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扫一屋何以扫天下是什么意思 不扫一屋何以扫天下出自哪里

  “不扫一屋,何以扫天下”的意思是:连一间屋子都不能打扫干净,用什么来治理天下呢?“不扫一屋,何以扫天下”出自《后汉书》中第五十六章,原句为: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故事

  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也。祖河东太守。蕃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译文

  陈蕃字仲举,是汝南平舆人。他祖上是河东太守。陈蕃十五岁的时候,曾经独自一人住在一处,庭院以及屋舍十分杂乱无章。他父亲同城的朋友薛勤来拜访他,对他说:“小伙子你为什么不整理打扫房间来迎接客人?”陈蕃说:“大丈夫处理事情,应当以扫除天下的祸患这件大事为己任。为什么要在意一间房子呢?”薛勤认为他有让世道澄清的志向,很有自己的见解,与众不同。

时间: 2024-08-07 19:50:24

不扫一屋何以扫天下是什么意思 不扫一屋何以扫天下出自哪里的相关文章

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全文翻译 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全文翻译是什么

孟孟子说:"桀和纣失去了天下,是因为失去了人民:失去人民,是由于失去了民心.得民心有办法:他们想要的,就给他们积聚起来,他们厌恶的,不加给他们,如此罢了.人民向于仁,如同水往下方流.野兽奔向旷野一样.如果现在天下的国君有爱好仁德的,那么诸侯就会替他把人民赶来.哪怕他不想称王天下,也不可能了.现在想称王天下的人,好比害了七年的病要找存放多年的艾来治,如果平时不积存好,就终身得不到.如果不立志在仁上,必将终身忧愁受辱,以至于死亡.<诗经>上说:"'那怎能把事办好,只有一块儿淹死

平天下治国齐家修身四者的顺序是 平天下治国齐家修身四者的顺序是什么

"平天下.治国.齐家.修身"这四者的顺序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经典著作<大学>中提出了"欲明明德于天下者"要经历的八个环节,分别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条目有着明显的先后关系.只有先提高自身修养,才能治好家庭.封地,最后才能实现"平天下"的政治理想. 平天下治国齐家修身四者的出处 "平天下.治国.齐家.修身"这四者出自<大学>.原文如下: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天下无人不识君的君指的是谁 天下谁人不识君指的是哪个人

"天下无人不识君"的"君"指的是唐代著名音乐家董庭兰.董庭兰在唐代享有很高的声誉,是开元天宝年间的著名琴师."天下无人不识君"出自唐代诗人高适的诗作<别董大二首>,原句是: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别董大二首> 高适 [唐代]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 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董庭兰的介绍 董庭兰在唐代享有很高的声誉,如高适的&

诚信者天下之结也的意思是什么 诚信者天下之结也的理解

"诚信者,天下之结也"的意思是:讲诚信是天底下行为准则的关键."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出自<管子·枢言>,这句话强调的是诚信的重要性.<管子>的内容庞杂,汇编了先秦时期各学派的言论. <管子>的内容简介 <管子>今本存76篇,汇集了百家之学,思想的主流是黄老道家思想,既为法治找到了哲学基础,又将道家思想切实地落实到了社会人事当中,这同三晋法家思想是有根本区别的. <汉书>把<管子>分在道家类,&l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的后两句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的下一句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的后两句是前节军事诸葛亮,后世军事刘伯温."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意思是诸葛亮厉害,最终也只是三分了天下,而刘伯温却实实在在帮助朱元璋统一了江山. 朱元璋开始起义,从一个草根逐渐逆袭成皇帝,这一切都离不开他的军师刘伯温.在战略方面,刘伯温以实务十八策分析了当今局势,又采用围点打援,各个击破的战略,先后帮助朱元璋消灭了陈友谅和张士诚的势力,一步步帮助朱元璋称帝. 诸葛亮与刘备志同道合,鞠躬尽瘁,解救万民于水火.他帮助刘备策划了许多经典战略,好比火

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的意思 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的意思修辞手法

"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的意思是闰土所说的新鲜事,作者都不知道.该句出自近代鲁迅先生的<少年闰土>.<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1921年写的短篇小说<故乡>.这篇文章塑造了一个在鲁迅眼中"聪明.机智勇敢.见多识广"的少年闰土形象.鲁迅先生用"我"和"我"的朋友做对比,突出了闰土的形象.与中年的闰土做了巨大的对比. 扩展资料: 小说写"我"在听到母亲提到闰土时,脑子忽然

士不以天下之重自任,久矣翻译 士不以天下之重自任,久矣的意思

"士不以天下之重自任,久矣"的翻译是:读书人不将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这种情况已经持续很久了.这一句话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乐全先生文集>,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当时社会上的读书人以追名逐利作为人生准则的不良风气,抒发了作者对于改变这种风气的迫切期盼. <乐全先生文集>原文节选: 呜呼,士不以天下之重自任,久矣.言语非不工也,政事文学非不敏且博也,然至於临大事,鲜不忘其故,失其守者,其器小也.公为布衣,则颀然已有公辅之望.自少出仕,至老而归,未尝以言徇物,以色假人

天下郡国利病书是谁写的 天下郡国利病书作者

<天下郡国利病书>是顾炎武写的.顾炎武自27岁起,断然弃绝科举帖括之学,遍览历代史乘.郡县志书,以及文集.章奏之类,辑录其中有关农田.水利.矿产.交通等记载,兼以地理沿革的材料,开始撰述<天下郡国利病书>. 顾炎武介绍 顾炎武,明末清初思想家.学者,南直隶昆山人.初名继绅.绛,字忠清,后改名炎武,字宁人,因避人陷害,曾化名蒋山佣.居亭林镇,学者尊称亭林先生.与黄宗羲.王夫之合称清初三先生,加上唐甄合称明末清初"四大启蒙思想家". 他在明末为诸生.少时加入复社,阅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典故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出处

陈蕃字仲举,在他15岁的时候,曾经独自住在一处,庭院和屋舍十分杂乱,他父亲同城的朋友薛勤来拜访他,对他说:"小伙子你为什么不打扫下房间来迎接客人呢?"陈蕃说:"大丈夫处理事情,应当以扫除天下的坏事为己任.怎么能在意一间房子呢?"薛勤当即反问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陈蕃无言以对.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出处 意思是:连一间屋子都不打扫,怎么能够治理天下呢?告诉我们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开始积累,才能做成一番大事业.这句话的原文并非如此,其真正的原文是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告诉我们的道理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说明什么道理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告诉我们的道理:我们只有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了,这样才能做好的别的事情,任何事情都要从小事做起,不要好高骛远.做大事切莫眼高手低,眼高手低人的通病就是太过自信,而这往往就是自己最致命的弱点.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意思 连一间屋子都不打扫,怎么能够治理天下呢?后引申为琐碎的事情不做好,怎能干好一番大事业?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注释 扫:打扫 何:怎么.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出处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出自<后汉书>. 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也.祖河东太守.蕃年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