杳不知其所之也的杳怎么翻译 杳不知其所之也中杳的意思

杳不知其所之也的杳翻译:遥远得踪迹全无。整句的意思是杳杳然不知它去向何方。该句出自唐代文学家杜牧的赋作《阿房宫赋》。此赋通过对阿房宫兴建及毁灭的描写,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教训,向唐朝统治者发出了警告,表现出一个正直文人忧国忧民、匡世济俗的情怀。

  《阿房宫赋》原文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见者,三十六年。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

  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阿房宫赋》注释

  5、覆压三百余里:指从渭南到咸阳覆盖了三百多里地。这是形容宫殿楼阁接连不断,占地极广。覆压,覆盖。里,这里为面积单位,不是长度单位。古代五户为一邻,五邻为一里。

  6、隔离天日:遮蔽了天日。这是形容宫殿楼阁的高大。

  7、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阿房宫)从骊山北边建起,折而向西,一直通到咸阳(古咸阳在骊山西北)。走,趋向。

  8、二川:指渭水和樊川。溶溶:河水宽广而流动的样子。

  9、廊腰缦(màn)回:走廊长而曲折。廊腰,连接高大建筑物的走廊,好像人的腰部,所以这样说。缦,萦绕。回,曲折。

  10、檐牙高啄:突起的檐角尖耸,犹如禽鸟仰首啄物。檐牙,屋檐突起,犹如牙齿。

  11、各抱地势:各随地形。指阿房宫的宫殿楼阁随地形而建,彼此环抱呼应。

  12、钩心斗角:指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钩心,指各种建筑物都向中心区攒聚。斗角,指屋角互相对峙,好像兵戈相斗。

  13、盘盘焉,囷(qūn)囷焉,蜂房水涡:盘旋,屈曲,像蜂房,像水涡。楼阁依山而筑,所以说像蜂房,像水涡。盘盘焉,盘旋的样子。囷囷焉,屈曲的样子,曲折回旋的样子。焉,相当于“然”。

  14、矗不知其几千万落:矗立着不知它们有几千万座。矗,高耸。下文“杳不知其所之也”的“杳”,用法与此相同。落,相当于“座”或者“所”。

  15、长桥卧波,未云何龙:长桥卧在水上,没有云怎么出现了龙?《易经》有“云从龙”的话,所以人们认为有龙就应该有云。这是用故作疑问的话,形容长桥似龙。

  16、复道:在楼阁之间架木筑成的通道。因上下都有通道,叫做复道。霁:雨后天晴。

  17、冥迷:分辨不清。

  18、西东:亦作“东西”。不知西东,使人不能分辨东西。

  《阿房宫赋》译文

  六国完毕,天下统一。蜀山砍伐一空,阿房得以建成。覆盖三百余里,遮天蔽日。从骊山向北构筑而后西折,直达咸阳。渭樊二川浩浩荡荡,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走廊如绸带回绕,飞檐像鸟嘴高啄。各因地势制宜,钩连对凑相互配合。盘绕着呀,回旋着呀,像密集的蜂房、激流的水涡,高高矗立,不知有几千万座。

  骤见长桥卧于水波,没有云彩哪来的游龙?乍逢复道高架在天空,不曾雨晴哪来的彩虹?高低冥迷,不辨东西。台上歌声温柔,一派春光融融;舞殿冷袖翻飞,一阵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同。

  六国的妃嫔媵嬙,王子皇孙,离开了故国的楼阁宫殿,乘车来到秦国。早上唱歌,晚上弹琴,成了秦国的宫人。明星荧荧,是她们打开了妆镜;绿云扰扰,是她们早晨在梳理发鬟;渭水泛起一层油腻,是她们泼下的洗脸水;烟雾弥漫,是她们在焚烧椒兰。

  雷霆突然惊动,是宫车在经过;车轮声远去,杳杳然不知它去向何方。卖弄姿容,尽态极妍。伫立遥望,盼望皇帝的幸临。有人未睹天颜,长达三十六年。

  燕赵收藏的奇珍,韩魏经营的宝物,齐楚保存的重器,多少代多少年,掠夺自民间,堆积如山。一旦国破家亡,都给运到此间。视鼎如铛,视玉如石,挥金如土,以珠作砾,四处拋掷,秦人见了,也不怎样爱惜。

