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黎眉州古诗词鉴赏 苏轼的寄黎眉州赏析

  《寄黎眉州》是北宋诗人苏轼所作,诗中描写了作者和黎錞的友情,并表达了对他们共同的恩师欧阳修的怀念和归隐之情。由于苏轼当时在政治上受到压抑,所以诗中可以感受到他深刻的思乡与归隐之情。

  《寄黎眉州》

  宋·苏轼

  胶西高处望西川,应在孤云落照边。

  瓦屋寒堆春后雪,峨眉翠扫雨余天。

  治经方笑《春秋》学,好士今无六一贤。

  且待渊明赋归去,共将诗酒趁流年。

  赏析

  诗的首联描写了实景,诗人将自己的情感都寄托在了景物之中,颔联则是作者借助了景象,将内心情感融人对瓦屋山和峨眉山景色的描绘中。颈联表达了作者对恩师欧阳修的敬仰,赞美了欧阳修的才能;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以及期待与朋友相聚的温情。

  苏轼作品

  1、《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赠刘景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3、《春宵》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4、《琴诗》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时间: 2024-11-08 21:11:51

寄黎眉州古诗词鉴赏 苏轼的寄黎眉州赏析的相关文章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赏析 水调歌头的鉴赏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赏析:这首词上阙望月,下阙怀人,词人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抒发了词人对人生的聚散离合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词人旷达的人生态度和乐观的精神.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全文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赏析 苏轼的水调歌头赏析

水调歌头赏析:<水调歌头>的上片展示了作者情感的波澜起伏,表现出作者的忧愁.下片则是作者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同时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词以月起兴,以与其弟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基础,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表达了词人对亲人的思念和美好祝愿,也表达了在仕途失意时旷达超脱的胸怀和乐观的景致.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宋朝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阙词.此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当时作者在密州(今山东诸城). <水调歌头·明

水龙吟苏轼翻译及赏析 水龙吟苏轼原文

译文 非常像花但又好像不是花,也没有人怜惜它,任凭它坠地.杨花离枝坠地,细思却是,看起来无情,但有它的愁思.娇柔的柳枝,如同思妇饱受离愁折磨的柔肠,那嫩绿的柳叶,犹如思妇的娇眼,春困未消,欲开还闭.正像那思妇梦中行万里,本想寻夫去处,却又被黄莺啼声惊唤起. 不恨杨花飘飞落尽,只是愤恨西园满地落红枯萎难再重缀.早晨一阵风雨,又去哪里寻找落红的踪迹?早化作一池翠萍.如果把春色姿容分三份,其中的二份化作了尘土,一份坠入流水了无踪影.细看来那全不是杨花啊,是那离人苦愁的眼泪. 赏析 全诗既咏物象,又写人

江城子苏轼翻译及赏析 江城子苏轼翻译及赏析题

<江城子>苏轼翻译:你我夫妻诀别已经整整十年,强忍不去思念可终究难忘怀.孤坟远在千里之外,没有地方能诉说心中的悲伤凄凉.即使你我夫妻相逢怕是也认不出我来了,四处奔波早已是灰尘满面两鬓如霜.昨夜在梦中又回到了家乡,看见你正在小窗前对镜梳妆.你我二人默默相对无言,只有泪落千行.料想你年年都为我柔肠寸断,在那凄冷的月明之夜,在那荒寂的短松冈上. 原文原句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

江城子苏轼翻译及赏析 江城子苏轼的翻译及赏析

江城子苏轼翻译:你我一生一死,隔绝已十年,相互思念却很茫然,无法相见.不想让自己去思念,却难以忘怀.你的孤坟远在千里,没有地方跟你诉说心中的凄凉悲伤.即使相逢你也该认不出我了,因为四处奔波,我早已灰尘满面,鬓发如霜.晚上忽然在梦境中又回到了家乡,只见你正在小窗前对镜梳妆.你我默默相望,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只有无言的泪水落下千行.料想那明月照耀着的长着小松树的坟山,是你年复一年地思念我而痛欲断肠的地方.赏析:该词上阕写词人对亡妻的深沉的思念,写实;下阕记述梦境,抒写了词人对亡妻执着不舍的深情,写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

赏析 此词创作于作者知密州任上,表达了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首三句直出会猎题意,次写围猎时的装束和盛况,然后转写自己的感想:决心亲自射杀猛虎,答谢全城军民的深情厚意. 下片叙述猎后的开怀畅饮,并以魏尚自比,希望能够承担卫国守边的重任.结尾直抒胸臆,抒发杀敌报国的豪情.全词"狂"态毕露,虽不乏慷慨激愤之情,但气象恢弘,一反词作柔弱的格调,充满阳刚之美. <江城子·密州出猎>原文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

暮春归故山草堂翻译 古诗词鉴赏暮春归故山草堂

<暮春归故山草堂>的翻译:暮春时节,山谷口已是草木凋残,黄莺儿的鸣叫也很难听到,迎春花早已开过,只有片片杏花飞落芳尘.山窗下的修竹惹人怜爱,它依旧苍劲葱茏,等待着我的归来. <暮春归故山草堂>的全诗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暮春归故山草堂>的赏析 <暮春归故山草堂>开篇写"春残"二字,描绘的是春残时节冷落寂寥的氛围,后两句"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却生动地抒发了诗人

定风波苏轼翻译及赏析 定风波苏轼原文翻译及赏析

<定风波>翻译:宋神宗元丰五年的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赏析:此词为醉归遇雨抒怀之作.词人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全词即景生情,语言诙谐. 作品原文: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翻译:宋神宗元丰五年的三月七日,在沙湖道

中考古诗词春夜洛城闻笛翻译及赏析 春夜洛城闻笛作者

<春夜洛城闻笛>翻译 是谁家的庭院,飞出幽隐的玉笛声?融入春风中,飘满洛阳古城. 客居之夜听到<折杨柳>的乐曲,谁又能不生出怀恋故乡的深情? <春夜洛城闻笛>赏析 此诗抒发了诗人客居洛阳夜深人静之时被笛声引起的思乡之情,其前两句描写笛声随春风而传遍洛阳城,后两句写因闻笛而思乡.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诗人自己闻笛的感受,合理运用想象和夸张,条理通畅,感情真挚,余韵无穷. <春夜洛城闻笛>原文 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