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答谢中书书翻译 文言文答谢中书书译文

  《答谢中书书》翻译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实在是人间的天堂呀。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答谢中书书》原文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注释

  ⑴谢中书:其人为谁,有多种说法。一说是谢微,一说是谢朓,一说是谢览,一说是谢朏。

  ⑵共谈:共同谈赏。

  ⑶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五色,古代以青黄黑白赤为正色。交辉,指交相辉映。

  ⑷青林:青葱的树林。翠竹:翠绿的竹子。

  ⑸四时:四季。俱:都。

  ⑹歇:消。

  ⑺乱:此起彼伏。

  ⑻夕日欲颓:太阳快要落山了。颓,坠落。

  ⑼沉鳞竞跃: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竞跃,竞相跳跃。

  ⑽实:确实,的确。欲界之仙都:即人间仙境。欲界,佛家语,佛教把世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没有摆脱世俗的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境界,即指人间。仙都,仙人生活在其中的美好世界。

  ⑾康乐:指南朝山水诗人谢灵运,他继承他祖父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

  ⑿复:又。与(yù):参与,这里有欣赏领略之意。奇:指山水之奇异。

  《答谢中书书》赏析

  从结构上看,《答谢中书书》从富有审美意味的两句开头,接着有两个不同时空层次的描写,以静见动,以动见静,写出了茅山美的性灵。至此出声赞叹:“实是欲界之仙都!”就是应有之笔。接着以反接收束全篇,深憾于自谢灵运以来竟无人妙赏此佳山水,一唱三叹,摇曳生姿,文章虽短而含蕴不尽。

以骈文的主要特征来看,《答谢中书书》或许不是很严饬的。四四四四的句式对属虽工,但基本上不用典藻饰。音律上平节和仄节的交替,也不完全合律。但它好就好在骈散兼行,散文的疏宕流畅之美和骈文的整炼之美结合得很好。谋篇见巧思,用语清丽含蓄,诗化了意境。

此文称道江南山水之美,笔笼山川,纸纳四时,文辞清丽,堪称六朝山水小品名作。

  《答谢中书书》创作背景

  《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俊赏山林、心灵净化之后所作。这篇文章当为陶弘景晚年的作品。

  《答谢中书书》作者介绍

  陶弘景,南朝齐梁时期道教思想家、医学家。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仕齐拜左卫殿中将军。后隐居茅山。搜集整理道经,创立茅山派。

  入梁,武帝礼聘不出,但朝廷大事辄就咨询,时称“山中宰相”。对历算、地理、医药等都有较深研究。卒谥贞白先生。著有《本草经集注》《真诰》等。

时间: 2024-08-29 02:00:21

文言文答谢中书书翻译 文言文答谢中书书译文的相关文章

文言文及翻译 文言文及翻译短篇

1.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译: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2.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鹳雀楼>译:想看到更远更广阔的景物,你就要再上一层楼.想学到更多更深的知识,你就要比原来更努力. 经典的文言文句子及翻译: 1.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陈廷焯译:知

答谢中书书翻译原文 答谢中书书的翻译原文

<答谢中书书>翻译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实在是人间的天堂呀.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答谢中书书>原文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

孟母戒子文言文及翻译 孟母戒子文言文翻译及原文

孟子年幼时,(有次)他在背诵,他的母亲正在织布.孟子突然中途停止背诵,又继续背诵下去.孟子的母亲知道他因为分心而遗忘了书中的内容,于是把他叫来问道:"为什么中断背书?"孟子回答说:"有所遗忘,(后来)又想起来了." (这时)孟子的母亲拿起刀割断了布,以这件事作为警告.从那件事以后,孟子不再因分心而遗忘书中的内容了. 孟母戒子文言文及翻译 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中止,有顷,复诵.其母知其喧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

三余读书文言文及翻译 “三余”读书文言文翻译

三余读书文言文及翻译:董遇,字季直,性格木讷但好学.兴平年间,关中李傕等人作乱,他与哥哥季中便投奔到段煨将军处.他们经常上山打柴背回卖钱(来维持生活),每次上山打柴时董遇都带着书,有空闲就拿出书诵读,哥哥嘲笑他,但董遇没有改正. 董遇对<老子>很有研究,为它作了注释:对<左氏传>也下过功夫,根据研究心得写成了<朱墨别异>.有个跟着董遇学习的人,董遇不肯教,却说:"必须在这之前先读很多遍."董遇的意思是:"读书多读几遍,它的意思自然显现出来了

促织文言文逐字翻译 促织的文言文逐字翻译

促织文言文逐字翻译:在明朝宣德年间,皇室爱好斗蟋蟀的游戏,每年都要向民间征收蟋蟀.这东西本来不是陕西出产的.有个华阴县的县官,想巴结上司,把一只蟋蟀献上去,上司试着让它斗了一下,显出了勇敢善斗的才能,上级于是责令他经常供应.县官又把供应的差事派给各乡的里正. 于是市上的那些游手好闲的年轻人,捉到好的蟋蟀就用竹笼装着喂养它,抬高它的价格:储存起来,当作珍奇的货物一样等待高价出售.乡里的差役们狡猾刁诈,借这个机会向老百姓摊派费用,每摊派一只蟋蟀,就常常使好几户人家破产. 县里有个叫成名的人,是个念书

画蛇添足文言文翻译 画蛇添足原文译文

<画蛇添足>的文言文翻译如下:楚国有个主管祭祀活动的官员,拿出一壶酒赏给门客喝.门客们互相商量说:"这壶酒大家喝的话就不够喝,如果一个人喝,就会有剩余.我们在地上比赛画蛇,先画好的人就喝这壶酒." 有个人把先蛇画好了,他拿起酒壶正要喝,却左手拿着酒壶,右手继续画蛇,说:"我能够给它画脚." 没等他画完,另一个人已把蛇画成了,把壶抢过去说:"蛇本来是没有脚的,你怎么能给它画脚呢!"然后他便把壶中的酒喝了下去.为蛇画脚的人,最终失去了酒.

狼其三文言文原文翻译 狼三则其三的译文和原文

狼其三文言文原文: 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傍有夜耕所遗行室,奔入伏焉.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去.顾无计可以死之.唯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 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之以归.非屠,乌能作此谋也!三事皆出于屠:则屠人之残爆,杀狼亦可用也. 翻译 有一个屠户,傍晚走在路上,被狼紧紧地追赶着.路旁有个农民留下的草棚,他就跑进去趴在里面.凶恶的狼从苫房的草帘中伸进一只爪子,于是屠户急忙捉住狼爪,不让它离开.但是没有想到办

田猎之获文言文及翻译 田猎之获的译文

<田猎之获>文言文节选: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入则愧其家室,出则愧其知友州里.惟其所以不得,则狗恶也.欲得良狗,则家贫无以.于是还疾耕疾耕则家富,家富则有以求良狗,狗良则数得兽矣.田猎之获,常过人矣.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 <田猎之获>翻译 齐国有个爱好打猎的人,花费了很长时间也没有猎到野兽.在家愧对自己的家人,在外愧对自己的知心好友.他思考打不到猎物的原因,是因为狗不好,他想得到一条好狗.想要得到好狗,别人对他说:"你应该努力耕田劳作."猎人说:&q

答谢中书书翻译 答谢中书书译文

<答谢中书书>是南朝文学家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 原文为: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全文可翻译为: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