  哎呀!一个人的心,也就是千万人的心。秦人喜欢奢侈,六国人也眷念故家。为什么掠夺时一丁点儿也不放过,用起来却当成泥沙?使负荷大梁的柱子,比地里耕田的农夫还多;架在屋梁上的椽子,比机杼旁的织女还多;显眼的钉头,比粮仓里的谷粒还多;参差的瓦缝,比人们身上穿的丝缕还多;直的栏杆横的门槛,比九州的城郭还多;呕哑的管弦声,比市上人们的语声还要嘈杂。

  使天下的人,敢怒而不敢言。而独夫的心,日益骄傲而顽固。陈胜、吴广振臂一呼,刘邦一举攻占函谷;楚人项羽放了一把火,可怜阿房宫成了焦土。

  哎呀!灭掉六国的,正是六国,而不是秦国。族灭秦国的,正是秦国,而不是天下的人。哎呀!假使六国君主各自爱护他们自己的人民,就足以抵抗秦国的入侵。假使秦国也能爱护六国的人民,就可以传位三世,乃至万世而为君,谁又能族灭它呢?秦人无暇自哀,而使后人哀怜之;后人哀怜之而又不引以为借鉴的话,那就会使他们的后人又来哀怜他们啊!

  《阿房宫赋》赏析

  此赋运用典型化的艺术手法,在不长的篇幅中,将宫殿建筑之恢弘壮观,后宫之充盈娇美,宝藏之珍贵丰奢,表现得层次分明而具体形象,由此得出秦始皇之所以统治不能久远,即在于暴民取材、不施仁爱的结论,为当时最高统治者提供了深刻的教训和警示。全文除了具有震撼人心的思想力量外,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全赋运用丰富的想象,以铺叙、夸张的手法,富于抑扬顿挫的音乐节奏,展开描写,语言工整而不堆砌,富丽而不浮华,气势雄健,风格豪放。

  《阿房宫赋》创作背景

  《阿房宫赋》写于唐敬宗宝历元年(825),杜牧二十三岁。当时朝廷大兴土木,修建宫室。杜牧借古讽今,切谏时弊。

  杜牧所处的时代,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异常尖锐,而藩镇跋扈,吐蕃、南诏、回鹘等纷纷入侵,更加重了人民的痛苦,大唐帝国,已处于崩溃的前夕。杜牧针对这种形势,极力主张内平藩镇,加强统一,外御侵略,巩固国防。为了实现这些理想,他希望当时的统治者励精图治、富民强兵,而事实恰恰和他的愿望相反。

  唐穆宗李恒以沉溺声色送命。接替他的唐敬宗李湛,荒淫更甚,“游戏无度,狎昵群小”,“视朝月不再三,大臣罕得进见”;又“好治宫室,欲营别殿,制度甚广”;并命令度支员外郎卢贞,“修东都宫阙及道中行宫”,以备游幸(《通鉴》卷二四三)。

  对于这一切,杜牧是愤慨而又痛心的。他在《上知己文章启》中明白地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可见《阿房宫赋》的批判锋芒,不仅指向秦始皇和陈后主、隋炀帝等亡国之君,而主要是指向当时的最高统治者。

  《阿房宫赋》作者介绍

  杜牧,唐代文学家。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太和二年(828)进士,曾为江西观察使、宣歙观察使沈传师和淮南节度使牛僧孺的幕僚,历任监察御史,黄州、池州、睦州刺史,后入为司勋员外郎,官终中书舍人。以济世之才自负。

  诗文中多指陈时政之作。写景抒情的小诗,多清丽生动。人谓之小杜,和李商隐合称“小李杜”,以别于李白与杜甫。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

时间: 2024-12-15 04:30:57

杳不知其所之也的杳怎么翻译 杳不知其所之也中杳的意思的相关文章

临江仙·夜登小阁翻译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古诗原文

临江仙·夜登小阁全称为<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其翻译是:回忆年轻时在午桥桥上酣饮,坐中多是杰出的才俊.月光随长沟水波奔涌,流去悄然无声.对着杏花疏落的清影,我们吹笛直到天明.二十余年如同梦境,此身劫后虽存,每想起一切,只觉得魄悸魂惊!如今我闲登小楼,观赏雨后初晴的月夜美景,感叹古今有多少兴亡伯事,都付与渔父歌唱在三更.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原文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

答谢中书翻译及原文 答谢中书翻译和原文

<答谢中书书>翻译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实在是人间的天堂呀.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答谢中书书>原文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

