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翻译 扁鹊见蔡桓公原文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翻译:扁鹊进见蔡桓公,在蔡桓公面前站了一会儿,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出自战国时期思想家韩非所创作的《扁鹊见蔡桓公》,此文讲述了蔡桓公讳疾忌医,最后病入骨髓、体痛致死的寓言故事。作者在阐释道理、叙写过程中,赞颂了扁鹊之神智而鞭挞了蔡桓公的固执、愚顽,简单的语言传达,无繁复累赘,无咬文嚼字,实为佳作。

  《扁鹊见蔡桓公》原文

  扁鹊见蔡桓公

  韩非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扁鹊见蔡桓公》翻译

  扁鹊进见蔡桓公,在蔡桓公面前站了一会儿,扁鹊说:“您在肌肤纹理间有些小病,不医治恐怕会加重。”蔡桓公说:“我没有病。”扁鹊离开后,蔡桓公说:“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以此来显示自己的本领。”

过了十天,扁鹊再次进见蔡桓公,说:“您的病在肌肉里,不及时医治将会更加严重。”蔡桓公不理睬。扁鹊离开后,蔡桓公又不高兴。

又过了十天,扁鹊再一次进见蔡桓公,说:“您的病在肠胃里了,不及时治疗将要更加严重。”蔡桓公又没有理睬。扁鹊离开后,蔡桓公又不高兴。

又过了十天,扁鹊远远地看见桓侯,掉头就跑。蔡桓公于是特意派人问他。扁鹊说:“小病在皮肤纹理之间,汤熨的力量所能达到的;病在肌肉和皮肤里面,用针灸可以治好;病在肠胃里,用火剂汤可以治好;病在骨髓里,那是司命神管辖的事情了,医生是没有办法医治的。现在病在骨髓里面,我因此不再请求为他治病了。”

过了五天,蔡桓公身体疼痛,派人寻找扁鹊,扁鹊已经逃到秦国了。蔡桓公于是病死了。

  《扁鹊见蔡桓公》注释

  1、立:站立。

  2、有间(jiàn):一会儿。

  3、疾:古时‘疾’与‘病’的意思有区别。疾,小病、轻病;病,重病。

  4、腠(còu)理:中医学名词,指人体肌肤之间的空隙和肌肉、皮肤纹理。

  5、恐:恐怕,担心。

  6、寡人:古代君主对自己的谦称。这个词的用法比“孤”复杂些。君王自称。春秋战国时,诸侯王称寡人。在文中译为“我”。

  7、医之好(hào)治不病以为功:医生喜欢治疗没有发作的疾病来当作自己医术的功效。好,喜欢。(另解:医生习惯治疗没有发作的疾病来当作自己医术的功效。 医,医生。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好,习惯。治,医治。不病,没有发作的疾病。以,以之,用以。为,作为。功,功绩,成绩。)

  8、肌肤:肌肉。

  9、将:要。

  10、应:答应,理睬。

  11、居:用于表时间的词语前,表示已经经过的时间。

  12、居十日:待了十天 。 居:用在表示时间的词语前面,表示经过的时间;停留,经历。在文中译“过了”。

  13、益:更,更加。

  14、望桓侯而还(xuán)走:远远地看见桓侯,小步后退着走。还:通“旋”,转身。走:小步快走。

  15、故:特意。(另解:于是。)

  16、汤(tàng)熨(yùn、wèi):汤熨(的力量)所能达到的。汤熨,中医治病的方法之一。汤,用热水或药水敷治。这个意义后写作“烫”。熨,用粗盐或艾草等东西外用热敷。

  17、及:达到。

  18、针石:古代针灸用的金属针和用砭石制成的石针,这里指用针刺治病。

  19、火齐(jì):火剂汤,一种清火、治肠胃病的汤药。齐,调配,调剂。这个意义后写作“剂”。

  20、司命之所属:司命神所掌管的事。司命,传说中掌管生命的神。属,隶属,管辖。

  21、无奈何也:没有办法了。奈何,怎么办,怎么样。

  22、臣是以无请也:我就不再请求给他治病了,意思是不再说话。无请,不再请求。是以:以是,因此。(另解:请,询问。)

