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忆舍弟赏析 月夜忆舍弟原文及译文

  此诗首联和颔联写景,烘托出战争的氛围。颈联和尾联在此基础上写兄弟因战乱而离散,居无定处,杳无音讯,于是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特别是在入秋以后的白露时节,在戌楼上的鼓声和失群孤雁的哀鸣声的映衬之下,这种思念之情越发显得深沉和浓烈。

  作品原文

  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这首诗是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杜甫在秦州所作。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爆发,乾元二年九月,叛军安禄山、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这首诗就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

  译文

  戍楼上响起禁止通行的鼓声,秋季的边境传来孤雁的哀鸣。今天是白露节更怀念家里人,还是觉得家乡的月亮更明亮。虽有兄弟但都离散各去一方,已经无法打听到他们的消息。寄书信询问也不知送往何处,因为天下依旧战乱不能太平。

时间: 2024-11-08 23:16:54

月夜忆舍弟赏析 月夜忆舍弟原文及译文的相关文章

池上和小池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 池上和小池的原文及译文

池上和小池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 池上和小池描写的是夏季的景色.<池上>是五言绝句,由唐朝诗人白居易创作,池.泉.流.荷和蜻蜓,落笔虽小但玲珑剔透,表现出自然的生机盎然.<小池>是七言绝句,由宋代诗人杨万里创作,主要描写了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池上>的"偷采白莲回",<小池>中的"小荷才露尖尖角"都对荷花进行描写,而荷花在夏季开放. 池上和小池的原文及译文 <池上>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是什么意思 《老子》第五十八章原文及译文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是什么意思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意思是福与祸相互依存,二者可以互相转化.这句话出自<老子>第五十八章,也常用于比喻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其中: 1.兮:文言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啊. 2.倚:依靠. 3.伏:隐藏. 政治上,老子对日渐衰败的奴隶主阶级失去信心,同时也对新兴地主阶级的制度很是厌恶,统治者不仅挥霍无度苛待人民,还发动了残酷的战争.在此情况下,老子写下<老子>描述了自己心中的理想社会,表达了自己的主张. <老

小荷指的是荷叶还是荷花 《小池》原文及译文

小荷指的是荷叶还是荷花 小荷指的是荷叶."小荷"一词出自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小池>中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意思是小荷叶刚把含苞待放的嫩尖露出水面,诗人将焦点缩小,写池中小荷,展现出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小池>是杨万里在常州任职期间,漫步郊外欣赏自然美景时所写,诗人用独特的眼光捕捉身边稍纵即逝的景物,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小池>原文及译文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泉眼:泉水的出口.

截竿入城的寓意和道理 《截竿入城》的原文以及译文

截竿入城的寓意和道理 如果将三维欧式转换限制在二维,就不能解决问题,就算是解决了,也是解决的不完美.有时候看似无法解决的问题实际上可以分裂解决.换句话说,可以把大问题变成小问题.凡事要多动脑筋,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不能动不动就问别人.能主动帮助别人是对的,但不能教好别人,反而是坏事.自作聪明的人总是愚蠢的,所以不能成为自作聪明.好为人师的人. <截竿入城>的原文以及译文 原文: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

月夜忆舍弟翻译和赏析 月夜忆舍弟原文

<月夜忆舍弟>翻译:城楼上响起了禁止通行的鼓声,秋夜的边塞上传来孤雁的哀鸣.从今夜进入白露节气,月亮依然是家乡的最圆.虽然兄弟们都已散去,却已无法再打听他们的消息了.送到洛阳城的家书总是送不到,何况战乱频繁发生还没有停止. <月夜忆舍弟>赏析:这首诗首联即突兀不平.题目是"月夜",作者却不从月夜写起,而是首先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颔联点题."露从今夜白",既写景,也点明时令.诗由望月转入抒情,过渡十分自然.尾联紧承五.六两句进一步抒发内心

月夜忆舍弟主旨 月夜忆舍弟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月夜忆舍弟>描写的是兄弟因为战乱了离散,杳无音信.诗人在异乡的戍鼓和孤雁声中观赏秋夜月露,思念自己的手足兄弟,同时表达了作者在战乱中颠沛流离,历尽国难.家忧的满腔悲愤之情.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译文 戍楼上的更鼓声断绝了人行,秋夜的边塞传来了孤雁的哀鸣. 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 虽然有兄弟但是都离散各去一方,已经打听不到他们的消息. 寄往洛阳城的家

《岳阳楼记》原文翻译及解析 《岳阳楼记》原文及译文

原文: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登飞来峰的原文和译文 登飞来峰的原文及翻译

原文: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译文: 听说在飞来峰极高的塔上,鸡鸣时分可看到旭日初升. 不怕浮云会遮住我的视线,只因为如今我身在最高层. <登飞来峰>注释 ⑴飞来峰:有两说:一说在浙江绍兴城外的林山.唐宋时其中有座应天塔.传说此峰是从琅琊郡东武县飞来的,故名飞来峰.一说在今浙江杭州西湖灵隐寺前. ⑵千寻塔:很高很高的塔.寻,古时长度单位,八尺为寻. ⑶闻说:听说. ⑷浮云:在山间浮动的云雾.望眼:视线. ⑸自缘:一作"只缘",自

三峡郦道元原文和译文 三峡郦道元原文和翻译

<三峡>原文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峡>译文 在七百里的三峡中,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