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亡齿寒的道理 唇亡齿寒告诉了我们什么

  唇亡齿寒告诉了我们人多力量大,势力弱小,就应该彼此相依,否则被敌人各个击破,最后没有任何援兵,就会失败的道理。

  唇亡齿寒出处

  唇亡齿寒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者,其虞、虢之谓也。”

  唇亡齿寒的故事

  公元前700年左右,晋献公向虞国借路攻打虢国。宫之奇劝阻虞公说:“虢国是虞国的外围,虢国灭亡,虞国一定跟着亡国。俗话所说的‘车子和车版互相依傍,嘴唇丢了牙齿就受凉’,那就是说的虞、虢两国的关系。”

  但是此时虞国国君已经被晋国送来的礼物所吸引了,认为事情并没有宫之奇说的那么可怕,所以并没有采纳宫之奇的建议,还是借路给了晋国。

  宫之奇带领他的家族出走,说:“虞国过不了年终大祭了,就在这一次假道之行,晋国不用再出兵了。” 借道成功之后,苟息率领军队灭掉了虢国。军队回来的时候,也将虞国一起灭掉了,从此虢、虞二国在列国之中永远消失了。

时间: 2024-09-02 19:38:59

唇亡齿寒的道理 唇亡齿寒告诉了我们什么的相关文章

辅车相依 唇亡齿寒的意思 唇亡齿寒的意思和寓意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常用于比喻两者的关系十分密切.其中"辅车相依"指的是颊骨和齿床相互依靠,"唇亡齿寒"指的是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密切相关,互相依存. 唇亡齿寒的出处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出自<左传·僖公五年>,原文如下: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日:"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谓甚,其可在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唇亡齿寒的故事 唇亡齿寒故事概括简短

<唇亡齿寒>的故事:晋献公要攻打虢国,将玉石和宝马当作礼物送给虞国来借路.虞公不听宫之奇劝告,坚持借路给晋国,导致虢国被灭.晋献公将虢国灭了之后,回来的时候又剿灭了虞国. <唇亡齿寒>的故事 春秋时期,晋献公向虞国借路攻打虢国.宫之奇劝阻虞公说:"虢国是虞国的外围,虢国灭亡,虞国一定跟着亡国.俗话所说的'车子和车版互相依傍,嘴唇丢了牙齿就受凉',那就是说的虞.虢两国的关系." 可惜目光短浅.贪财无义的虞公,认为事情并没有宫之奇说的那么可怕,因此并没有听宫之奇的良

唇亡齿寒的意思 唇亡齿寒说的是谁

唇亡齿寒的意思是如果嘴唇没有了,那么牙齿也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关系十分密切,唇亡齿寒的主人公是宫之奇和虞公. 唇亡齿寒的典故 春秋时候,晋献公想要派兵灭了虢国.可是想要去虢国,就必须要经过虞地."那么要怎样才能顺利通过虞国呢?"这个时候大夫荀息说:"虞国的国君是个贪图小利的人,只要我们送他价值连城的美玉和宝马,他肯定就会答应让我们经过了."晋献公听了苟息的建议,将宝马和美玉送给了虞国国君. 虞国国君见到这两个珍贵的礼物,高兴极了,当时就答应借道了.但是虞国大夫宫之

唇亡齿寒的典故 唇亡齿寒的故事简介

唇亡齿寒讲的是晋献公要攻打虢国,将玉石和宝马当作礼物送给虞国来借路.于是虞国借了路,而晋献公消灭了虢国之后,回来的时候又剿灭了虞国的故事. 唇亡齿寒的典故 春秋时候,晋献公想消灭虢国.可是想要消灭虢国的话,就必须先经过虞国.这个时候大夫荀息建议,把晋献公的美玉和宝马,送给虞国国君,请求借道.晋献公一开始有点舍不得,但是苟息说:"虞虢两国是唇齿相依的近邻,虢国灭了,虞国也不能独存,您的美玉宝马不过是暂时存放在虞公那里罢了."于是晋献公便同意了苟息的计策. 果然不出所料,虞君看见礼物之后,

涸辙之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涸辙之鲋告诉我们的道理

涸辙之鲋告诉我们的道理:远水解不了近渴.对于有困难的人,我们不应该吝啬帮助,不要空口说白话,应该诚心诚意.从实际出发,并且竭尽全力去帮助别人. 涸辙之鲋的故事 庄子家里贫穷,就向监河侯借粮米.而吝啬的监河侯开出了一张空头支票,说等收到租金后,借给庄子三百两金子.庄子愤怒地讲述了一个寓言故事讽刺监河侯. 涸辙之鲋的原文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

揠苗助长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揠苗助长告诉我们的道理

<揠苗助长>的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万物都有自己的发展规律,我们不应该去违背这些规律,而应顺应自然循序渐进,如果一味强调速度,反而会造成不好的结果.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不要违背事情发展的规律,不能有一蹴而就的心态,要踏踏实实地积累经验才能成功. <拔苗助长>全文 以前时候宋国有一个人,嫌禾苗长得太慢了,于是一棵棵地往上拔起一点,他非常疲劳地回家夸下海口说:"今天累坏我了,我帮助苗长高了!"他儿子听说后,到地里一看,禾苗都干死了. 天下不拔苗助长的人的确很少的啊.

画龙点睛的寓意及道理 画龙点睛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画龙点睛的寓意:比喻在关键地方简明扼要的点明要旨,使内容生动传神.也比喻在整体中突出重点.画龙点睛告诉我们的道理:在处理.解决问题的时候,要学会抓住问题的关键,才能解决问题. <画龙点睛>的故事 传说古时候有个画家叫张僧繇,他画龙画得特别好. 有一次,他在金陵安乐寺的墙壁上画了四条巨龙,那龙画得活灵活现,非常逼真,但是全部都没有眼睛.人们问张僧繇:"为什么不把龙的眼睛画出来."他说:"眼睛可不能轻易画呀!一旦画上,龙就会腾空飞走的!"大家听了,谁也不信,

题西林壁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题西林壁告诉了我们怎样的道理

<题西林壁>这首诗告诉我们的道理是:我们在观察事物的时候,要在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因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换个角度,换一种思考方式,就会有不同的结果,这样我们才能全面的看清问题的所在.<题西林壁>全诗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诗中描绘的是庐山的景象.诗中庐山的的面貌变化多姿,诗人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该客观全面.整首诗的寓意十分深刻,但是诗中的的语言却浅显易懂,这也是诗人所追求的,用一种质

狐假虎威告诉我一个什么道理 狐假虎威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狐假虎威>告诉我们要看清那些假借他人的权势来恐吓人的人,不要被他人表面的威势所吓倒,要看透表象,抓住事物的实质,不要像老虎一样被人利用而不自知.<狐假虎威>的故事出自<战国策·楚策一>. 原文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译文 老虎寻找各种野兽吃掉他们,抓到一只狐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