  23、使:指使,派人。

  24、索:寻找。

  25、遂(suì):于是,就。

  《扁鹊见蔡桓公》赏析

  《扁鹊见蔡桓公》虽篇幅不长,但叙事结构层层递进,在完整讲述故事的同时,能做到立意深刻,将哲思蕴涵其中,显得意味隽永。

  从首句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交待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原因和主要人物,点出了桓侯“讳疾忌医”的主题。文章以“扁鹊见蔡桓公”一句交待了故事的两个主要人物:扁鹊姓秦名越人,医术高超;蔡桓公即下文所称的桓侯,是当时蔡国的国君。

扁鹊首次指出桓侯患有疾病,不过此时病症还停留在表面,加以治疗就能防止其恶化。“立有间”三字不仅简明扼要地写出了扁鹊对病人的诊治过程,还表现了扁鹊高超的医术——仅凭片刻之间的观察,就能指出症结所在。

桓侯对扁鹊的警告不以为意,甚至认为他不过是沽名钓誉之辈。桓侯否认自己有病,并认为医生都喜欢治疗那些原本健康的人,以此来当做自己的功劳。

  从“居十日”至“桓侯又不悦”,承接上文,故事情节得到进一步发展扁鹊十日后再次觐见桓侯,他说桓侯的病情已经深入肌肤,如不加以治疗,将深入身体内部。但是桓侯对扁鹊的话仍然置之不理。

“复见”、“居十日”交待了桓侯病情深入的过程,扁鹊没有放弃劝谏桓侯,体现了医者父母心的负责态度。“君之病在肌肤”一句印证了前文“不治将恐深”的推断。尽管扁鹊善言劝诫,但桓侯还是不予理睬,甚至表示出不满。

  又“居十日”,桓侯的病从肌肤发展到了胃肠,扁鹊的论断进一步得到验证,如果不加以治疗,病情将会持续加重。但扁鹊劝说桓侯依然无果,桓侯对他三番五次指出自己身体患有疾病感到不悦。桓侯患疾渐深,渐入不治之境,这一情节为下文的转折做好了铺垫。

  第四段是故事的高潮,也是情节急转的开始。扁鹊远远望见蔡桓侯,转身就走,这一幕情景使文章陡生紧张感。扁鹊一改之前耐心进谏的态度,说明桓侯的病已经无药可救。

桓侯见扁鹊“还走”,十分不解,让人前去询问,扁鹊道出桓侯患病的各个发展阶段,及其相关治疗方法:病在表皮时,热敷即可治疗;病在肌肤,针灸可以治疗;病在肠胃,汤药可以治疗。而现在,病已深入骨髓,是“司命之所属”,就连扁鹊也无可奈何。

  故事最终结局是桓侯不治而亡、扁鹊逃秦。情节到此戛然而止,却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思考空间。文章揭示了防微杜渐的道理,抨击了统治者迁怒和诿过百姓的丑恶行径。

  《扁鹊见蔡桓公》创作背景

  战国时代是群雄并立,战乱频繁的年代,也是人才辈出学术思想空前活跃的年代。诸子百家为了宣扬自己的主张纷纷著书立说、聚众讲学。“时代造英雄”,这样的时代要求当时的作家的著作逻辑严谨,精心选材,说理透彻,令人信服。

  《韩非子》即是其中的优秀代表,在《韩非子》中,《解老》、《喻老》两篇是道家经典《老子》的重要注解与阐释著作。

  《扁鹊见蔡桓公》即出于《喻老》篇,是为讲述扁鹊为蔡桓公多次“诊病”而蔡桓公却多次“忌医”的故事,在轻松的叙述中渗透生活哲理。

  《扁鹊见蔡桓公》作者介绍

  韩非(前280年—前233年),战国晚期韩国人,韩王室诸公子之一,战国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与秦相李斯都是荀子的学生。韩非因为口吃而不擅言语,但文章出众,连李斯也自叹不如。他的著作很多,主要收集在《韩非子》一书中。

韩非是战国末期带有唯物主义色彩的哲学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但古人认为是阴谋学家,韩非的著作一大部分关于阴谋。其著作有《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等著作,洋洋十万余言。

时间: 2024-11-08 22:04:21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翻译 扁鹊见蔡桓公原文的相关文章

