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善鼓琴原文及翻译 伯牙善鼓琴赏析

 原文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翻译

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伯牙弹琴的时候,内心想着高山。钟子期赞叹道:“好啊,高耸的样子就像泰山!”伯牙内心想着流水。钟子期又喝彩道:“好啊!浩浩荡荡就像长江大河一样!”凡是伯牙弹琴时心中所想的,钟子期都能够从琴声中听出来。

有一次,伯牙在泰山北面游玩,突然遇上暴雨,被困在岩石下面;心中悲伤,就取琴弹奏起来。起初他弹了表现连绵大雨的曲子,接着又奏出了表现高山崩坍的壮烈之音。每奏一曲,钟子期总是能悟透其中旨趣。伯牙便放下琴,长叹道:“好啊,好啊!你听懂了啊,弹琴时您心里想的和我想表达的一样。我到哪去隐匿自己的心声呢?”

  《伯牙鼓琴》注释

1、善:擅长,善于。

2、志:志趣,心意。

3、善哉,善:赞美之词,即为“好啊”。

4、峨峨:高耸的样子

5、若:好像

6、洋洋:盛大的样子

7、所念:心中想到的

8、必:一定

9、得:领会,听得出

10、之:代词 或是结构助词"的“

11、阴:山的北面

12、卒(cù):通“猝”,突然。

13、援:拿,拿过来

14、鼓:弹

15、操:琴曲名。

16、穷:穷尽。

16、舍琴:丢开琴。意思是停止弹琴。

17、逃:隐藏。

18、逃声:躲开。隐藏自己的声音,在这里可以理解为隐藏自己的心声。逃,逃避

  《伯牙鼓琴》赏析

  人生苦短,知音难求;云烟万里,佳话千载。纯真友谊的基础是理解。中华文化在这方面最形象最深刻的阐释,莫过于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了。“伯牙绝弦”是交结朋友的千古楷模,他流传至今并给人历久弥新的启迪。正是这个故事,确立了中华民族高尚的人际关系与友情的标准。

  伯牙介绍

  伯牙,伯氏,名牙。后讹传为俞氏,名瑞字伯牙,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郢都人,虽为楚人,却任职晋国上大夫,且精通琴艺。既是弹琴能手,又是作曲家,被人尊为“琴仙”。

  钟子期介绍

  锺子期,春秋战国时代楚国汉阳(今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集贤村)人。相传锺子期是一个戴斗笠、披蓑衣、背扁担、拿板斧的樵夫。历史上记载伯牙回国探亲时,在汉江边鼓琴,锺子期正巧遇见,感叹说:“巍巍乎若高山,洋洋乎若江河。”因兴趣相投,两人就成了至交。锺子期死后,伯牙认为世上已无知音,终生不再鼓琴。

时间: 2024-08-29 19:40:00

伯牙善鼓琴原文及翻译 伯牙善鼓琴赏析的相关文章

初中伯牙善鼓琴原文及翻译 初中伯牙善鼓琴原文和翻译

<伯牙鼓琴>原文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伯牙鼓琴>翻译 伯牙弹琴,锺子期听他弹琴.伯牙在弹琴时心里想着高山,锺子期说:"你弹得真好呀,就像那巍峨的泰山."不一会儿,伯牙心里又想到流水,锺子期又说:"你弹得真好呀,就像那奔腾不息的流水

伯牙子期的故事原文及翻译 伯牙子期的故事原文和翻译

伯牙子期的故事 学习了三年,伯牙琴艺大长,成了当地有名气的琴师.但是伯牙常常感到苦恼, 因为在艺术上还达不到更高的境界. 伯牙的老师成连知道了他的心思后,便对他说,我已经把自己的全部技艺都教给了你,而且你学习得很好.至于音乐的感受.悟性方面,我自己也没学好.我的老师万子春是一代宗师,他琴艺高超,对音乐有独特的感受力.他现住在东海的一个岛上,我带你去拜见他,跟他继续深造,你看好吗?俞伯牙闻听大喜,连声说好! 他们准备了充足的酒肴,乘船往东海进发.船行至东海的蓬莱山时,成连对伯牙说:"你先在蓬莱山稍

论语十二章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论语十二章赏析

<论语十二章>原文 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三.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四.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五.子曰

七年级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 论语十二章赏析

<论语十二章>原文 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三.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四.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五.子曰

孔子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 论语十二章赏析

<论语十二章>原文 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三.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四.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五.子曰

河中石兽原文及翻译简短 河中石兽赏析

<河中石兽>原文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河中石兽原文及翻译作者 河中石兽赏析

<河中石兽>原文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初中文言文鱼我所欲也原文及翻译 我所欲也赏析

鱼我所欲也原文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

伯牙鼓琴的原文及翻译 伯牙鼓琴赏析

原文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翻译 伯牙弹琴,锺子期听他弹琴.伯牙在弹琴时心里想着高山,锺子期说:"你弹得真好呀,就像那巍峨的泰山."不一会儿,伯牙心里又想到流水,锺子期又说:"你弹得真好呀,就像那奔腾不息的流水."锺子期死了以后,伯牙摔琴断弦,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