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内容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1

  课时安排:2课时

  课时分配: 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萌发、次第、翩然、销声匿迹、风雪载途”等词语,掌握意思并学会运用。

  2.了解物候的相关知识。

  3.掌握说明文的几种说明顺序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过程与方法

  1.训练做读书摘要的能力。

  2.训练生动形象地进行口头描绘景物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感情。

  课前预习

  作者简介:竺可桢(1890—1974),字藕舫,浙江上虞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近代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他是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是中国物候学的创始人。主要著作有《物候学》《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等。

  写作背景

  本文是根据《科学大众》1963年第1期的《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一文改写而成。竺可桢写作此文的目的在于普及物候知识,帮助困难时期的农业生产,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读准字音

  翩然(piān) 孕育(yùn) 风雪载途(zài) 炎热(yán)

  簌簌(sù) 物候(hòu) 农谚(yàn) 连翘(qiáo)

  理解词语

  次第:一个挨一个地。

  翩然:动作轻快的样子。

  孕育:怀胎生育。这里指生长。

  销声匿迹:本义是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公开露面。文中指昆虫都无声无息、无影无踪了。

  通读课文,课堂讨论

  1.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的这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性?

  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温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纬度的差异;经度的差异;高下的差异;古今的差异。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2

  活动目标:

  1、体验诗歌中人和自然的情感。

  2、学习诗歌,理解诗歌中的美。

  3、能合作并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4、学习有序、仔细的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并用较清楚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5、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大胆参与讨论。

  活动准备:

  课件、彩笔、四种颜色的卡纸

  活动过程:

  一、直接语言导入:

  你们知道吗?不光是我们人会说话,大自然也会说话,而且大自然的话到处都是,不信?我们一起来看!(出示flash课件1)

  二、配乐欣赏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1、白云飘得高高,告诉我们什么呢?

  2、瞧!谁出来了?(蚂蚁)它们在干什么呢?蚂蚁往高处搬家,这是要告诉我们什么呢?

  3、这是什么呀?(大树桩)上面有什么?对!每一个圆圈就是一个年轮,大树桩告诉我们有几圈年轮就代表它几岁了!

  4、教师小结:大自然的语言多奇妙啊!我们只要认真观察就能够发现。

  三、用图谱完整学习诗歌

  四、分组合作朗诵诗歌。

  附诗歌:大自然的话别以为人才会说话,大自然也有语言,这语言到处都有,仔细观察就能发现。

  白云飘得高高,明天准是晴天,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

  蚂蚁往高处搬家,出门要带雨伞,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

  树桩上有一道道圈圈,一圈就是一年,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啊,真是妙不可言。

  不爱学习的人听不懂,粗心大意的人永远听不见。

  活动反思:

  《大自然的语言》这是一首文笔优美,语言生动活泼的科普知识性儿童小诗。从一些最为常见的自然现象入手,向我们展示了大自然语言的奥秘。诗歌文字浅显,文笔优美。

  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两班学生的学情,我确定了两个教学目标:

  1、通过感情朗读,读懂诗歌内容,使学生领略大自然语言的神奇,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2、读写结合,模仿课文仿编诗歌。

  教学中主要体现两个理念:

  1、落实朗读训练,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理解课文内容,在品读过程中感悟语言,体会大自然语言的妙不可言。

  2、注重在阅读中引导学生发现诗歌写作上的特点及形式,指导学生仿写,给学生创作写作的平台,使其思维得到拓展。

  小百科:自然,是天然的,物理或物质世界和宇宙。“自然”可以指物质世界的现象,也可以指一般的生命。

时间: 2024-11-08 18:33:38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内容的相关文章

c语言循环语句 c语言中循环语句有哪些

while循环:当给定条件为真时,重复语句或语句组:for循环:多次执行一个语句序列,简化管理循环变量的代码:do...while循环:除了它是在循环主体结尾测试条件外,其他与 while 语句类似:嵌套循环:该循环是在 while.for 或 do..while 循环内使用一个或多个循环. c语言循环语句 c语言循环语句主要分为while循环.for循环.do...while循环.嵌套循环四种,一般用得比较多的是前三种. 语句解释如下: while循环表示当条件为真时, 便执行语句.直到条件为