扁鹊投石文言文翻译 扁鹊投石的文言文翻译

扁鹊投石文言文翻译:从前有一天医生扁鹊拜访秦武王,武王给扁鹊看了他的病情,扁鹊请求自己给秦武王治疗,可是左右大臣提出异议:"君王的病在耳朵的前面,眼睛的下面,未必能治好,弄不好反而会使耳朵听不清,眼睛看不清楚."武王把这话告诉了扁鹊,扁鹊听了很生气,把治病的石针一丢,说:"君王同懂医术的人商量怎么治病,又同不懂医术的人一起讨论而破坏这件事,干扰治疗,像这样掌管秦国的内政,如此下去,君王的一个举动随时都有亡国的危险." <扁鹊投石>原文 医扁鹊见秦武王,武

参公单位是什么意思 什么单位是参公单位

参公单位又叫参公事业单位,指的是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简称参照管理),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机关.其法律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于2005年5月公布. 参公单位是什么意思 2005年5月,<公务员法>颁布,从法律的角度确定了参公管理事业单位的身份.根据<公务员法>第一百零六条规定: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经批准参照本法进行管理.2006年4月

橘子公母怎么区分的 橘子树怎么分公母

橘子是雌雄同株的植物,本质上没有公母的区别.但是人们一般认为在母橘子的底部有突起的圆点,这个圆点被称为肚脐,而底部没有"肚脐"的橘子则被称为公橘子.母橘子不一定比公橘子甜,没有任何科学证据表明橘子的"肚脐"与果实的味道有关. 橘子有公母吗 橘子实际上没有公母.从外表和口感来判断橘子公母的说法毫无科学依据.位于果实底部(与果柄相对位置)的"脐",其实是花柱脱落在果实上留下的疤痕,多数是点状的. 这些疤痕主要是负责运输水分和养料的维管束的残迹,因为下

褚公雅量文言文翻译 雅量翻译及原文

<褚公雅量>的译文:褚季野从章安令升任为太尉记室参军,当时褚公已经有了些名声,但地位卑微,认识他的人不多.褚公乘商人的船东行,和几个送行的下属在钱塘亭投宿.当时,吴兴人沈充担任县令,正要送客人过浙江,客人到后,亭吏就把褚公等赶到了牛棚里. 潮水来了,沈充起来散步,看到褚公就问道:"牛棚下是什么人?"亭吏说:"昨天有个北方佬到亭子投宿,因为有贵客,就暂且把他们挪到牛棚里了."沈充有些醉意,就远远地问道:"北方佬要不要吃饼?姓什么啊?一块儿聊聊好吗

思垂空文以自见翻译 思垂空文以自见的翻译

"思垂空文以自见"的翻译:想让自己的著作流传后世来表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思垂空文以自见"出自汉代文学家司马迁的<报任少卿书>,原文片段为:"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片段译文:这些人都是因为感情有压抑郁结不解的地方,不能实现其理想,所以记述过去的事迹,让将来的人了解他的志向.就像左丘明没有了视力,孙膑断了双脚,终生不能被人重用,便退隐著

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翻译 医扁鹊见秦武王文言文翻译

"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的意思是:扁鹊拜见秦武王,武王告诉扁鹊自己的病情,请求扁鹊治疗."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出自<战国策·秦策>,全文讲述了扁鹤斥责秦武王听信无知之言的故事,表现了扁鹊才智过人和英勇无畏的形象. 原文 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下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曰:"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使此知

扁鹊见秦武王文言文翻译 扁鹊见秦武王文言文如何翻译

有一天医生扁鹊去拜访秦武王,查看了秦武王的病情后,扁鹊提出给秦武王治疗的方案,可秦武王的大臣却提出异议:"大公的病在耳朵的前面,眼睛的下面,未必能治好,弄不好反而会使耳朵听不清,眼睛看不清楚."武王把这话告诉了扁鹊,扁鹊听了很生气,把治病的石针一丢,说:"君王同懂医术的人询问怎么治病,又同不懂医术的人讨论怎么干扰治疗,像这样掌管秦国的内政,如此下去,君王的一个举动随时都有亡国的危险." <扁鹊见秦武王>原文及注释 原文: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

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翻译 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的翻译

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的翻译是依稀看见云海中隐约浮现出几十个白色的像樗蒲一样东西,那是远处的山峰.其中摴蒱又作"樗蒲",原指古代的一种赌博游戏,但是在这里指的是博戏用的"五木".因为五木两头尖,中间广平,所以看起来很像山峰.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这句话出自清代姚鼐创作的<登泰山记>. <登泰山记>原文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的见翻译 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的而意思

"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的原句是"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见"表被动,相当于"被"."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的翻译:我实在害怕被大王(指秦王)欺骗而辜负赵国.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