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异断斯织乎的翻译 何异断斯织乎翻译

  何异断斯织乎的翻译:这与剪断正在织的布有什么不同呢?该句出自刘向所著《列女传》中《乐羊子妻》一文,通过两个小故事,赞扬了乐羊子妻子的高尚品德和过人才识。乐羊子妻也是一则成语,意思是做事必须有不可半途而废精神。

  《乐羊子妻》原文

  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妻曰:“妾闻志士不饮‘ 盗泉 ’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

  一年归来,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废时日。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

  尝有它舍鸡谬入园中,姑盗杀而食之,妻对鸡不餐而泣。姑怪问其故。妻曰:“自伤居贫,使食有它肉。”姑竟弃之。

  后盗欲有犯妻者,乃先劫其姑。妻闻,操刀而出。盗人曰:“释汝刀从我者可全,不从我者,则杀汝姑。”妻仰天而叹,举刀刎颈而死。盗亦不杀其姑。太守闻之,即捕杀贼盗,而赐妻缣帛,以礼葬之,号曰“贞义”。

《乐羊子妻》注释

  1、“河南”:汉袭秦制,地方分郡县,郡上设部。郡,相当于地一级行政区。河南郡今河南省西北部。

  2、“还以与妻”:当读作“还,以与妻”(回家后,把它交给妻子)。

  3、“嗟来之食”:在《礼记·檀弓》里本作“嗟!来食(喂,来吃吧)”,是富人叫饿肚子的人来吃饭时说的,有鄙夷饿者的味道。

  4、“污其行”:这里是玷污自己行为的意思。

  5、"归":回家,同下文“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

  6、“捐”:丢弃,舍弃。现在,此义仅保存在成语中,如“为国捐躯”。

  7、“跪”:古人席地而坐,跪时腰伸直,示敬之意。

  8、“无它”:“它”本指蛇,上古时人们穴居,以蛇为患,见面则问“无它(蛇)乎”。后来转化为“没什么”的意思。

  9、“引”:拿

  10、“成于机杼”:今语要倒过来说,在织布机上织成。“机”,最早就是指织布机。杼,机上的梭子。

  11、“累寸不已”:不停地一寸一寸地积累。

  12、“若”:假若。楚地方言,今保留。

  13、“捐失”:即失去,这是两个近义词组成的双音词。捐,也有“失”义。

  14、"稽":迟延

  15、“积学”:积累学识。

  16、“日知其所亡”:语出《论语·子张》:“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17、|“懿”(yì):美好(多指德行)。

  18、“何异断斯织乎”:跟割断这块帛有什么不同。

  19、“感其言”:被这番话感动。

  20、“复还终业”:以下尚有“遂七年不反。妻常躬勤养姑,又远馈羊子”等句,然后转叙他事。

  《乐羊子妻》译文

  河南乐羊子的妻子,不知道是谁家的女儿。曾经乐羊在路上行走时,捡到一块别人丢失的金子,拿回家把金子给了妻子。妻子说:“我听说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的水,廉洁方正的人不接受‘嗟来之食’,何况是捡拾别人丢的东西,谋求私利来玷污自己的品德!”羊子听后十分惭愧,就把金子丢弃到野外,然后远出拜师求学去了。

  一年后羊子回到家中,妻子跪坐着问他回来的缘故。羊子说:“出行在外久了,心中思念家人,没有别的特殊的事情。”妻子听后,就拿起刀来快步走到织机前说道:“这些丝织品都是从蚕茧中生出,又在织机上织成。 一根丝一根丝地积累起来,才达到一寸长,一寸一寸地积累,才能成丈成匹。现在如果割断这些正在织着的丝织品,那就要放弃成功,迟延荒废时光。你积累学问,就应当‘每天都学到自己不懂的东西’,以此成就自己的美德;你中途就回来了,那同切断这丝织品又有什么不同呢?”羊子被他妻子的话感动了,重新回去完成了自己的学业,并且七年没有回来。

