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怨天不尤人出自于哪里 不怨天不尤人的出处

  “不怨天,不尤人”出自《论语·宪问》。原文如下:“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不怨恨天,也不责怪人。学礼乐而上达天命,了解我的只有天吧!

  《论语·宪问》的简介

  《论语·宪问》是《论语》中的一个篇目,共计44章。《论语·宪问》中所许多名句,比如“见危授命,见利思义”;“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论语·宪问》的主要内容:孔子提出了作为君子必须具备的某些品德;孔子对当时社会上的各种现象所发表的评论;孔子提出“见利思义”的义利观等。

  《论语·宪问》原文节选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译文: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一定有言论,有言论的人不一定有道德。仁人一定勇敢,勇敢的人都不一定有仁德。”

  译文: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孔子说:“贫穷而能够没有怨恨是很难做到的,富裕而不骄傲是容易做到的。”

时间: 2024-10-04 01:34:18

不怨天不尤人出自于哪里 不怨天不尤人的出处的相关文章

行半里者半九十出自 行半里者半九十出处

行半里者半九十出自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五·谓秦王>,原文是:"诗云:'行百里者半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也." 行半里者半九十原文是:"诗云:'行百里者半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也."释义: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要认真对待. 行半里者半九十成语意思可以从字面来理解,"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意思是行百里路,走了九十里,也只是走了一半:深层含义就是事情越接近完成时越艰难.越关键,不能到最后一刻就因为困难没有动力,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出自哪里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出处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出自南宋岳飞的词--<满江红>.全词内容为: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全词意思为:我怒发冲冠登高倚栏杆,一场潇潇细雨刚刚停歇.抬头放眼四望辽阔一片,仰天长声啸叹.壮怀激烈,三十年勋业如今成尘土,征战千里只有浮云明月.莫虚度年华白了少年头,只有独自悔恨

爱意东升西落出自哪里 爱意东升西落出处

"爱意东升西落,浪漫至死不渝",这句话是出自一句网络语言,是代表很浪漫的一句话.对你的爱意,如太阳一般东升西落,升起落下,但也正如太阳一般独一无二,日复一日,生生不息,永无止境.也不管那爱意是否真的东升西落,即便是为了那散落在生活之中以及爱意中的浪漫,我且至死不渝. 扩展资料 很多人不愿意承认这一点,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悲剧发生.悲剧发生的原因往往不是因为爱消失了,而是因为不肯面对事实真相.不去解决问题.爱没有所谓对与错,累了也好,厌倦了也好,爱上了别人也好,不爱了就是不爱了. <

笃行致远出自哪里 笃行致远的出处

笃行致远出自西汉戴圣<礼记·儒行>:"儒有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笃行致远的下半句是"不负芳华",意思是树立远大目标,不辜负大好年华.笃行致远的意思注重实践,知行合一,言行表里如一,善行而终才能到达成功的目标.形容一个人不停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养,以注重实践的方式最后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 <礼记·儒行>简介 <儒行>,是<礼记>中的第四十一篇.<儒行>通过孔子与鲁哀公的对话,从各个方面描述了一个真正儒者的

百善孝为先出自哪里 百善孝为先出处

百善孝为先出自<围炉夜话>.全句为:"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源.常存仁孝心,则天下凡不可为者,皆不忍为."意思是孝道是善类之中的首位,淫邪为恶毒的源头.经常怀有仁义孝顺的心理,那么天下凡是不可以去做的事,都能够忍住不去做. 百善孝为先原文注释 先:第一位,首位. 源:源头. 常:经常. 则:那么. 百善孝为先赏析 孝是指儿女的行为不应该违背父母.家里的长辈以及先人的心意,是一种稳定伦常关系的表现. 孝,是教育的开始,又是教育的归宿.无论社会如何发展,孝的真意不会改.作为炎黄子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出自哪首诗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出处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出自唐代王昌龄的<寄欢州>,原文为: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与君远相知,不道云海深."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比喻经历的事情多了,时间长了,才可识别人心的善恶好歹.路遥:路途遥远. <寄欢州>翻译 路途遥远才能知道马的脚力好赖,日子长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 虽然路途艰险,只要心意相通,就无畏路途的遥远. <寄欢州>赏析 王昌龄的诗多选用有力度的动词.准确的形容词来表现他的气魄与胸怀,<寄欢州>这首诗亦是如此.诗中的四

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出自哪里 不愿乎其外出自哪里

"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出自<中庸>的第十四章"修身".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安于所处的地位去做自己该做的事,而不愿超越自己的本分.做好本分的事,是改善自身环境成功概率最好的方法.素位而行是一种高尚的品质,知易行难.世人莫不知,但莫能行. <中庸>是一篇论述儒家人性修养的散文,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子思所作,是儒家学说经典论著.经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南宋朱熹作<中庸集注>,最终和<大学>.<

面壁十年图破壁一语出自什么诗作 面壁十年图破壁里的面壁是什么意思

面壁十年图破壁一语出自周恩来的诗作<大江歌罢掉头东>,该诗作于1917年,全诗为"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大江歌罢掉头东>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译文 唱完了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就掉头东去日本留学,精深严密的多种科学能够救世上的穷困. 用了十年苦功,学成以后要回国干一番事业,挽救中国.假如这个志愿难以达到,即使像陈天华用投海而死来唤醒国人,也称得上是英

敢以此规什么意思 居安思危有备无患出自哪里

敢以此规在"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敢以此规"的意思是,应当以此为基准.全句意思是,生活安宁时要考虑危险的到来,考虑到了这一点就要为危险而做准备,事先有了准备,等到事发时就不会造成悲剧了. 敢以此规出处和典故 出自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敢以此规." 春秋时期,有一次宋.齐.晋.卫等十二国联合出兵攻打郑国.郑国国君慌了,急忙向十二国中最大的晋国求和,得到了晋国的同意,其余十一国也就停止了进攻.郑国为了表示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