爬山虎的脚教案 爬山虎的脚教案简单内容

爬山虎的脚教案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1个生字.正确读出"引人注意.均匀.重叠.空隙"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并从中学习作者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怎样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写出它的特点. 教学准备:爬山虎的实物.资料.课件(爬山虎触着墙时,怎样一脚一脚的向上爬).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板书课题. 同学们,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脚?(猪脚.狗脚--)

岳阳楼记教案 岳阳楼记的教案

岳阳楼记教案一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掌握一些文言词.句的意思. 2.结合全文内容提炼出全文的中心,理解古代仁人志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 乐而乐"的思想,并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 3.自主判断本文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并通过小组合作分析它们之间的联系. 4.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品味本文对仗工整.音律协和的语言. 5.通过"妙点"赏析,品味本文写景之"妙"和材料处理的精当. 重点难点: 1.分析古代仁人志士"

沁园春雪教案 沁园春雪的教案

沁园春雪教案一 教学目的: 1.学习写景.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 2.背诵课文.默写课文,理解背景.把握大意. 3.热爱祖国大好河山,树立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念.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歌咏过那洁白如银的雪景.像唐朝岑参的"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又如李白的"燕山雪花大如雪,纷纷吹落轩辕台".还有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万径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教案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语言的分析,把握内容,感受风格,领会思想. 2.了解豪放宋词的风格特点,提高古典诗词阅读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初步感知苏轼词的风格特点. 2.难点:本词的语言美,思想美和艺术美的统一. 教学时教: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了解背景 预习反馈(课前布置预习作业,查找资料,说说对本文几作者的了解). 了解内容:介绍"东破突围",由于被贬职,苏东坡突破了小人们的包围,使他真正审视人生的真谛,从而写出了流传千古的旷世杰作&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 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教案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认识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 2.能力目标:鉴赏"梦游"的意境; 3.情感目标:领悟评价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初步体会李白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特点; 2.认识李白的"游仙"之念表现了他不事权贵的傲岸性格,也是他对黑暗现实消极反抗的表示. 教学难点: 鉴赏"梦游"的意境. 主要教法: 诵读法.讨论法. 学法指导: 抓关键字把握文脉,抓关键句体会诗情,抓关键语段感悟意境. 教学过程: 一.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记承天寺夜游的教案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一 教学目标: 1.重点词.句的理解与翻译. 2.欣赏文中的描写月色的句子,体会作者悠闲.超逸的心境. 3.体会文中起伏的情感,结合作者在黄州的经历,深入探究"闲人"的内蕴.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结合课文来理解一些词和句的含义. 难点: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解题 1.交流有关描写月亮的诗词句.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

金色的草地教案 金色的草地教案设计

<金色的草地>教案 教学要求: 1.学生独立识字,会写生字.正确读写"盛开.玩耍"等词语. 2.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草地颜色的变化及原因,引导学生体验文中"我"对蒲公英的感情变化.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复述片断,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 4.读懂课文内容,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同时学习作者善于观察事物,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学习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

观沧海教案 观沧海的教案

观沧海教案一 学习目标 1.理解文中字词的意思. 2.有感情地诵读课文并能熟练的背诵课文. 3.整体把握课文,理解诗歌意思. 4.通过课文体会文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5.体会文中所描绘的壮丽景色. 学习重点 1.整体把握课文,体会诗词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2.体会宏伟壮丽的景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正式上课之前老是想请大家欣赏几幅图画(展示图片),从这些图片中大家能看到什么?(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大海的波澜壮阔)那么假如当你们面对大海的时候你有何感想?(学生各抒己见)你们想知道曹操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