  这期间,有一次邻家所养的鸡误闯入乐羊子的园中,婆婆偷偷抓来杀了做菜吃。到吃饭时,乐羊子妻却对着那盘鸡流泪,不吃饭。婆婆感到奇怪,问她原因,乐羊子妻说:“我是难过家里太穷,饭桌上吃的竟然是别人家的鸡。”婆婆听了(大感惭愧),就把鸡丢弃不食。

  后来有盗贼想侵犯乐羊子的妻子,就先劫持其婆姑(婆婆,丈夫母亲)。妻子听到后,拿着刀跑出来,盗贼说:“你放下刀依从我,就保全你们的性命,如果不从我,我就杀了你婆婆。”妻子仰天叹息,举起刀子就刎颈(割脖子)自杀了。盗贼也没有杀她婆婆(就逃跑了)。太守知道了这件事后,抓捕那盗贼,就赐给乐羊子妻丝绸布帛,为她举行丧礼,赐予“贞义”的称号。

  《乐羊子妻》赏析

  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它通过两个小故事,赞扬了羊子的妻的高洁品德和过人才识。乐羊子妻的两段话,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并且对不同民族,不同政见,不同文化,不同宗教的人来说都有着深远的意义。她告诫人们:做人就必须具备高尚的品德,做事就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

  1、乐羊子妻不但不收丈夫拾来的金子,而且用“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的典故说服丈夫,进一步指出因贪小利而失大节的危害,使乐羊子非常惭愧,知错就改并远寻师学。

  2、乐羊子妻“引刀趋机”以自己织布必须日积月累“遂成丈匹”的切身体会,说明求学必须专心致志,持之以恒的道理,最后归结到“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妻子这一番借织布来讲道理的话,使乐羊子深受感动,最后“复还终业”。

  本文节选自《后汉书·列女传》,只节取本传的前半部分,所以标题不加“传”字。《列女传》共著录17人,都是东汉时期妇女中的著名人物,作传的目的是歌颂“女德”。本文写乐羊子妻帮助丈夫树立美德和成就学业,这在当时是很可贵的。

  《乐羊子妻》创作背景

  据班固《汉书·刘向传》载:向睹俗弥奢淫,而赵、衞之属(师古曰:“赵皇后、昭仪、衞婕妤也。" )起微贱,逾礼制。向以为王教由内及外,自近者始。故采取诗书所载贤妃贞妇,兴国显家可法则,及孽嬖乱亡者(师古曰:“孽,庶也。嬖,爱也。”),序次为《列女传》,凡八篇,以戒天子。及采传记行事,著《新序》、《说苑》凡五十篇奏之。数上疏言得失,陈法戒。书数十上,以助观览,补遗阙。上虽不能尽用,然内嘉其言,常嗟叹之。

时间: 2024-08-30 17:06:36

何异断斯织乎的翻译 何异断斯织乎翻译的相关文章

初学者织毛衣怎么起针 初学者织毛衣怎么起针完针怎么织

起针方法:准备好毛线和毛线针,先把毛线打个活结,把针穿进去.在这个线圈里织一个下针,把织的下针套在毛线针上,这样针上就有了2个线圈,就这样重复操作起11针.然后开始织上下针.一共要织三排上下针,第一排织上下针的时候,下针织,上针挑过去不织,第二排织上下针的时候,上针织,下针挑过去不织,第三排上下针的时候,和第一排一样,下针织上针挑过去不织,三排上下针都织好以后,织平针,正面织下针,反面织上针. 初学者织毛衣的诀窍:起针的针数一般起单数,毛衣会比较好织.起好针后要织3排上下针,第一排下打上不打.第

何异断斯织乎怎么翻译 何异断斯织乎译文

何异断斯织乎翻译:这与剪断正在织的布有什么不同呢?该句出自刘向所著<列女传>中<乐羊子妻>一文,通过两个小故事,赞扬了乐羊子妻子的高尚品德和过人才识.乐羊子妻也是一则成语,意思是做事必须有不可半途而废精神. <乐羊子妻>原文 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妻曰:"妾闻志士不饮' 盗泉 '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 一年归来,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

