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止于至善出自哪里 知行合一止于至善出处

  “知行合一,止于至善”出自曾子的《礼记·大学》,意思是:讲理论和实践要合而为一,不可过分偏重一边,精益求精,达到最完美的地步。《礼记·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

  《大学》全文文辞简约,内涵深刻,影响深远,主要概括总结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以及关于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儒家政治哲学也有系统的论述,对做人、处事、治国等有深刻的启迪性。

  《大学》着重阐述了提高个人修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与治国平天下之间的重要关系。中心思想可以概括为“修己以安百姓”,并以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主题。

  《大学》提出的人生观与儒家思想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基本上是儒家人生观的进一步扩展。这种人生观要求注重个人修养,怀抱积极的奋斗目标,这一修养和要求是以儒家的道德观为主要内涵的。

时间: 2024-11-03 22:09:40

知行合一止于至善出自哪里 知行合一止于至善出处的相关文章

止于至善是什么意思 止于至善是指什么意思

止于至善是指处于最完美的境界."止"是指达到,"至"是指最.极.止于至善出自春秋时期曾子的<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译文: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学习和应用于生活,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止于至善的近义词:至善至美.十全十美.白璧无瑕.白玉无瑕.完美无缺.尽善尽美.精美绝伦.浑然一体.止于至善.无懈可击. 止于至善的反义词:漆黑一团.暗无天日.黑天摸地.黑灯瞎火.昏天黑地.一团漆黑.天昏地暗

南辕北辙出自哪本书 南辕北辙出处原文

南辕北辙出自<战国策·魏策四>.南辕北辙,是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语,意思是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该成语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含贬义.它在句子中可作定语.宾语.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首先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如果方向错了.那么有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南辕北辙出处原文 "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吾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

行百里半九十出自哪里 行百里者半九十出处

出自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五·谓秦王>.意思是一百里的路程,走到九十里也只能算是才开始一半而已. 行百里者半九十出自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五·谓秦王>:"诗云:'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也."原文的意思是:一百里的路程,走到九十里也只能算是才开始一半而已.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困难,越要坚持到最后.

望洋兴叹出自哪里 望洋兴叹的出处

望洋兴叹出自<庄子·秋水>:"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意思是仰望海神而兴叹.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庄子的简介 庄子姓庄,名周,字子休,宋国蒙人.他是东周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创立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庄周因崇尚自由而不应楚威王之聘,生平只做过宋国地方的漆园吏.史称"漆园傲吏",被誉为

三人行必有我师出自哪里 三人行必有我师出处

"三人行,必有我师"出自<论语·述而>,原文为: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的意思是:多人同行,其中肯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师的人.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好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赏析 这句话中的三是虚数,指很多.多个人.师指值得效仿的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体现了孔子善于向人学习.无耻下问.对学问很谦虚的人格品质.表现出孔子自觉修养,虚心好学的精神.它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择其善者而

逼上梁山出自哪本书 逼上梁山出处

"逼上梁山"出自<水浒传>,这个成语原指官逼民反,被迫上梁山做土匪,现在常比喻迫不得已做某些事."逼上梁山"的近义词有:铤而走险.揭竿而起.被逼无奈.迫不得已.官逼民反. 逼上梁山的用例 1.<水浒传>里有很多义士都是被逼上梁山的,黑暗的社会逼迫他们反抗朝廷. 2.我之所以学习这项技术完全是没有别的办法,所以被逼上梁山,自己不动手没别的办法. 3.他会做出这件不应做的事,完全是被逼上梁山,出於无奈. 4.做人不要太绝,以免把他逼上梁山,做出触

天下为公出自哪里 天下为公的出处及解释

"天下为公"出自<礼记·礼运>,原文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句话的意思是:当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为人民所共有."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的构想寄托着儒家崇高的社会理想,反映了中国古代人民对美好社会的幸福憧憬.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夏虫不可语冰出自哪里 夏虫不可语冰出处

"夏虫不可语冰"出自<庄子·外篇·秋水>.意思是:不要和生长在夏天的虫子说冰,它想象不出来那个东西,因为它的生命周期从来不经过冬天.原文为:"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其原文是指"对井里的青蛙不可与它谈论关于海的事情,因为它的眼界受着狭小居处的局限,对海没有什么概念:对夏天生死的虫子不可与它谈论关于冰雪的事情,是由于它的眼界受着时令的制约".现多用"夏虫不可以语冰"来比喻一个人

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是什么意思 致良知是什么意思

"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是心学的观点,这句话的意思是:心就是理,物我合一,要按照认识事物的道理来实践,两者密不可分.要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出自明代哲学家王守仁. 心即理是什么意思 心即理是心学的基本观点,认为身.心.意.知.物是浑然一体的,不能独立存在.阳明心学认为心外无物,心即是理.在这种认识论的指导下,就要求知行合一.致良知.知是指内心的觉知,对事物的认识,行是指人的实际行为.人的外在行为是受内在意识支配,由衷向善(&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