谨慎的."其言也讱"是孔子对于仁者的要求之一,认为仁者的言行必须要慎重,一言一行都符合周礼的标准,这里的"讱"既是为"仁"服务,也是"仁"的言行规范. "仁者,其言也讱"的出处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

长歌行出自哪本书 长歌行出自于哪

<长歌行>出自<乐府诗集>,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劝诫世人惜时奋进的名篇.全诗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出言警策,催人奋起.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赏析 诗的前四句由园中葵的蓬勃生长推而广之,写到整个自然界,表面上是对春天的礼赞,实际是借物比人,是对人生最宝贵的东西──青春的赞歌."常恐秋节至"表达了作者对&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