何异断斯织乎的翻译 何异断斯织乎的翻译是什么

"何异断斯织乎"的意思是:跟现在割断这些正在织着的丝织品有什么不同呢?原指东汉时乐羊子妻子借切断织机上的线,来讽喻丈夫不可中途废学.后比喻劝勉别人学习要坚持,不能轻言放弃. "何异断斯织乎"出自<后汉书·乐羊子妻传>,是一篇人物传记.节选自"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废时日.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 意思是:现在如果割断这些正在织着的丝织品,那就要放弃成功,迟延荒废时光.你积累学问,就应当'

孟母断织文言文翻译 孟母断织教子文言文

<孟母断织>的翻译:孟子年少的时候,有一次,他在背诵诗文,他的母亲在旁边织布.孟子突然停了下来.一会儿后,孟子又开始吟诵.他的母亲知道他因分心而忘记了,就叫住了孟子,问道:"为什么要中间停顿?"孟子回答说:"忘记了,一会儿又记起来了." 孟子的母亲拿起刀子就割断她的织物,说:"这个织物割断了,能够再次接上去吗?"从此之后,孟子读书专心,不再忘记了. <孟母断织>的原文 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促然中止.有顷,复诵.其母

孟母断机原文及翻译 孟母断机原文以译文

孟母姓仉(zhǎng)氏,孟子之母.夫死,狭子以居,三迁为教.及孟子稍长,就学而归,母方织,问曰:"学何所至矣?"对曰:"自若也."母愤因以刀断机,曰:"子之废学,犹吾之断斯机也."孟子惧,旦夕勤学,遂成亚圣. 翻译 孟母姓仉氏,是孟子的母亲.丈夫死后,和儿子孟子生活在一起,为了教育儿子曾经三次搬家.到孟子年龄大一点,孟子经常逃学,一天,他很早就回来了,孟母正在织布,孟母看见他,便问他:"读书学习是为了什么?"孟子说:&quo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的翻译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的翻译的异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的翻译为:大王您不要对百姓认为您吝啬感到奇怪.这句话出自<孟子·梁惠王上>,主要是讲述梁惠王的故事,其原句为:"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主要内容 文章通过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表现了孟子"保民而王"的王道思想和富民.教民的政治主张,也表现了孟子善辩的性格和高超的论辩技巧.他的主张,首先是要给人民一定的产业,使他们能养家活口,安居乐业.然后再&quo

楚威王闻庄周贤文言文翻译 楚威王闻庄周贤的文言文翻译

楚威王闻庄周贤文言文翻译:楚威王听说庄周贤能.该句出自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文言文<老子韩非列传>,收录于<史记>中.这是一篇关于先秦道家和法家的代表人物老子.庄子.申子(申不害)和韩非子四人的合传. 司马迁以老子"深远",说其所贵道"虚无,因应变化于无为",并将其与申.韩同传,勾勒出道.法两家嬗变传承之关系.又附庄子,盖看重其"沈洋自恣以适己"的修身处世之道,还特意列举楚威王聘庄子为相的故事.代表了道家"

过秦论原文及翻译及注释 过秦论原文翻译及注释

<过秦论>原文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

答司马谏议书翻译 答司马谏议书翻译大全

<答司马谏议书>翻译:鄙人王安石请启:昨天承蒙(您来信)指教,我私下认为与君实您交往相好的日子很久了,但是议论起政事来(意见)常常不一致,(这是因为我们)所持的政治主张和方法大多不同的缘故啊.虽然想要勉强劝说几句,最终也必定不被您所谅解,所以只简单的给您回信,不再逐-替自己辩护.后来又考虑到蒙您一向看重和厚待我,在书信往来上不宜马虎草率,所以我现在详细地说出我这样做的原因,希望您看后能谅解我吧. 大概读书人所争辩的,尤其在于名气是否符合(实际),名气符合实际后,天下之间就没人会去阻拦他了.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