新唐书杜中立传翻译一 新唐书杜中立传的翻译

杜中立,字无为,因祖先的功勋历任太子通事舍人. 开成初年,文宗想把公主下嫁给士族,对宰相说:"民间谈婚论嫁时,不计较官位品秩,反而崇尚世家门第.我李家做了二百年天子,难道还比不上崔.卢两家吗?"于是下诏令宗正卿选择世家子弟上报.杜中立及校书郎卫沫得到皇帝的召见,被授予著作郎之职.月中,杜中立升任光禄少卿.驸马都尉,娶真源长公主为妻.杜中立多次请求自我尝试,闷闷不乐,因此说:"朝廷法令详备,我如果不称职,为什么要依靠贵戚扰乱天下法令呢?"皇帝听后很惊讶,改任杜中立为太

有人入山射鹿文言文翻译 熊与坎中人中的熊异在何处

<有人入山射鹿>的译文:有一个人进入山里射鹿,忽然掉入一个坑内,看到几头小熊.一会儿,有只大熊进入(坑里),(那人)以为(它)肯定要伤害自己,过了很久,大熊拿出果子分给孩子.最后给了那人一份.这个人饿了很久,冒着生命危险吃了. (大)熊似乎很同情他.每个早上,母熊觅食回来,总是分给他一份果子,这个人依赖(母熊给的食物)用来活命.后来小熊渐渐长大了,母熊把它们一一背出坑.小熊已经全走了,那人估计(自己)必死在坑中,但母熊又回来了,坐在人身边.人明白了它的意思,便抱着熊的腿,熊立即跳出,所以(那人

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翻译 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白话文翻译

"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的意思是:况且你的话错了,老虎和犀牛从笼子里跑出,龟甲和玉器在匣子里被毁坏,这是谁的过错呢?"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出自<论语>中的<季氏将伐颛臾>,这篇文章主要表达了孔子"仁者爱人"的思想. 资料拓展 <季氏将伐颛臾>是选自<论语>中的一篇散文,文中记述了孔子和冉有的一场对话,集中讨论鲁国贵族季氏企图发动战争,攻打

首尾就烹的古文翻译 烹在古文中的意思

学士周豫,非常擅长烹饪尝烹鳝鱼.周豫把鱼放入锅中,只见那些鳝鱼仍自由自在地在锅子里游着,随着那一锅汤慢慢煮沸了,周豫将锅盖掀起来看看,却发现锅中有一条鳝鱼的身体竟然向上弓起,只留头部跟尾巴在煮沸的汤水之中.原来,这条母鳝鱼为了保护肚子里的众多鱼卵,情愿将自己的头尾浸入沸汤之中,直至死亡.护子心切而将腹部弯起,得以避开滚热的汤水. 原文:学士周豫家,尝烹鳝.见有鞠身向上,以首尾就烹者.讶而剖之,腹中累累有子.物类之甘心忍痛,而护惜其子如此.出处:<伤心录>. 丰子恺先生<护生画集>中

山中雪后带拼音全诗 山中雪后古诗翻译

晨起开门雪满山chén qǐ kāi mén xuě mǎn shān,雪晴云淡日光寒xuě qíng yún dàn rì guāng hán. 檐流未滴梅花冻yán liú wèi dī méi huā dòng,一种清孤不等闲yī zhǒng qīng gū bù děng xián. 原文及翻译 山中雪后 郑燮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翻译:清晨起来刚一开门,看到山头已被一场大雪覆盖.此时,天空已放晴,初升太阳的光芒,透过淡淡的白云,也变得寒冷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古诗及翻译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的诗和诗意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的原诗: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翻译:流水声中夹杂着犬吠声,桃花繁盛带着点点露水.树丛深处,野鹿时隐时现,正午时来到溪边,没听见山寺的钟声.野竹划破了青色的云气,飞瀑高挂在碧绿的山峰.无人知道道士的去向,只好哀愁地靠着几棵古松.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的背景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这首诗写于李白十八.九岁时.当时,李白曾隐居在大匡山(戴天山)大明寺中读书,这

人大代表提议 尽快设置翻译博士专业学位 人大建议尽快设置翻译博士专业学位

为培养新时代高水平复合型翻译人才,全国人大代表.大连外国语大学校长刘宏提议,教育部应尽快设置翻译博士专业学位.高水平复合型翻译人才有助于构建良好的国际形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相关高校也要进一步了解国家实际人才需求,为设置翻译博士专业学位做好师资储备和教学准备. 目前,我国已有200余所高校设置了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我国语言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也在召唤教育界培养出更多高质量的语言服务业从业者,建立人才培养体系.刘宏建议,在高水平复合型翻译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大中译外课程比重,加强中译外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