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赏析及翻译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赏析和翻译

  赏析:第一首诗写大雨和诗人所处,第二首诗表明陆游投身抗战、为国雪耻的壮志至老不衰。但是,诗人空怀壮志,却不为朝廷所重,只能“僵卧孤村”,把为国家恢复中原的理想寄托到梦境之中。感情深沉悲壮,凝聚了诗人的爱国主义激情。

  翻译:

  其一

  天空黑暗,大风卷着江湖上的雨,四周的山上哗哗大雨像巨浪翻滚之声。

  溪柴烧的小火和裹在身上的毛毡都很暖和,我和猫儿都不愿出门。

  其二

  我直挺挺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心中还想着替国家防卫边疆。

  夜将尽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着铁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原文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其一

  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

  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其二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创作背景

  陆游自南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罢官后,闲居家乡山阴农村。此诗作于南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十一月四日。当时诗人已经68岁,虽然年迈,但爱国情怀丝毫未减,日夜思念报效祖国。诗人收复国土的强烈愿望,在现实中已不可能实现,于是,在一个“风雨大作”的夜里,触景生情,由情生思,在梦中实现了自己金戈铁马驰骋中原的愿望。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赏析

  第一首诗主要写十一月四日的大雨和诗人之处境。前两句以夸张之法写大雨瓢泼,其声响之巨,描绘出黑天大风大雨之境,很是生动,波涛汹涌之声正与作者渴望为国出力、光复中原之心相印。后两句转写近处,描写其所处之境,写出作者因天冷而不思出门,其妙处是把作者的主观之感和猫结合一起写。这首诗也道出了作者处境悲凉。

  第二首诗以“痴情化梦”的手法,深沉地表达了作者收复国土、报效祖国的壮志和那种“年既老而不衰”的矢志不渝精神,向读者展示了诗人的一片赤胆忠心。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年),宋代爱国诗人、词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信念始终不渝。

他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存诗9300多首,是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风格雄浑豪放;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

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词作数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放翁词》《渭南词》等数十个文集传世。

时间: 2024-08-29 23:21:48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赏析及翻译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赏析和翻译的相关文章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赏析翻译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赏析和翻译

赏析:第一首诗写大雨和诗人所处,第二首诗表明陆游投身抗战.为国雪耻的壮志至老不衰.但是,诗人空怀壮志,却不为朝廷所重,只能"僵卧孤村",把为国家恢复中原的理想寄托到梦境之中.感情深沉悲壮,凝聚了诗人的爱国主义激情. 翻译: 其一 天空黑暗,大风卷着江湖上的雨,四周的山上哗哗大雨像巨浪翻滚之声. 溪柴烧的小火和裹在身上的毛毡都很暖和,我和猫儿都不愿出门. 其二 我直挺挺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心中还想着替国家防卫边疆. 夜将尽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迷迷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主旨及翻译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主旨和翻译

主旨:诗人希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报效国家,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翻译: 其一 天空黑暗,大风卷着江湖上的雨,四周的山上哗哗大雨像巨浪翻滚之声. 溪柴烧的小火和裹在身上的毛毡都很暖和,我和猫儿都不愿出门. 其二 我直挺挺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心中还想着替国家防卫边疆. 夜将尽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着铁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原文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其一 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翻译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的翻译

翻译: 其一 天空黑暗,大风卷着江湖上的雨,四周的山上哗哗大雨像巨浪翻滚之声. 溪柴烧的小火和裹在身上的毛毡都很暖和,我和猫儿都不愿出门. 其二 我直挺挺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心中还想着替国家防卫边疆. 夜将尽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着铁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原文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其一 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 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其二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翻译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原文

翻译:我直挺挺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心中还想着替国家防卫边疆.夜将尽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着铁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原文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注释 1.僵卧:直挺挺地躺着.这里形容自己穷居孤村,无所作为.僵,僵硬.孤村:孤寂荒凉的村庄.不自哀:不为自己哀伤. 2.思:想着,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风雨的意思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风雨的翻译

意思:我还要在长江西边竖起大坝,斩断巫山多雨的洪水.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风雨"出自毛泽东所作的<水调歌头·游泳>,该词描绘了1956年中国积极建设的现象,表达了毛泽东对中国人民建设祖国和改变山河的豪迈气概,体现出来毛泽东对未来景象的展望,也表达出了一桥贯通大江南北的历史意义. <水调歌头·游泳>原文 水调歌头·游泳 毛泽东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

山坡羊未央怀古翻译 山坡羊未央怀古赏析

翻译:当年汉室三杰,都曾在这里聚会,汉朝建立后,他们还经常向刘邦诚挚地进谏,谈论历朝历代的交替兴废.一千多年过去了,如今看到他们当年的遗迹,往事涌上心头,怎不令人无限伤悲!人事沧桑不断,而这里的山河还到处诱发着他们当年的英雄气概,"鸟尽弓藏"令人悲!登上这未央宫遗址的最高处,坐地观看:东面,也是如画的河山;西面,也是如画的河山.可是,有谁能保有这壮丽的河山永在! 作品原文 山坡羊未央怀古 张养浩 三杰当日,俱曾此地,殷勤纳谏论兴废.见遗基,怎不伤悲!山河犹带英雄气,试上最高处闲坐地.东

雪梅其二古诗翻译 雪梅古诗其二赏析

翻译:只有梅花没有雪花的话,看起来没有什么精神气质.如果下雪了却没有诗文相合,也会非常的俗气.当在冬天傍晚夕阳西下写好了诗,刚好天空又下起了雪.再看梅花雪花争相绽放,像春天一样艳丽多姿,生气蓬勃. 作品原文 雪梅二首其二 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赏析 <雪梅二首>的作者是南宋诗人卢梅坡,文学体裁是七言绝句,这两首诗创作于宋末的一个初春日,梅花开放,作者赏玩之时写下的,这两首诗阐述了梅.雪.诗三者的关系,缺一不可,结合在一起,才能组成美丽的春色

溪桥晚兴赏析及翻译 溪桥晚兴赏析及翻译为

<溪桥晚兴>赏析:这首诗虽然写的是春日景色,但却流露出寂寞的情怀.诗中流露了诗人作为亡国孤臣难耐的悲凉,抒发了诗人国破家亡后的沉痛心情和对故国的思念.翻译:一个人寂寞的站立在不知名亭子旁,春天的河流快要漫至岸边了,河边的青草纤细嫩绿.天边的夕阳余晖洒在那悠闲的人身上,你看烟花散满了他的衣袖,他却尤自地倾听杜鹃美妙的歌声. <溪桥晚兴>是南宋遗民郑协创作的一首七绝古诗,全诗均为诗人眼见的景物描写,却在字里行间透出诗人忧思故国的乡愁.原文为:寂寞亭基野渡边,春流平岸草芊芊.一川晚照人闲

白下驿饯唐少府翻译赏析 白下驿饯唐少府的翻译赏析

白下驿饯唐少府翻译:在做官之前,象虞卿和魏齐,这是从小的穷朋友,算是很早的了;在穷困中,象韩信和南昌亭长之间寄食交往的穷朋友,也算是很早的了.但彼此相知,成为莫逆,为什么一定要早认识呢!只要彼此了解,心心相印,就可以依依不舍而成为知交.天不早了,那夕阳比饯别的酒楼也低了,可是你走上回乡的路,我们之间就被茫茫的风云烟雾隔开了.去吧,去吧,还说什么呢?你所去的长安是在太阳那边. 赏析:该诗是一篇送别的诗,诗中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的无限期待,同时也流露出自己被贬离长安的失落感和怅惘之情.该诗分两段,前四句