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相矛盾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自相矛盾得到的启示

  《自相矛盾》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做任何事情都应该实事求是,三思而后行,不能相互抵触这个道理。自相矛盾是指的是一个人说话、行动,前后抵触,不一致,出自《韩非子》。

  《自相矛盾》原文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莫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众皆笑之。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译文

  在战国时期,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他先夸耀自己的盾很坚硬,说:“无论用什么东西都无法破坏它!”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很锐利,说:“无论什么东西都能被其破坏!”,市场上就有人质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它们又会怎么样呢?”,那个人无法回答。众人嘲笑他。无法被刺穿的盾牌和没有刺不破盾的长矛,是不可能共同存在的。

  《自相矛盾》的启示

  1、一个人夸自己的东西要有限度,不要夸得无边无际,最后无法自圆其说。

  2、说话做事要三思而后行,只有这样,最后才不会像楚国人那样说话前后相互抵触、自相矛盾。

时间: 2024-12-10 14:06:19

自相矛盾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自相矛盾得到的启示的相关文章

自相矛盾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自相矛盾得到的启示

<自相矛盾>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应该实事求是,三思而后行,不能自我矛盾.相互抵触."自相矛盾"常用来比喻自己的言行相互抵触,不能自圆其说. <自相矛盾>的故事 楚国有一个卖兵器的人,到市场上去卖矛和盾. 好多人都来看,他就举起他的盾,向大家夸口说:"我的盾,是世界上最最坚固的,无论怎样锋利尖锐的东西也不能刺穿它!" 接着,这个卖兵器的人又拿起一支矛,大言不惭地夸起来:"我的矛,是世界上最尖利的,无论怎样牢固坚实的东西也挡不住

自相矛盾的意思和道理 自相矛盾的意思和道理

自相矛盾的意思:比喻行事或言语先后不相应.互相抵触.自相矛盾的道理:做任何事都要三思而后行,要实事求是,讲求实际,恰如其份,切不可有市侩习气,言过其实,自吹自擂.说话或做事要前后一致,免得最后到了难以自圆其说的地步,被人问得哑口无言. 自相矛盾的故事 古时候,楚国有一位卖兵器的人,他到市场上去卖矛和盾.他为了尽快卖出自己的东西,便敲打着锣吆喝,人们听到声音后都来围观.他就举起他的盾,吹嘘的说道:我的盾是用最好的材料制成,任何锋利的兵器都无法击破:他又拿起矛,肆无忌惮的说道:我的矛非常的锋利,无论

月攘一鸡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月攘一鸡寓意和启示

月攘一鸡告诉我们:知道自己是错的,就要马上改正,不要给自己找任何推脱的理由. 月攘一鸡,节选自<孟子·滕文公下>,原文为: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意思是:有一个每天都要偷邻居家一只鸡的人.有人劝告他说:"这不是行为端正.品德高尚的人所拥有的道德."他回答说:"那就让我减少这种行为吧,以后每个月偷一只鸡,等到明年我就不偷了.&

按图索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按图索骥翻译及启示

<按图索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不能照本宣科,要灵活地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如果只会按照教条办事,死板机械又不知变通的话,最终只会徒劳无获.<按图索骥>的故事在<汉书·梅福传>.<艺林·伐山>等古籍中均有记载. <按图索骥>的原文 "伯乐<相马经>有'隆颡蛈日,蹄如累曲'之语,其子执<马经>以求马,出见大蟾蜍,谓其父曰:'得一马,略与相同;但蹄不如累曲尔.'伯乐知其子之愚,但转怒为笑曰:'此马好跳,不堪

楚庄王一鸣惊人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一鸣惊人的楚庄王启示是什么

楚庄王一鸣惊人的故事告诉我们:并不是非要滔滔不绝才能够显示出自己的本事:平时不露声色是为长远观察问题,蓄积力量,不但能够正确地预见未来,更能够掌握适当时机. 一鸣惊人的故事 春秋时,楚庄王即位已经三年,白天打猎,晚上喝酒,对国家大事全不放在心上.他知道大臣们对他不满意,就下了一道命令:"谁要是敢劝谏,就判他的死罪!"因此,所有的大臣都不敢上前劝谏. 但是有个名叫伍举的大臣对庄王说:"我有个谜请大王猜猜."庄王说:"你说吧."伍举说:"楚

割袍断义典故 管宁割席告诉我们的道理

三国时期有一对朋友,名叫管宁和华歆,但是二人三观不同,面对黄金和权贵,管宁视若无睹,华歆却无比羡慕,于是管宁将两人同坐的席子从中间割开,说:"你呀,不配再做我的朋友啦!"这个故事也就是后人割袍断义和划地断义的原型.表示两个至交好友或者同胞兄弟划清界限,不再为伍. 割袍断义出处 "割袍断义"又称"管宁割席",出自 "管宁割席"的故事,载于南朝宋国的刘义庆所著的<世说新语·德行>.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

争雁文言文翻译 兄弟争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从前有一对兄弟看到天上的飞雁,准备拉长弓射击大雁,一边说:"射下来就煮着吃."他的弟弟争着说:"行动舒缓的雁煮着吃最好,善于飞翔的雁烤着吃最好."争吵起来,而且同到社伯那里去评理.长者建议把雁剖成两半,用一半煮一半烤的吃法解决了他们的争吵.随后兄弟俩再去找天上的飞雁,飞雁早已又高又远地飞走了. <争雁> 出自刘元卿<贤类编>.昔人有睹雁翔者,将援弓射之,曰:"获则烹."其弟争曰:"舒雁烹宜,翔雁燔宜."

轻诺必寡信是谁的名言 轻诺必寡信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是老子说的,意思是轻易许下的诺言,必然缺乏信用.出自<老子>第六十三章: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轻诺必寡信出处 出自<老子>第六十三章: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译文 以无为的态度而有所作为,以不滋生事端的方式去处理事务,在平淡无味中去体味社会氛围.以处理大事的态度来处理小事,以对待多数的态度来对待少数.用德

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的意思 草书大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意思是:张丞相仔细辨认了很久,也没认出来自己写的是什么字.出自<草书大王>. <草书大王>原文 张丞相素好草书而不工.当时流辈,皆讥笑之.丞相自若也.一日得句,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之.当波险处,侄罔然而止,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也?"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诟其侄曰:"胡不早问,致余忘之." 译文 张丞相喜欢书写草书(草体字),但是很不工整.人们都讥笑他,他却不以为然.一次,他忽然得到佳句,赶忙索要笔墨奋笔疾书,字非常潦草,写了满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